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在细节里的钗袭同气

 新用户6968UzPy 2022-05-10 发布于北京
(或读或听 乐趣不同)
(图片皆取自网络)


藏在细节里的钗袭同气
——老太闲聊《红楼梦》之四十五
 

大家好!我是糊涂老太。今天是老太闲聊《红楼梦》的第四十五集了。这一集,咱们的话题是——藏在细节里的钗袭同气。

先解释一下同气这个词。它本来是同胞兄弟姊妹的,比如“同气连枝”这个词。后来又慢慢引伸为在志趣、好恶、观念、利益等方面的相同相通。生活中,这种“同气”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人因为志趣、好恶、观念、利益等方面相同相通,所以很容易互相欣赏、互相吸引、互相投合、互相响应,互相支持。

在《红楼梦》中,宝钗和袭人,就是这样一对儿同气相投的人。

早在故事进展到第四回时,薛宝钗就住进了贾府,之后常与宝玉有相互往来。而袭人呢,又是宝玉的贴身大丫鬟,所以钗袭二人当然少不了打头碰脸的时候。但是两个人的第一次单独接触并交谈,却是到了第二十一回时,才发生的了。

这一回,因为史湘云来了,宝玉头天晚上就跟湘云、黛玉等玩到很晚,天都二更了,袭人来催了好几回,宝玉才回去睡觉。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宝玉刚睁开眼,就又披着衣裳趿拉着鞋,过到黛玉湘云这边来了,还在她们这边顺便梳洗了。等袭人过来叫他时,一看已经梳洗过了,只好回来自己梳洗。虽然嘴上不好说什么,心里却是一肚子怨气。怨什么呢?除了怨宝玉跟姑娘们过从甚密,太不遵守“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外,也隐隐有一些失落感,仿佛自己被边缘化了,自己的存在忽然变得可有可无了。

正在这个工夫,宝钗来了……

读到这儿时我忍不住就想:如果说宝玉是个最不屑于遵守封建礼教的人,那么宝钗可是个最严格、最自律遵守封建礼教的人呀。宝玉一大早就跑到黛玉湘云那边儿去,固然不妥,固然不合乎封建礼教;那宝钗一大早跑到宝玉这儿来难道就妥当了?就合乎封建礼教了?不知道曹雪芹这么写,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吗?

宝钗问:“宝兄弟哪去了?”袭人答:“宝兄弟哪里还有在家里的工夫!”虽然出于礼貌,袭人回答时脸上是带着笑的,但是语气里还是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不满。大概她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又忍不住补了一句:“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凭人怎么劝,都是耳傍风。”

宝钗是何等聪明的人呀?立刻从袭人的这两句话里得出了一个初步判断。她心中暗忖:“倒别看错了这个丫头,听她说话,倒有些见识。”也就是说,袭人的这几句话,让宝钗眼前一亮,感觉到了两个人的同气。对于宝玉一大早就腻到黛玉湘云那边去的行为,宝钗也是很有看法的。

于是宝钗便在炕上坐了,慢慢地跟袭人拉家常,从中套问她的家乡、年纪等情况。一面聊,一面留神窥察袭人的言语志量,越考察越对心思,用书里的原话就是:“深可敬爱”。

在这段描写里,曹雪芹用了“暗忖……便坐了”、“套问”、“留心”、“窥察”……这些字眼儿。这些都说明宝钗并非扯闲篇儿,更像是一种刻意的考察。

哎?发现某个人与自己同气,有必要这么刻意考察么?比如史湘云跟宝钗也十分同气,可是您何曾见宝钗刻意考察过史湘云呢?

