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侂胄替岳飞平反,重用辛弃疾,为何却成了金庸笔下的奸臣?

 黄袍怪 2022-05-11 发布于江苏省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一开始,主角郭靖的父亲就被官兵杀死。而据前来拿人的官差说,他们拿的是“韩相爷的手谕。”杨铁心则叫道:“韩丞相专害无辜好人,谁不知道?”所以坚决不肯同官差回府,之后便发生了郭啸天被杀,自己妻离子散的惨剧。

射雕英雄传

若按小说描述,这位“韩胄”丞相乃是一等一的奸臣,时常干草菅人命的事。但事实上,韩胄的历史原型韩侂胄(tuō zhòu)却是替岳飞平反,重用辛弃疾,力主抗金北伐的名臣。为何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会成为金庸笔下的“奸臣”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韩侂胄参与“绍熙内禅”

韩侂胄出身名门,曾祖父是北宋三朝元老韩琦,父亲是宝宁军承宣使韩诚。同时,他也是宪圣皇后吴氏的外甥,靠着家族蒙荫,韩侂胄成功入仕,历任閤门祗候、宣赞舍人等职。淳熙末年,他官至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

而韩侂胄开始发迹,源于参加了“绍熙内禅”。宋光宗与父亲宋孝宗不和,本人还有些神经质。在宋孝宗驾崩后,身为人子的他却以生病为借口,拒绝主持葬礼。古人最看重“孝顺”,身为皇帝的光宗居然却如此荒唐,所以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与韩侂胄、殿帅郭杲等人商议,决定发动宫廷政变,拥护皇太子赵扩上位。

韩侂胄剧照

而要想政变成功,除了要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持外,还要得到皇室宗亲的支持。恰巧韩侂胄是吴太后的外甥,所以韩侂胄就被大家委派去后宫争取吴太后的支持。宋孝宗是吴太后的丈夫,光宗的行为令她也很不满,所以她便支持了韩侂胄和赵汝愚等人的政变。绍熙五年七月,在宋孝宗的灵前,吴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宣布宋光宗退位,由皇太子赵扩继位,即宋宁宗。

 韩侂胄与赵汝愚的党争

宋宁宗继位后,参与政变的人开始瓜分胜利果实。韩侂胄原本想得到节度使的位置,但赵汝愚却认为“外戚不可言功”,只给韩侂胄升了一级,升为宜州观察使。韩侂胄对赵汝愚恨之入骨,决定打击报复他。赵汝愚升任右相后,为宋宁宗引荐了儒家著名人物朱熹。虽然朱熹一心为统治者服务,但宋宁宗并不喜欢他,认为他管得太宽。

朱熹对韩侂胄的认识很深,明白此人将是赵汝愚的人生大敌,所以建议赵汝愚厚赏韩侂胄,而不要让韩侂胄参政。但赵汝愚却不以为意。随着韩侂胄渐渐取得宁宗信任,赵汝愚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命言官攻击韩侂胄。结果韩侂胄没有下台,赵汝愚的党羽反而被贬出京师。知閤门事刘弼因没能参与绍熙内禅,对赵汝愚也心怀不满,所以他主动与韩侂胄合作,联手对付赵汝愚。

宋宁宗

随后,韩侂胄通过内批的手段罢免了监察御史吴猎,将这个岗位换上了自己人:刘德秀、杨大法、刘三杰。在掌控言路后,韩侂胄命言官弹劾赵汝愚,以“宗室之亲担任宰相,不利于社稷安定”为由,请求罢免赵汝愚的丞相之位。宋宁宗早就对赵汝愚有所不免,趁机罢免了赵汝愚的相位,将他贬为福州知州。而赵汝愚一党,也通通受到牵连。

 韩侂胄为相后的政治举动

赵汝愚被罢相后,韩侂胄通过向宋宁宗推荐亲信的方式,渐渐掌控朝廷实权。他将理学贬为“伪学”,大肆打击理学人士。赵汝愚在衡州暴死后,宰相留正因为与韩侂胄关系不和睦也被罢相,理学领袖朱熹被赶出朝堂。在宋宁宗的支持下,朝廷开始严禁理学,并编订了《伪学逆党籍》。婺州百姓吕祖泰上书朝廷,认为理学不可禁,同时请求皇帝诛杀韩侂胄。结果他本人被韩侂胄流放。

朱熹

韩侂胄执政后,力主抗金。为了调动朝廷主战派和民间抗金的积极性,韩侂胄不仅追封岳飞为鄂王,给予极高的政治地位,而且还削去秦桧的王爵,将其谥号改为“缪丑”。崇岳贬秦,为北上抗金作了舆论准备。而辛弃疾等人的建言,则在宁宗、韩侂胄决策伐金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岳飞

为了能够顺利北伐,韩侂胄不仅启用了光宗朝被排斥的主战派,而且解除伪学逆党籍,重新任用一些在籍的官员,争取他们一致对外。但这些人并不真诚合作,宋军内部不仅将帅乏人,而且还出现一些内奸。早在宋宁宗下诏北伐前一个月,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就暗通金朝,打算献出关外阶、成、和、凤四州,让金朝封他作蜀王。

