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千斤大米桥

 zzm1008图书馆 2022-05-11

从河南新乡辉县到张村乡平岭村,要经过一座大石桥。桥旁的石碑上,写着“伍仟斤大米桥”。这六个字,是我国新闻界老前辈穆青同志所题写。

伍仟斤大米桥的桥碑(李田冲 摄)

伍仟斤大米桥,听来令人新奇。桥的背后,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平岭村一带,盛产干鲜果品,但交通不便难以运出。一年到头,乡亲们挣不了几个钱。原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同志,人离休,心未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找几名老干部商量:“得想个法儿啊,把干鲜果品运下山,帮助群众脱贫。”经多次考察,1996年底,郑永和带着老干部服务队,想在荒山野岭上,修一条长1630米、宽7米的公路。路修到桃花掌村时,需要架起一座长65米、宽7米、高18.5米的桥。修桥不比修路,需要水泥、河沙、条石……样样都要拿钱去买。当时的平岭村,地处深山尚未脱贫,缺的就是钱。这该怎么办?郑永和也犯了难。

施工现场(李田冲 摄)

1997年底,时任新乡市交通局局长的韩世合,听说辉县市有个“老头儿”队,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扎根山区,为群众筑路修桥,便去现场察看。看了后他说:“交通部门多年没做到的事,你们做到了。眼看就是春节了,送你们5000斤大米吧,算是鼓励。”大米送来了,如何处理?郑永和说:“离退休干部每个月,都有国家发的钱。这一点儿大米,对咱来说不算啥。”最后,5000斤大米全分给参与修桥者。群众每分到一斤米,就凿一块一尺见方的架桥石砖。

该桥是平岭村通往山外的咽喉,按相关标准测算,需投资80万元。5000斤大米,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在老干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社会各界纷纷解囊相助。经多方共同努力,这座桥1997年3月14日开工,1998年12月20日就告竣工。预算86万元,实际仅用34万元。桥修好了,叫啥名儿呢?新华社原社长、辉县老干部服务队队员穆青回队参加活动时,获悉5000斤大米的故事后非常感动。听说需要给大桥起名时,他说:“就叫'伍仟斤大米桥’吧,让后人记住这个事儿。”随后欣然命笔,为大桥题字。

新建的五千斤大米桥(王春喜 摄)

时至2016年,一座新的混凝土大桥,取代了原来的伍仟斤大米桥。这座桥是辉县市交通局的“村村通”项目,当年开工当年竣工。穆青同志与郑永和同志分别于2003年和2007年离世。为怀念老一辈奉献为民的可贵精神,新桥的标示牌上仍然是6个字:五千斤大米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