分享

游西夏博物馆,寻找消失的西夏王朝

 寻梦游仙 2022-05-10 发布于上海

如果想真正的了解西夏的历史,还得从大约1000年前一个强悍的少数民族“党项族”开始。公元1038年,李元昊率领党项族在黄河西部崛起,他们凭借着金戈铁马,骁勇善战、驰骋疆场,在兴庆府称帝建国,从此西夏与宋、辽、金分庭鼎立达190年。

当时的西夏王朝吸取汉族文化及生产技术,仿效汉族朝政的各项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兴国的措施。创造文字,定制服饰,制定法律,兴修礼乐,信奉佛教,尊儒兴礼,兴办科举,铸造钱币,设立集市。通过融合诸多民族文化,西夏成就了自己辉煌的文明。

最终, 党项族这个曾让宋王朝无可奈何的民族,也曾让成吉思汗终止戎马生涯的民族,抵挡不住蒙古的铁蹄而亡国于贺兰山下。从此,党项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悄然隐去,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难解之谜,因而西夏王朝被称为“丝绸之路上消失的神秘王国”。

西夏博物馆就是一座以西夏王朝为背景、展示西夏王国兴衰历史的博物馆。博物馆位于西夏王陵景区内,主体建筑为西夏佛塔密檐式,外墙为白色,外观是两层亭台式,屋顶建有八角攒尖顶的亭台5座。博物馆造型独特、风格别致,体现了浓郁的西夏建筑风格。

博物馆内,有一个巨大的西夏王朝的疆域沙盘模型。西夏王朝从李元昊在兴庆府正式称帝建国,到被蒙古军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90年。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居西北两百年”。

西夏王朝疆域包括今天的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南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等。西夏能长期立于西北,拥有辽阔的疆域,是与西夏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分不开的。李元昊建国后,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并将其军队分为十二个监军司,守卫着西夏王朝。

馆中的一件石雕人像碑座吸引了人,这是出土于西夏王陵碑亭的碑座复制品。汉族地区一般是用龟来驮碑,而西夏却用石雕人像驮碑,这反映了西夏文化的特殊性。据说,党项民族在建国前处于原始社会,女性地位崇高,建国后这种遗风犹存,人像碑座蕴含了党项族的精神寄托和审美情趣,用女性驮碑是生命和力量的表现。

在博物馆内,我看到了许多奇怪的文字,这些文字就是西夏建国后所创造的西夏文。李元昊建国后,认为要奠定建国的规模,必须要有独立的文字,于是就命令大臣野利仁荣以党项语为基础,仿借汉字的造字方法,创制了复杂的西夏文字。

西夏文的创制对整个西夏文化的进程有着划时代的贡献,标志着党项民族跨入了先进民族的行列。但是,西夏灭国后,西夏文字经元代到明代失传,成为无人知晓的死字。直到19世纪初,由于“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的发现,西夏文字才得以重见天日。

博物馆中可以看到西夏的绘画艺术,在承袭中原传统的绘画风格的同时,吸收了周边各民族、藏传佛教密宗的艺术成就,融入本民族的习俗,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博物馆中陈列着一组武威出土的彩绘木板画,就是西夏传统绘画风格的典型代表。

按古代挽歌中称人死后魂魄归宿处为“蒿里”,彩绘木板画“蒿里老人”形象庄重地表现了墓的主人。彩绘木板画中的《驭马图》、《男侍图》、《女侍图》,画中的骏马、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这些木版画反映的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

西夏绘画大多以佛教为题材,多是纺织绢本和亚麻织布本卷轴画。《炽盛光佛图》是目前国内最早的炽盛光佛图,画中的炽盛光佛庄严慈祥,身着朱红色袈裟,双足交迭坐在莲花上。画中围绕主尊的图案说明了西夏人不但精通汉族人的二十八宿的星象理论,还对黄道十二宫这一西方天文学体系也有充分的认识。

《玄武大帝图》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道家玄武大帝神像图,玄武大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供奉的道家尊神,是护卫北方、保境安民的神祗,它的发现反映了西夏佛教信徒亦佛亦道的宗教思想和西夏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历史现实。

西夏是党项、羌为主体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在建国前过着逐水草而生居的游牧生活。建国后,采用汉族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并注重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农业成为了其主要的经济成分。展品中的耕牛模型殉葬物品,反映了耕牛在西夏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西夏统治阶级笃信佛教,佛教在西夏被尊为国教,以致境内塔寺林立、禅院密布。西夏文创制不久,就将汉文佛经翻译成西夏文。西夏的佛像种类繁多,粗犷浑厚,深受藏传佛教密宗的影响,是西夏多元文化信息的艺术载体和象征。

西夏时期的佛塔多采用了传统的楼阁建筑形式与喇嘛塔建筑相结合的构筑方法,体现了西夏时期佛教与喇嘛教并存并且相互渗透的特点。1990年,考古人员在贺兰县潘昶乡维修宏佛塔时,发现了彩塑头像、织物、胶漆彩画、木观音像、彩画报残条、西夏文书和木筒等。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西夏文碑。据说,在清嘉庆年间,史学家张澍在武威清应寺发现的碑亭内发现一巨碑。碑上的文字却一个也不认识。碑的另一面却刻着汉字,记载有“天佑民安”的年号。

天佑民安是西夏第四代皇帝崇宗乾顺的年号,以此认定,碑正面所刻的不认识的字就是消亡几百年的西夏文。这块石碑现在被称作“天下绝碑”,它的发现不仅拉开了西夏学研究的序幕,而且还让一个“被遗忘的王朝”由此渐渐在世人的面前清晰起来。

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繁荣时期,西夏制瓷深受宋瓷的影响,从出土的琉璃残件看,其造型新颖构图美观,虽经历近千年风雨,仍然色彩艳丽。这些琉璃残件就说明了西夏的雕塑和制陶业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反映了古代党项民族高超的艺术成就和聪明才智。

西夏王陵共有九座帝陵,馆内的3号帝陵地面微缩模型,我领略到了昔日陵园的风采。复原的模型可以看出昔日的帝陵,规模宏大,雄伟壮观。高大的阙台、森严的大门、歌功的碑亭、宏伟的献殿、佛塔式的陵台,以及坚固的神墙,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

通过微缩模型,我看到了陵园中的陵台偏于中轴线以西。据说,由于佛教在西夏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西夏人认为中心是神明之位,在排列位置时必须避讳。陵台偏西是为了让墓主人离西方极乐世界更近一些,早日升上天堂。

博物馆内还有6号陵的地下部分剖面模型,6号陵是崇宗乾顺的显陵,是目前唯一正式发掘的帝陵。陵园由阙台、碑亭、月城、内城、献殿、陵台、神墙、角台等单体建筑组成。墓室由墓道、甬道、中室、侧室组成,从模型上可以想象西夏王朝往日的辉煌和灿烂。

西夏博物馆内众多的文物和史料,让人们领略到了西夏王朝往日的辉煌,诸多的历史之谜,勾起了游人的无尽遐思。风雨西夏,党项悲歌,西夏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西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园中的一簇奇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