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物也分酸碱性!科学的食物搭配值得所有人关注

 志存高远0310 2022-05-11

第一个话题,其实是一个经常被大家搞混乱的话题:食物的酸碱性与体质的酸碱性。 首先,食物有酸碱性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任何一种食物,经过人体代谢,其最终的代谢产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与它在舌尖上让我们体味到的酸、咸、甜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于是,根据上面的定义,我们把食物分成成酸性食物与成碱性食物。

所谓成酸性食物,指的是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为酸根阴离子占优势的食物,例如富含蛋白质、磷元素、硫元素的食物,包括鱼肉蛋等动物蛋白以及可乐等含糖碳酸饮料,还包括象精米精面等矿物质含量较低的食物。 所谓成碱性食物指的是在人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以金属阳离子占优势的食物,例如蔬菜、绝大多数水果、藻类食物和薯类食物,它们相对蛋白质含量低而钾、钙、镁等矿物质含量高。

而人们常吃的豆腐、常喝的牛奶,是被界定在弱碱性范围或中性范围。 也许你会问,既然食物都有成酸性、成碱性的分类,那吃了相应的食物,不会改变身体的酸碱性吗?那是否意味着一个人的体质也分酸碱性?的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听到不少人在谈论自己是酸性体质还是碱性体质,然后要告诉你的是:所谓酸碱体质论,已经被证明是伪科学。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具备强大调整能力的生态系统,它需要的是平衡与稳定, 特别是血液酸碱度的稳定,绝不能允许因为吃了不同的食物,而让我们的血液一会儿酸、一会儿碱,如此一来,身体细胞里的那些形形色 色的酶就凌乱了,无法工作了,这可是威胁生命的大事儿,开不得玩笑。 换句话说,无论你吃进来的食物是属于哪一类的,我们的身体其实很“智慧”,都会不遗余力地把血液的酸碱度稳定在 7.35-7.45 这个弱碱性范围,以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态,这就是身体的智慧。

说到这里,我猜你可能又困惑了,既然血液的酸碱度是相对恒定的, 那把食物分为成酸性食物和成碱性食物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有意义,而且还意义重大。虽然吃了大鱼大肉、精米精面等这些 成酸性食物,最终并不能真的改变血液的酸碱度,但并不意味着身体没有耗损。它们会增加身体的“酸负荷”,也就是说,如果一日三餐中成酸性食物的比重过大,身体就要更费力地去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更费力地去维持血液酸碱度的稳定,这种更费力对于身体而言,就是所谓的“酸负荷”。

这个词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儿?对,我在第一阶段分享蛋白质相关 话题的时候,就反复用过这个词。 我在这里再举个例子:身体为了中和食物代谢产生的过多的酸性离子,就会动用骨骼中的钙、镁等矿物质阳离子,使其与酸根离子一同随尿液排除体外。身体的“钙库”亏空,会促进骨质疏松的发生,这 是已被研究所证实的。“酸负荷”不仅是给骨骼的“钙库”添堵,还会影响到身体内其它微量营养素仓库的库存,带来不必要的“内耗”,从而带来更多的健康隐患。所以,体质的酸碱性不存在,但食物的酸碱性是不容忽视的,过多选择成酸性食物带来的“酸负荷”风险还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些内容的分享,对我们实际饮食营养的指导意义有两方面:一方面, 每天的三餐,要让成碱性食物占据更大的比例、成酸性食物占绝更小 的比例,以减少身体的酸负荷。建议最佳比例,80%成碱性食物、20%成酸性食物。我们不妨检视一 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如果每天以大鱼大肉,精米精面为主,绝非健康的饮食模式;第二个方面,对于爱吃成酸性食物的人来说,他们需要重视由于酸负荷的增加给自己带来的微量营养素的内耗,增加一些综合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营养补充是非常必要的。

食物也分酸碱性!科学的食物搭配值得所有人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