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希《这个老爷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小学阅读写作 2022-05-11 发布于浙江省

这个老爷子

戴希

老爷子住在乡下。绿树翠竹掩映着红砖青瓦的房舍,四周庄稼果木环绕,微风一吹,温馨的泥土气息和果蔬幽香,就如一壶老酒,熏得他们一家男女老少脸色酡红。

老爷子年逾九十,满头银发,依然精神矍铄,他身上常穿着城里难得看见的土布对襟褂,腰间斜插一支吊着红布烟袋的旱烟管,一走动,布烟袋就晃来晃去,像他一样精神。

近些年,儿女不让老爷子下地劳作,但他闲不住,一丝不苟地把小院子打理得方方正正,蔬菜一茬接一茬,从未间断。

一家人的田园生活也悠闲自在。

令人想不到的是,老爷子记性越来越差,很快就认不得自己的儿女,还时常在家里大喊:“誓死守卫长沙!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杀鬼子、杀鬼子啊!”喊完,又高举棍棒俨然高举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老爷子这是怎么啦?动辄疯疯癫癫的!”他的儿女想不明白。

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老爷子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儿子和女儿都无奈地摇头。

有个风雨天,忽然看见老爷子扛起家里装米的袋子往外跑,边跑边下命令:“日本鬼子要进攻长沙了,战友们,赶快垒筑防御工事!”儿子劝不住也拦不住,哭笑不得。心想,老爷子病了,糊涂了,由他去吧。

“这还真不是办法,万一哪天老爷子走丢了,怎么办?”儿子担忧,找妹妹商量。

妹妹略一愣,说:“不如在老爷子的衣服后背上贴张字条,写上我俩的手机号码,方便好心人联系。”儿子点头。

不久,老爷子冷不防离家出走。在路上他看到一辆行驶的军用卡车,赶紧狂追上去,司机从后视镜里看到了,很快停住车。

老爷子急切道:“鬼子在进攻长沙,我迷路了找不到部队,请你火速送我上前线抗日!”

司机莫名其妙,正欲扶老爷子去路边休息,忽然瞥见老爷子背上贴有电话号码,便立即打电话联系。

老爷子的女儿匆匆赶来将他接了回去。回去后,她总想不通:“真是奇了怪了,老爷子总嚷着抗日、杀鬼子、保卫长沙,可他就是一介农夫,打仗与他何干?”

“妹,你别多想,我们耐心照看就是。”老爷子的儿子说。

接下来,儿女对老爷子的反常之举渐渐习以为常。

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突然有一天稍一疏忽,老爷子竟冒着刺骨的寒风,颤颤巍巍地奔向村子附近的河边,大喝一声:“上刺刀,杀鬼子,拼了!”然后就纵身跳进河里。

路人见状,赶紧呼救。众人七手八脚,合力将老爷子营救上岸。老爷子的儿女闻讯赶来,不料他虽已嘴唇发紫、全身哆嗦,口中仍在念叨:“刚才接到薛岳长官的命令,让我部死守长沙!”不一会儿,他缓过气来,又喊:“新墙河南岸决不能失手,决不能让日本鬼子打过来!战友们,死守,死守!”

这种情形令老爷子的儿女十分尴尬。在儿子拱手向众人致谢之际,女儿赶紧俯身劝阻老爷子:“爸,如今早就不打仗了,还哪来的日本鬼子?”老爷子一听火冒三丈,怒斥道:“你胡说,我的部队就在长沙抗日!现在,战友们的子弹都打光了,要和小鬼子拼刺刀!”说完他挺一挺身子,又向“部队”下达命令:“战友们:全体上刺刀,准备白刃战!”女儿不知说什么好,儿子则在一旁摇头叹息。

“这是咋回事啊?”众人云里雾里,一阵哄笑。

“乡亲们,我是参加过越南战争的退伍军人。我知道你们没有恶意,但是请不要笑了,大家安静下来。”这时,一个精壮汉子从人群中站出来,动情地说,“一个没有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人,不可能对战争如此刻骨铭心!所以我想,老大爷肯定是位抗日英雄!”

“这,这,这?”众人愣了。

“可我爸一直在乡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来没听说他当过兵,打过日本鬼子啊!”老爷子的女儿不解道。

“是啊!”老爷子的儿子也在一旁应和。

这时,老爷子又紧张地大喊起来:“二狗,快把那把大刀拿来,杀鬼子、杀鬼子啊!”

退伍军人的眼眶一下红了,眼里噙满热泪。他叮嘱老爷子的儿女:“好好看护老人吧。”

第二天,退伍军人就带了一位记者上门采访老爷子。当他们提起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名字时,老爷子立马挺直身子,举手行了个标准的军礼。“请长官放心,我们一定杀尽鬼子,守住阵地。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

政府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后证实:老爷子16岁那年(1937年)在南京市区读书,亲眼目睹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投笔从戎。当年从军,他的所属部队是国民党37军第60师。因为杀敌英勇,两年后他被提升为连长,上级给他配了个勤务兵叫“二狗”。老爷子参加过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和常衡会战。在长沙会战中,老爷子所部负责防守新墙河南岸。日本鬼子雨夜突袭,老爷子所部死战不退,子弹打光了就和鬼子拼刺刀。日军八次猛攻也未能突破新墙河南岸防线。后来鬼子使用毒气弹才迫使他们撤退。在抗日战争中,老爷子曾担任敢死队队长,参战无数也杀敌无数,多次身负重伤,但都有惊无险地闯过了“鬼门关”。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老爷子不愿打内战,毅然选择退役,解甲归田,从此绝口不提自己的抗日往事。新中国成立后,老爷子结婚生子,安心地过起了他的农耕生活。

“这个老爷子!”

得知真相后,乡亲们都情不自禁地对他肃然起敬。

“这个老爷子!”

那动人的故事更令他的儿女眼含泪水,为他骄傲和自豪。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爷子居住在乡下,环境优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气息和果蔬幽香,生活过得惬意自在。

B. 面对众人的哄笑,退伍军人及时予以制止,并且认定老爷子一定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战争。

C. 面对老爷子痴呆后的反常举动,儿女们先是感到担忧,继而习以为常,感到尴尬和不解。

D. 老爷子参战无数杀敌无数,但都有惊无险,抗战后他向往农耕生活,毅然选择解甲归田。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除了通过视觉、嗅觉描写景物,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了老爷子居处的特点和生活的闲适。

B. 老爷子自在的田园生活与奋勇杀敌的战争经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人们得知真相后都由衷地发出感叹。

C. 小说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手法塑造了老爷子的形象,还运用侧面描写使其形象特点更鲜明。

D. 小说中的“退伍军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他的出现和坚持才揭开了老爷子反常举动的谜底。

8.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老爷子”的人物形象。

9. 小说以“这个老爷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

6. D “抗战后他向往农耕生活”表述错误。

7. C 没有运用心理描写手法。

8. ①老爷子既是一个精神矍铄、勤劳能干、悠闲恬淡的农民;②也是一个忠诚爱国、功勋卓著、淡泊名利的抗日英雄。   

9. ①交代了小说的主人公,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得知真相后,乡亲们和儿女们都发出了“这个老爷子”的感叹,内心充满对老爷子的敬佩;③表现了作者对老爷子的赞扬和敬重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