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没好可以退钱吗

 陆大夫如是说 2022-05-10 发布于北京

几年前,我在医院接诊过一位患者,是经经我诊治疗效满意的患者介绍来的。

我给她详细的问诊切脉处方。

讲真,只要是来找我看病的患者,我都是花心思的,调动了我所以的知识库,去尽力施治。

但遗憾的事情仍旧不少,甚至有些信心满满,觉得尽在掌握的疾病也遭遇了滑铁卢。

当年有位患者就是这种情况。

看了2次诊,这位患者又来病房找我,但这次她不是来找我复诊的。

她是来找我退钱的,我则是一脸懵逼!

她说:“吃了两次药,感觉不到疗效,药还剩下五包,我能退给你吗?”

我的脑中一片空白,死机了好几秒钟。

心里翻江倒海,回过神来,想想没有闲工夫搞这破事啊!

好在本人处方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当时7包药才不到50元,按着发票,我自掏腰包给了她三十几块钱。

当时二甲医院的挂号费10元,有医保的患者自费3元,药费基本是全报的。

而我是病房医师,看诊全凭一腔热爱,所有的患者都是口碑相传,患者见效了介绍来的。我在病房看诊,基本属于义务劳动。

绝大多数患者都相当体谅我的苦心,且不论医术高低,这年头找个认认真真肯望闻问切,按传统方法开方用药的医师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照道理我是不用给这位患者退钱的,看不好病就可以退钱,我相信所有的三甲医院都得关门大吉。

但我还是比较担心那位患者的心里状态,因为当年附近有个菜场,顾客为了5毛前和摊主吵架,气头上摊主用水果刀刺死了顾客。

在医疗矛盾空前剧烈的环境下,我是懒得计较了。

说不定因祸得福也未可知,就当是对自己医术的一种鞭策吧!

论阿Q精神,我很在行的!

作为医生,特别是独当一面内外妇儿通治的中医师,说一句阅人无数也不算太夸张吧!

即使是处理各种应急事件,也相当讲究辩证论治的。

在行医路上,奇闻异事见的多了,千奇百怪的病症也经手了一些,逐渐体会叶天士临终劝子孙说:“医可为而不可为。”

历事越多,医越老辣,越能体会荀子说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用来形容医事,再妥帖也没有的了。

看病时很多交代再费时费力,也不敢省却,因为我并没有必胜病魔的把握。

战神戚继光的鸳鸯阵所向披靡,最后也有覆灭的一天。

诊桌犹如战场,唯有竭诚尽力,尽量谋划妥帖。

比较成熟的诊治思考,是对疾病的趋势要有预判,很多看似简单的小病,也有它复杂的一面。

有了预判,就可以有言在先。

能做预判的医师,总体应该不多,因为技术要求颇高,好处是可以让患者安心诊治,避免胡思乱想。其次是可以避免患者退药!哈哈!我多虑了,我的患者整体素质还是相当高的!

前段时间看了个咳嗽,一个小病,但在我眼里,是多层因素叠加的复杂状态,这个咳嗽不好治,我预判要复诊一次,所以处方完后就和患者说:这咳嗽看一次好不了。

放几年前,我做不出这种预判。

很多外行,特别是爱好者质疑,一个咳嗽,还要看很久?

一两包药就好的也确实很多,要治几诊才好的也不少。

难点在于你知不知道哪些是一两包就能好的?哪些是要看几诊才能好的?

(半年咳嗽,一诊收工的案子)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认识问题。

说病好治的,永远都是那些不坐诊的朋友。

说病好治,那是因为治的少,见识少。

见多识广,就只有谨小慎微,夕惕若厉。

见微知著,谈何容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