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近半百的感觉

 泠风思语 2022-05-11

/高英   〔原创作品〕

如果有人在我四十岁之前问年近半百是什么感觉,我肯定答不出来,只会隐隐觉得“半百”就是开始老了——事实的确如此。
 
现在我已是年近半百之人,假如按照中国人喜欢用虚岁的习惯来计算年龄,事实上我在2022年就是年已半百之人。
 
我对自己的女儿用开玩笑的口气说:“要是放在古时候,我这都该过五十大寿了。不过,如今咱还是遵循古训,只要你姥姥在,你就不必给我祝寿。”
 
别说古时候的女性一般在年近半百时都已经做了祖母、曾祖母,就连当代女性在这个年龄也多半升到了祖母级别。
 
例如,我生活在郊区,身边有许多和我年龄相仿的女性都已经做了祖母。
 
例如,在我娘家那边,因为侄儿已经结婚生子,我也就顺理成章地做了姑奶奶。
 
只不过因为我要孩子晚,所以自己的孩子还小,以至于我常常忘了自己的年龄,忘了自己该处的年龄阶层,总是看着别人显老而忽略了自己也在变老还有了白发。
 
尽管如此,我还是从虚岁四十九岁那年起,开始对变老有了深刻的体会。
 
无论你愿不愿意,无论你心态如何,生理层面的变老都不容忽视。
 
例如身体会出现各种退行性疼痛,例如外伤变得愈合慢易留痕,例如在日常容易感到疲惫厌烦,例如忘性变大以及行动悄然变得迟缓……
 
这都是正常变老的症状,只不过症状的轻重因人而异。
 
我从来不会把这些变老的症状当成是病,而是学着接受自己在开始变老的事实,不逞强不虚荣,不要求自己和三四十岁的人一样显得年轻。
 
老就老了吧,反正谁都会变老。
 
面对衰老,不必抗拒,只需顺应。
 
累了就歇歇,烦了就放松,以动养生,以静养性。
 
有趣的是,并非只有我一个人在这样想、这样做。
 
去年秋天,遇见一位泰安地区的老乡,她比我小两三岁,不但和我一样从小身体就不够强壮,而且和我一样在顺应变老的趋势,既不强求富有活力又不以多赚钱为生活目标。
 
这位老乡开了个小理发店,自己兼老板与员工于一身,因为恰好与我的一位表妹同名同姓(店名直接就是某某理发店),所以我才选择去她那里理发,谁知一论还是老乡——人出了市就会把原本同一地区的人也视作老乡。
 
老乡果然是老乡,与我一口气聊了很多。
 
原来她也有与我接近的变老症状,最难得的是她只要感到身体不适就去休息,从不执着于每天都要赚钱,因此她的小店随时可能关门,而开门营业的时间也不固定,以至于老主顾都建议她固定时间开关门,以便想理发时能顺利找到她。
 
老乡说人先活着再说其他,要是身体垮了挣多少钱也没有用,人不缺吃穿就行。
 
她的这个想法与我四十岁后的人生观念居然不谋而合,于是就肯定了她的想法,说咱们能够注意休养身体,不生大病无需住院其实就是在赚钱,不过这种“赚”许多人看不见,人们看得见和总介意的只是你具体赚了多少钱。
 
与这位老乡聊天后我不由感慨:每个人都是立体的人,总会有和你的某一面相似的人存于世间,区别仅在于你是否遇见,由此可见每个人并不孤单。
 
言归正传,年近半百究竟是什么感觉?我的答案是:年近半百的确会有开始真正变老的各种具体感受纷至沓来。
 
面对自己在变老的现实,一开始会不适应,然后是不得不接受,最终只能选择顺应,从而放下名利心,从而放下偏执念,从此脚步放缓,安于平淡,度日从容。

高英写于2022511日,四月十一,周三申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