或许,她在提前进入“宝二奶奶”的角色?在考察宝玉身边的人?都说宝钗是个有城府、有心机的人,看来有些道理。当宝钗早就有了远大布局意识时,此时的黛玉呢,却还沉浸在跟宝玉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朦朦胧胧、情窦初开的情感世界里呢。哎呀,差别太大了。

书里说:一时,宝玉来了,宝钗方出去。

读到这时我又奇怪了:咦?她进门时问了一句“宝兄弟哪去了”,这不就说明她是专门来找宝玉来的吗?怎么宝玉一来,她反倒一句话都没搭理,抬腿就走了呢?莫非是打算用这种“臊着他”的方法整治一下他?嘿,好巧不巧的是,接下来袭人对付宝玉的方法,恰恰就是“臊着他”的冷战。

到了第二十四回,作者又透露出一个细节:

宝玉从北静王处回来,想吃茶。真也巧了,偏偏这会子屋里一个人也没有,丫鬟们请假的请假,生病的生病,催水去的催水去了……那么,最重要的人物——袭人去哪儿了呢?书里有十三个字的说明:“袭人因被薛宝钗烦了去打结子”。

如果读书时不仔细的话,这十三个字很容易就被溜过去了,但是稍微仔细一点儿、用心想想,就会觉得:哎,这里好像有点不对劲儿哎:以宝钗的为人,从来也没见她麻烦过别人的呀,倒是帮助别人的事儿可没少干。别的暂且不说,有一回袭人抱怨,说因为宝玉不穿针线上的人做的衣服鞋袜,害得自己活儿多得常常忙不过来。宝钗一听就主动表示:“我替你做些如何?”

除了宝钗乐于助人外,她的大丫鬟莺儿恰恰是公认的打结子高手,贾府上上下下没有哪一个比得上莺儿的,也时常有人请了莺儿帮自己打个结子唔的。

既然如此,这可就有点怪了:还有什么结子是自己的丫鬟打不来的,却偏要巴巴儿的烦了袭人去打呢?

可是这一次,她偏偏就这么反常,偏偏就是巴巴儿地把袭人叫去给自己打结子去了。为什么?作者再没多写,读者却不免猜想:比如我就这么想:打结子不过是个借口?她的真正用意是在制造一些相互独处的机会?在上一次已经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多一点相互独处的机会,才能达到多一点的接近、接连,甚至是联盟?

袭人这边儿呢,在一次次的往来中,她对宝钗的认可度,就像对黛玉的不认可度一样,都在逐渐增长。第三十二回,湘云劝宝玉“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宝玉当下就拉下脸来:“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脏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一看这情况,袭人赶紧出面解围:“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家脸上过得去过不去,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得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些话来,真真宝姑娘教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您看,袭人对钗黛二人的看法,竟是如此的泾渭分明了。

而宝钗对于袭人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那种。第三十三回至三十四回,宝玉被父亲毒打,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足有四指阔的僵痕高了起来。袭人心疼得要命,咬着牙说:“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她找到宝玉的贴身小厮焙茗,问明白了是因为琪官和金钏儿的事,是薛蟠和贾环告的状。一听这话,她自然是窝了一肚子火,恨得牙痒。所以,当宝钗问“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时,她脱口就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这就等于是向宝钗告了状,依她当时的心情,倘若此刻贾母、王夫人问起来的话,没准她也会脱口而出的吧?

听到袭人的当面告状,宝钗是怎么个反应呢?她先是替哥哥辩解:“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

其实脱口而出之后,袭人已经后悔自己太造次了,此刻看到宝钗并没计较,心里自然感念。看到宝钗告辞要走,她赶着送出院外。这时候,宝钗又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宝钗说:“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这段话说得很婉转、很隐晦,细品却能品出忠告甚至警告的味道来。言外之意就是,这件事过去就让它过去吧,至于你听来的那些话,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不然真要是闹起来,就会牵扯到了各自不同利益的方方面面,到那时对谁都没有好处,包括你袭人。

袭人听懂了,也着实认同。所以当王夫人后来问她:“有没有听说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时,袭人的回答是:“我倒没听见这话。”

哎呀,回答得真是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跟真的似的啊!她明明亲耳从焙茗那里听到实情,明明知道王夫人的猜疑不错,但她却打定了主意,决不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显然,此时的袭人,听取了宝钗的忠告,果然更加沉稳,更加成熟,已是今非昔比了。

