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密关系里的爱与控制

 有人在吗 2022-05-10 发布于山东省

那些深入生命的爱与控制

这次,我们谈的亲密关系里的爱与控制。方舱隔离期间我们很多情绪感受想要有个倾诉的出口,这时候我们的亲密爱人就成为理想对象。但是如果你的ta如果没有一并被隔离的话,ta对你的回应可能不会是即时的和到位的。因为你们所处的环境和正在从事的事情不同。你想倾诉的时候,ta可能正在听课或者打游戏,或者干脆就是回应疲乏,关闭了倾听的耳朵。这时候,身在方舱的你的感觉不言而喻,委屈、愤怒、抑郁、焦躁、抓狂,甚至有伤人毁物的冲动。

此时看看下面的推文,对内在的自己做个反思觉察,这可能会有利于你和你的恋爱关系的成长。

以爱为名的控制

亲密关系里的个人边界最容易被轻易打破而不自知。过度关注对方的动态,翻遍对方的社交账号,只为捕捉ta的心思异动;过度关心对方的衣食住行;把对方延伸成另一个自己,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要求对方……;不容许出现对方和自己的意见想法的不一致,容错功能极其有限;认为对方就应该360度全方位的理解、包容、接纳自己;更有甚者,情侣中的一方不断的扭曲认知和失去情绪控制。

以此,让对方产生自我怀疑,进而绝对顺从等等。以及,一个依赖成瘾的对象,小到吃什么,大到找工作、找到了工作后的岗位规划都让你帮着拿主意,如果拒绝就会表现得很无助,很需要你,让你产生愧疚感等等。

虽然说在亲密关系里适度的依赖是情趣的表现,增加关系甜度,拉进亲密感。但是一旦过度,就会让人觉着不舒服。这种拧巴扭曲的亲密关系都涉及到控制——以爱为名的捆绑,控制。 

从心理上看,踏入亲密关系之后,随着关系推进,对于有成长创伤的人来讲,日渐浓稠的亲密关系和幸福感,对其来说是没有经历过的,代表着失控、危险、和不安全感,是hold不住的,因而潜意识的人为制造冲突矛盾,以此控制和弱化关系的亲密度和幸福感,回到自己早年淡漠关系的熟悉的味道。这时候的表现往往是,关系中的另一方可能会感到无缘无故的挫折压抑感,很难再走近你,再近一步会相当困难,你防御着别人的走进,你们关系会随之遭遇无缘无故的坎坷和中断。

对完美形象的高期待值

出现控制的原因是:

面对所爱的人,我们往往会在其身上投注大量的期待,期待在这场亲密关系中弥补童年的缺失,就像一个孩子会自然而然的幻想一种理想化父母一样。

不管是扮演喂养和照料角色的母亲,还是充当支持和引领作用的父亲,我们习惯把脑海中的这些完美形象一股脑投射给自己的爱人,并且运用依赖权力,情欲牺牲的方式引诱对方配合自己的戏码。

这里越是不曾被满足,期待值就会越高。一旦这种期待落空,愤怒和绝望的情绪便铺天盖地向我们袭来。我们认为自己那么爱他,那么需要他,对他那么好,而对方却没有满足我们,所以对方欠我的。实际上对方什么也不欠。欠缺感只是我们心上残存一个锯齿般的洞。所以,即便对方有颗“太阳”一样正圆形的心,也填补不了在亲密关系中的空虚不满感。

这种你欠我的表达方式,或许可以通过制造对方的内疚感,来达到对关系的短期控制。但事实上,内疚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攻击,真相是,被情感绑架和勒索的一方,内心已经很烦躁甚至愤怒了。只是碍于一些情理无法直接表达,这种愤怒便以攻击逆转的方式指向了自己。然而,一旦压力达到临界点,这种攻击很可能就会爆破性的往外释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新闻里会看到一些凶案和惨剧发生在最亲近的人之间。

控制就像毒品一样。也许在短期内达到的关系,能让你感到飘飘欲仙,但它带来的内在结果却具有不可估的破坏性。

各自背负的艰难与创伤

其实,越是在我们大肆渲染自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背后却通常隐含着相反的情感。那就是恨,是对没有被满足的爱的期待。当我们还是襁褓之中的小婴儿时,我们期待被母亲全情的照料。当我们发现这个照料者不能像我们期待的那样满足自己,而且失去成年人的照料,对婴儿的最坏结果是致命的。这让我们感到受伤,甚至恐惧。并以哇哇大哭的愤怒之声和拳打脚踢的身体呐喊表达出来。

很多带着创伤长大的人,她们容易将各种不良情绪体验带到和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特别是无措的困惑和潜在的愤怒。他们的这些感觉所发出的信号儿也同样带给对方困惑和愤怒,并在不知不觉中破坏掉彼此的关系。

我们就这样背负着各自的艰难与创伤,相遇在茫茫人海,却又执着于命运的剧本儿流离失所

疗愈创伤之痛

疗愈创伤之痛。学习理解生命和人性。当你用更客观、更完整的视野与自己和他人接轨时,你将发现你的创伤并非过错,也非缺陷,而是引领我们修复僵化关系模式、完善自身的必经之路。

应对措施便是自我觉察和行为训练。

觉察上述提到的方面,反省自己、观察对方、审视这段关系。警惕无形控制的介入,影响到亲密关系的质量。

行为训练是指,既然觉察到,认知上知道自己和对方及双方关系bug在哪里,那就行动起来,有意收敛和调整自己的控制行为,中断强迫性重复的魔咒,坦然享受一段亲密关系的自然演进,果决处理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与伴侣共成长。

这个自我觉察和行为训练如果做不到的话,可以请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帮忙。

作者:山东大学心理中心,高媛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