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ement Concrete Res. :ZnO对早期C3S水化及C-S-H形态的影响

 智慧土木 2022-05-10 发布于广东省

文献精读

Cement Concrete Res. :ZnO对早期C₃S水化及C-S-H形态的影响

背景介绍

硅酸三钙(C₃S)的水化作用是影响硅酸盐水泥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少量ZnO可以显著促进水泥早期水化。ZnO对水泥水化的另一个主要影响是产生缓凝效应。在水泥水化过程中加入ZnO时,缓凝效果最为明显。研究发现掺杂ZnO后水化硅酸钙 (C-S-H) 呈针状生长。Zn掺入到C-S-H结构中,改变了C-S-H的生长,这可能是ZnO掺杂导致水泥水化增强的原因。

研究出发点

现阶段已研究了ZnO和C3S晶型的相关性、ZnO含量与C3S水化程度的关系,但是缺乏对样品特性的详细研究,尤其是水泥的细度。由于ZnO的烧结效应,所研究的最终样品的粒度分布和BET表面积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全文速览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Xuerun Li课题组系统研究了ZnO掺杂C3S后水化浆体的力学强度、水化程度、微观结构、孔隙结构、结合水和C-S-H的化学成分等特性,分析了总放热率、MIP孔隙率和BET总孔隙体积与抗压强度/DoH的相关性,讨论了ZnO用量对水化增强的影响。相关论文以“Impact of ZnO on C3S hydration and C-S-H morphology at early ages”为题,于2022年发表在《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上。

图文解析

(1)水化热测试

图1  (a)水化作用第1天的热流;(b) 7天的累积热

(C3S_ref - reference C3S、C3S_Z1 - 1% ZnO掺杂、C3S_Z3 - 3% ZnO掺杂)

两个样品的热演化曲线如图1所示 。掺杂1%和3% ZnO的样品的水化热曲线分别延迟了约0.5和1.8 h。ZnO掺杂样品的主放热峰显著增强。水化程度的增加在累积热演化曲线中更为明显。C3S_Z3和C3S_Z1的一天的累积热分别比C3S_ref 高85%和65%,C3S-Z3和C3S-Z1样品与参比的差异随水化程度的增加而减小,7 d时与参比的差异降至~23%。

通过更新的C-S-H针模型应用于这些样本,获得了非常好的拟合,得到了与Bazzoni掺杂实验相同的参数,如最终针长度和半径、成核速率和特征生长时间。这进一步支持了C-S-H针状物的生长是主要放热峰期间C3S水化作用的关键步骤的观点。

(2)水化程度

图2 (a)C3S的水化程度;(b)氢氧化钙的含量

水化程度(DoH)和水化热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水化程度和氢氧化钙的含量如图2所示。ZnO可增强C3S的DoH,直至28天。90天时,C3S_Z1和C3S_Z3的DoH相比对照组略低。在前7天内,DoH与氢氧化钙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然而,28天后,DoH增量与氢氧化钙含量相反。与对照相比,C3S_Z1和C3S_Z3浆料中氢氧化钙在28天后逐渐降低。

(3)抗压强度

图3 (a)微砂浆抗压强度;(b)强度与C3S水化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配图错误,正确图见下篇末)

对微砂浆进行抗压强度测试,结果如图3(a)所示。C3S_Z1和C3S_Z3的强度在第1天增强。C3S_Z3(20.4 MPa)的强度比对照组高约3倍,而C3S_Z1的强度值比对照组高3.5 MPa。在第3天,C3S_Z3仍然表现出约2倍的抗压强度。到28天时,对照组达到与C3S_Z3大致相同的强度。C3S_Z3样品的极高强度与Zn以及C3S的细颗粒大小有关。图3(b)显示了DoH和抗压强度的相关性。两个样本都有线性关系,参考样品和ZnO掺杂样品之间有轻微的偏差。

(4)早期C-S-H形态分析

图4主要水化阶段C-S-H针簇的长度

在微观图像中测量针/簇的长度,C3S-Z1和C3S-Z3浆体的C-S-H针簇长度从水化加速开始就长得多,并且在水化后期一直比对照样品长。诱导期C3S-Z3中长针叶的形态与C3S-ref和C3S-Z1中观察到的典型小C-S-H针叶不同。在诱导期开始时,C3S-Z3的针簇长度最初非常长,随后取而代之的是更小的针头,超长针状物可能不仅是C-S-H,还可能是沉淀的锌酸钙,这可能是阻碍C3S水化作用的原因。图3表明C3S中的ZnO含量越高,在相同的水化期内,针/簇的长度越长。

ZnO的存在改变了C-S-H单针状和针状团簇的生长行为:1)形成更长的针状团簇;2)它改变了单针的生长方式,ZnO促进了远离晶粒生长的团簇形成;3)与ZnO含量较低的样品相比,C3S中较高的ZnO含量在最初几个小时对C-S-H生长行为的影响更大。在对照样品中,单针似乎主要沿着无水C3S表面生长。

(5)C-S-H的组成

C3S_Z3水化物中的C-S-H显示出略高的Ca/Si比(1.79),根据SEM-EDS分析,在C-S-H中发现了锌。对于C3S_Z3的C-S-H中的Ca/Si比增加,在第28天检测到水化物中的氢氧化钙含量减少,在C3S_Z1中未观察到Ca/Si比的显著差异。C-S-H中ZnO含量随C3S中Zn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Zn(O,OH)4四面体代替硅酸盐结合在C-S-H层中,从而降低了Ca/Si比值。

总结

本文全面研究了ZnO对C3S水化的影响得出了以下结论

1、C3S中ZnO(0.26%和0.90 wt.%)的存在促进了C3S的水化作用和C-S-H针簇的生长,具体导致:

1)在早期,针叶更长,簇更厚;

2)前7天产生更高的热流、累积热释放和水化程度;

3)更高的抗压强度;

4)较低量的氧化锌(0.26%)已经促进了C3S的水化,而将氧化锌从0.26%增加到0.96%并没有成比例地促进C3S的水化。

2、ZnO掺杂样品中无水C3S颗粒的棱角更大、粒度更细对水化增强有一定的贡献。然而,在对无水颗粒的表面积进行归一化后,主水化峰期间的反应速率大约是参考值的两倍;

3、C-S-H组分的变化与C-S-H四面体链中Zn取代硅的假设一致。C-S-H组分的变化和Ca(OH)2的量也影响了每克C3S水化反应的总热量释放;

4、由于水化产物的变化,总放热量并不能很好地预测C3S强度/总水化量。相反,MIP总孔隙度、化学结合水与C3S浆体的DoH和抗压强度表现出更好的相关性。

文献链接:

https:///10.1016/j.cemconres.2022.10673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