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重庆明年可实现

 好书风 2022-05-10 发布于重庆

今年5月12日

是我国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活动主题为

“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

5月7日至13日

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昨(9)日,重庆市地震局发布消息,重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正在推进建设中,预计到2023年将全部建成投用。届时,将实现全市范围内乡镇精度的地震烈度速报功能与地震预警功能,提高地震参数速报的精度和速度。

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

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重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于2018年启动,该项目通过国家和重庆市两级投资,拟在全市辖区范围内建成一个综合平均台站间距为14公里,包括地震监测基准站、基本站和一般站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网。

台站建设共计467个,其中国家项目65个,地方项目402个。目前,国家项目65个台站建设基本完成,地方项目已建成362个,预计到2023年将全部建成投用。

重庆市地震局高级工程师、预警工程项目总工程师陈敏介绍,项目建成后,在重庆辖区发生3级以上地震,1分钟左右可提供地震速报信息;在重庆辖区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可提供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和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信息。

“在拓展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后,该项目还将为更多公众提供地震预警服务,让公众赢得避震或紧急处置时间,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陈敏介绍,项目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大枢纽工程和生命线设施等重大工程遭受地震袭击造成次生灾害,有利于政府快速开展抗震救灾行动。

应用平台上线

面向社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重庆市地震局近年来还开展了重大建设、生命工程抗震能力专项整治,包括摸底排查重大建设、生命线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摸底调查防震安全准备工作开展情况;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提升高新技术装备在防震与减灾中的应用等。

重庆市地震局还开发建设了全市地震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平台。利用全市综合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区县预评估成果,建立各区县大数据综合分析处理应用服务系统。该系统可为市、区县管理部门提供风险防治对策建议,向行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工程选址、抗震设防、地震灾害风险查询和科普等相关专业技术服务。

“宣传周期间,我们也将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重庆市地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期间,重庆市地震局还联合重庆自然博物馆等场馆开展专题活动,结合北碚地震台历史陈列展览相关内容,组织市民参观,举办地震科普讲座,进行地震安全应急演练等,科普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科学素养。

图片



防控小贴士
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好口罩,加强手卫生,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室内多通风,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以及人群聚集的室外场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来源:重庆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