宋朝出师北伐后,金朝暗中指示吴曦在金兵临江时按兵不动。韩侂胄日夜盼望四川出兵,爱国诗人陆游也多次写诗催促,但吴曦却充耳不闻,直到金兵攻陷和尚原。另一方面,金兵又偷偷遣使去见签书枢密院事丘崈,两方暗中讲和。西线吴曦叛变,东线丘崈讲和,韩侂胄陷入了孤立状态。

为了摆脱困局,韩侂胄一方面罢免丘崈,改命张岩督视江淮兵马。另一方面,他又给吴曦部下安丙发去帛书,允诺他杀掉吴曦后加官进爵。韩侂胄没有想到的是,吴曦早就因为内讧被部下杀掉,而安丙也成为新一任四川宣抚使。金军因为吴曦的被杀方寸大乱,杨巨源、李好义等将趁势收复四川。

金兵

就在形势一片大好时,安丙不许部下乘胜北伐,反而在宋军内部自相残杀。原本北伐的大好形势,也彻底被安丙断送。此时宋朝内部出现求和的声音,朝廷派方信孺到金和谈。结果方信孺一到金朝就被下了大狱,并受到金朝的恐吓。不久之后,“死里逃生”的方信孺返回朝廷,并带回金人的回复信。

金朝此时虽已外强中干,但依旧敢吓唬宋朝君臣。他们表示:要和谈可以,把韩侂胄脑袋斩下来送过来,同时增加岁币,出犒师银,方可议和。若称臣,以江淮之间取中划界。若称子,以长江为界。对于这个要求,韩侂胄自然不会同意,决定再次整兵备战。而宋宁宗则下诏招募新兵,启用68岁的辛弃疾指挥军事。结果任命下达后,辛弃疾还没起身,就在家中病死了。

 韩侂胄被杀

韩侂胄打算再次出兵北伐,但朝中的投降派却不同意,上蹿下跳,大肆活动,打算扳倒韩侂胄。而投降派的代表人物便是时任礼部侍郎的史弥远。史弥远知道光靠自己这些人的力量,难以撼动韩侂胄,毕竟他有皇帝支持。所以他将杨皇后也拉近了他的阵营。

原来宁宗的韩皇后去世后,杨贵妃和曹美人成为竞争中宫之位的热门人选。但韩侂胄却支持性格柔弱的曹美人当皇后,因此得罪了杨贵妃。结果宁宗却没有采纳韩侂胄的建议,而是立了杨贵妃为后,杨皇后因此对他恨之入骨。史弥远上书宁宗,请求诛杀韩侂胄被拒后,杨皇后也让儿子上书,结果宁宗同样没有答应。于是二人决定合谋杀害韩侂胄。

金军

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三日,韩侂胄在上朝时被暗杀于玉津园夹墙内。事后,史弥远等人才报知宋宁宗。韩侂胄被杀后,军政大权被史弥远和杨后的政党所掌控,他们按照金人的要求,砍下韩侂胄的脑袋,装入匣中,送到金朝,即所谓的“函首安边”。同时答应增岁币为三十万,犒师银(赔款)三百万两,屈辱求和。

讽刺的是,韩侂胄死后,南宋大臣并没有人为他感到惋惜,只是觉得将他首级装到匣子里送给金人有失国体。而金朝人在收到韩侂胄的首级后,却没有侮辱他,而是恭恭敬敬地将其葬在了其曾祖父韩琦的坟墓旁。尽管身处不同阵营,但韩侂胄对国家的忠心却赢得了金人的尊敬,所以他们给了韩侂胄一个耐人寻味的谥号“忠谬侯”,忠于谋国,缪于谋身。

 韩侂胄为何会成“奸臣”?

韩侂胄的行为即使说不上“精忠报国”,但也算抗金有为,为何会沦入“奸臣”之列呢?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打压理学,遭到理学士子的报复。韩侂胄执政期间,曾将理学贬为“伪学”,理学人士都受到打压。所以到了元朝,负责编纂《宋史》的理学人士便开始报复,将韩侂胄编入了“奸臣”的行列。

二、韩侂胄结党营私的权臣行为,让别人将他当成了奸臣。在上位的过程中,韩侂胄不可避免地利用手中权力打压政敌,并通过“结党”的方式壮大自身势力。在很多人看来,这与奸臣的表现无异。但事实上,权臣不等于奸臣。他做的一切,大多都是为了国家着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得罪了很大一部分既得利益者。

史弥远

三、政敌的污蔑。韩侂胄活着时,有皇帝的关照,自然没人能扳倒他。但韩侂胄死后,以史弥远为首的政敌便开始攻击韩侂胄,否则怎么能证明他们行为的“正确性”?而史弥远等人不仅抹黑韩侂胄,还恢复了秦桧的爵位,为秦桧“平反”。结果卖国的史弥远安享晚年,韩侂胄反而成了奸臣。

因此太学生作诗讽刺道:“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仇共戴天。晁错已诛终叛汉,于期未遣尚存燕。庙堂自谓万全策,却恐防边未必然。”而金庸在写小说时受元朝编的《宋史》影响,便将其当成了奸臣。

参考资料:《射雕英雄传》、《宋史·韩侂胄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