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流苏花--淄川峨庄篇2

 齐民生眼观景 2022-05-11 发布于山东省

素洁流苏花--淄川峨庄篇2

    淄川峨庄的“千年流苏树王”之所以有名,一方面是缘于其雍容华贵、花开如云的外观,另一方面还在于其神奇的来历。据说这棵流苏树是沾了王者之气,才生长的如此茂盛,如此的雍容华贵,如此的大气磅礴,而这王者,便是齐桓公。

 

    据当地人称,这株蜚声齐鲁的流苏树是战国时期齐桓公亲手所栽。关于这一点,以前只是一个传说,而在2017年刚立树碑上,则标明此树乃齐桓公于公元前685年亲手所植。那时,这里有一片茂密的流苏树林,齐桓公为庆贺在“悬羊山决战”中取胜而得到王位,于此地宴请所有文武将士庆功,酒酐至兴,亲手栽下此树以示纪念。

   

    千年流苏所在的土泉村,坐落于悬羊山下。悬羊山原名岑山,又名“擎天岭”,陡峭挺拔,巍然屹立,海拔高度为773米。此山因当时齐国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在回国争夺王位的道路上,进行了一场遭遇战,公子小白使用了悬羊击鼓的战术,从而首先回到齐国国都临淄取得王位,从而成就霸业而得名。


     传说,当时两军在淄河相遇,公子小白被公子纠围困到悬羊山,人困马乏,粮草断绝。公子纠以为小白插翅难逃,只等其粮草殆尽,束手就擒。而被困在山上的小白正在危机时刻,士兵来报,探知山东南有一条小路可经青州赴临淄。小白闻之大喜,命令手下捉来近百只山羊,拴住后腿吊在树上,又在前蹄下放置战鼓。又命士卒在山上挖出战壕,将饥饿的战马放置在战壕中,山羊、战马饥饿难耐,山羊前蹄乱蹬,擂鼓震天;战马也因饥饿在战壕中狂奔,互相撕咬,马铃声响成一片。山下的公子纠好不得意,认为用不了几日,齐王宝座便可到手。哪料到公子小白早已率兵悄悄下了山,取道青州直奔临淄而来。公子小白快马加鞭到达临淄后顺利登基,史称齐桓公。

 

   此战,不仅成就了“悬羊击鼓”、“饿马嘶草”或“饿马提铃”等成语典故,也因为齐桓公的“金口玉言”,在悬羊山上发生了一些奇特现象:野韭菜形如家韭而味道却比家韭更加鲜美;酸枣树的棘针自此也都变成了直的,没有倒钩。

 (空中鸟瞰流苏树,此片来源网络)

   悬羊山主峰是高达数十米的悬崖,远远望去,就像一只站在山顶的山羊,静静地站在时光的一隅,昂头北望情牵意连。 

(此片摄于2010年4月)

    巧合的是,其主峰下东南侧有一石崖,酷似身披盔甲、威风八面的武士,后人称之“桓公石”。这一象形石崖,通体透露着历史的沧桑和厚重,更像是千年王者默默注视着历史年轮的滚动。

(此片摄于2010年4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