袭人的稳重和知礼,获得了王夫人的极大信任,立刻将宝玉托付给她,紧接着就涨了她的工资,还特意单给袭人送两碗好菜来,以示高看、以示荣耀……这一切都明摆着是给予她一个准姨娘的待遇,就差“过明路”了。

袭人当选姨娘,宝钗称心如意,第一时间跑来给袭人道喜。这也不难理解,您想啊,将来宝钗一旦成了“宝二奶奶”,她最希望的副手是谁呀?自然是袭人这样的同气之人。

有意思的是:很快的,到了第三十五回时,打结子的话题就又出现了。上一次是宝钗烦袭人,这一次则是袭人烦宝钗:袭人笑着跟宝玉说:“可是又忘了。趁宝姑娘在院子里,你和她说说,烦她们莺儿来打上几根络子。”

这一次由袭人提议的打络子邀约,不光莺儿对宝玉说了“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这样的话,宝钗也适时出现了,还直截了当地说:“打这个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不光提议给玉打络子,还就颜色的搭配发表了一通见解。

至于给通灵玉打络子的提议,以及颜色搭配都意味着什么,我会在另一集里细说,这里就不展开来了。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据说这句话出自脂砚斋批语。细细品来,还有点儿意思。晴雯和黛玉,我们这里暂且不说,袭人和宝钗,倒的确同属一个派系,堪称同气。

袭人很早的志向就是给宝玉作妾。早在第六回,宝玉强拉着她一同领略警幻所训云雨之事时,袭人的态度就是顺从的。书里是这么说的:“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幸无人撞见。自此宝玉视袭人更与别个不同,袭人待宝玉更为尽职。”

如果说与宝玉有肉体关系这种事,摆不到桌面上的话,那么,当王夫人对她又是托付、又是涨工资、又是送菜以示待遇之后,这个妾的位置,那可就真的是八九不离十了。对于一个妾来说,她最关心的,莫过于正妻是谁,谁将会成为自己的顶头上司了。虽然她很清楚宝黛之间有真感情,但是假如让她来投票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她会把这一票投给宝钗。因为宝钗温柔贤德,识大体,善为人,会处事,更因为她与自己高度同气。

我们再来说宝钗。她当初本来是奔着应选皇家的才人赞善来的。但不知怎的,这事后来再没了下文,估计是落选了。落选后的她,自然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嫁个好男人,而她心中的理想人选,就是贾宝玉。这是理性的考量,人物、门第、根基、家私……完全符合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的世俗择偶标准。但同时也是感性的使然,因为她对宝玉的爱并不掺假。更何况,在她目力所及的那些须眉男人里,还有哪一个比宝玉更正派,更温良,更善解人意,更懂得尊重人的呢?宝玉挨了打,她第一时间送来治疗棒伤的药,仔细教给袭人怎么用酒研开,怎么替他敷上,一面又情不自禁地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站在宝钗的角度来看,毫无疑问,成为宝二奶奶是她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既然如此,她当然会关心将来宝玉的妾是谁?是否与自己同属一个派系,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将来的日子过得好不好。

也许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宝钗很早就对怡红院的丫鬟们留心观察了。这种留心观察,当然并不止袭人一个。比如那个小红,都把茶倒好送到宝玉手里,宝玉都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屋的丫头?不知道她叫什么?而宝钗呢,在滴翠亭杨妃戏彩蝶那一回里,她不仅单凭声音就判断出,这是宝玉房里的小红,而且还有对小红的评价:“她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可见她对宝玉身边的人早已用心了。

所以,当她发现袭人的言语志量正是自己中意的类型,那么后来两个人的越走越近乎,越来越认同,越来越同气,也就成了再合乎情理不过的事情了。

唉,只可惜,如此同气的两个人,却没能一起走到最后,当然,这是后话了。

好了,老太闲聊《红楼梦》的第四十五集,咱们今天就聊到这儿吧。下一集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