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86期诗评: 只有付出,才会成长——诗刊E首诗6月号助推反馈

 白云之边 2022-05-12

关 注  当代诗歌地理 ,“有梦想,有远方”

【编者按】

要从众多的诗作中,挑选出精品,并且用高度浓缩的语言概述其中的奥秘,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高难度且费时费心血费脑力的工作。但是诗评部的编辑老师仍然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无私地为各位老师的诗作做嫁衣裳,而且每每发现一首好诗,便如获至宝,为何?这是因为一方面可以帮到各位老师,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提升自己,在利他的基础上也利己。有耕耘才会有收获,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要想不断地成长,就要多多地付出。就像木鱼社长所说,这不是100米短跑,这是马拉松,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获得成功的一天。(白帆)

诗星光文学社诗评部

2022年5月11日


部分助推诗作及推荐语展示

路口

樊建华(安徽)

现在,它格外宁静

斜靠一棵参天大树,树下散落了多少枝叶

供时光慢慢反刍

不说遗落村庄的陈年旧事

目不转睛,保持着一种眺望的姿势

那些时日,我们站在路口

等蜂来,也等油菜花开

直到一条路的尽头,走过来

母亲银铃般的笑声

接过一拨又一拨人离去的空寂

路口,只留住潮湿气息

如今老人坐在影子里,与一些飘浮的云朵

相视无语

推荐语:路口,见证了昔日的热闹、美好,今天的孤独、冷清,是期盼,是等待。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引人深思。情景的再现,让人感同身受,具有悲悯情怀。(推荐人:白帆)

牛尾巴蒿

武庆兵(湖北)

从记事时起

它一直咬着故乡的土地

咬着田野

咬着山岗

咬着老水牛的脚印

如今,村庄里空无一人

它依然咬着沉默不语的坟墓

紧紧不放

庇护过世世代代的老屋

风烛残年

墙体经不起侵蚀

只剩下几颗稀稀落落的黄牙

牛尾巴蒿同它们对咬着

咬住了

我心空的那朵

永不消散的云

推荐语:牛尾巴蒿,是故乡的代表,更是游子眷恋故土的心。意象新颖,借物喻人,在反复强调中突出了游子与故乡情感上的不可分割,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推荐人:白帆)

推荐语:本诗用牛尾巴蒿把村庄的人、事、物串联在一起。如今屋老村空,一切都已成为过去,成为永不消散的记忆。(推荐人:王志武)

草,留给我一生的痛

刘中堂(安徽)

父母都是农民,言传身教

不放过庄稼地里的一株小草

长一株,锄一株

锄一株,又长一株

像冤家或死对头

他们的生命力没有草的旺盛

草占据了坟头

父母丢下的镰刀又派上了用场

长一茬,割一茬

割一茬,又长一茬

力气越来越弱,刀越来越钝

草越割越旺

时间久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荒漠

以至于淹没我的哭声

推荐语:地里的草锄不尽,坟上的草割不完,人在与草的较量中落败,更突出野草生命力的顽强,寓示人在大自然面前终究是渺小的。言简意深,主题鲜明。(推荐人:白帆)

推荐语:本诗通过两辈人与草作斗争,歌颂了人们勤劳不辍和接力抗争的精神品质。但是岁月无情,造化弄人,在自然地伟力面前,人又是多么无力和无助啊。(推荐人:王志武)

纤夫

杨松贵州)

大山的沉默,唤醒江水的呐喊

从肩上爬起出来的太阳

读不懂一块鹅卵石的坚硬

岁月里锤炼出来的筋骨

以虔诚的姿势,匍匐前行

面对江河怒吼,低头不语

背对星月,日子压弯了脊梁

悠扬婉转的号子声

撒满了峡谷里的六字真言

赤脚的汉子,用一根纤绳

打理日复一日的光阴

在岁月的长河逆流而行

沉重的步伐丈量生命的长度

宽厚的肩膀,烙上岁月的沧桑

奔赴的是山海皆可平的命运

推荐语:由表及里,通过对纤夫们艰难拉纤的生动描写,歌颂了纤夫们的顽强坚韧,面对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这正是人们精神上所需要的钙片。(推荐人:白帆)

符自然(海南)

一件事物解析了自己,仿佛雨

我们称之为奉献,世界在葳蕤之后

会迎来一个成熟的季节

我们记不得那么多脸孔与那么多名字

仿佛雨点,不需要分辨每一颗的迥异

但三角梅会怒放,梧桐与相思树郁郁葱葱

湖水饱满,溪流潺湲

仿佛每一张脸都被衬托,每一个名字都被

深情呼唤

一个人与另外的人汇聚在一起

仿佛无数的雨点可以倒溯成为一片片云

为了驱除酷热,我们欢呼一声

纷纷往梦想的大地上跳落,于是,雨不停

推荐语:借最寻常的滋润万物的雨点,赞颂社会上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正是他们的付出,守护了国家的安全,社会安宁,百姓的健康幸福。致敬英雄!(推荐人:白帆)

风骨

李润东(吉林)

一脚泥泞,一脚风雪

孤傲的身影

把空旷的寂寞甩在身后

一步一个脚印

丈量苍茫和坎坷的辽阔

内心有海

任我,一叶轻舟揽尽月色,

一钱肝胆,三两梅花

佐以,竹魂,酒魄。以天地为衣

勾勒出风烟的汹涌

单手为墨,双剑为笔

书写无人可替代的人生

推荐语:以泥泞、风雪、苍茫大地为背景,肝胆梅花佐以竹魂酒魄,托物言志,表现坚强不屈的风骨,书写笑傲江湖的豪爽与快意,粗犷有气势。(推荐人:白帆)

滠水,有钙质的身影涉水而来

肖笛湖北)

我把一座山,挪到叫滠水的河流

周而复始地淘洗

故乡蕴藏最多的元素,是钙质

月色漫溢。整个水面泛着蓝光

碎金烂银沉入河底

细碎的钙质,逐渐浮起、聚拢

一一父亲涉水而来

母亲的杵棒洗濯汗渍

依旧相亲相爱

素不相识的亲人,鱼贯而出

摇船、撒网、摘菱角……芦苇般摇曳

河水剔除了他们的痛

莹洁的钙,再一次支撑筋骨

苦艾奔走河堤,我湿润的眸光

抱紧饱含钙质的水

过滤每一滴

推荐语:面对故乡的山水,想起已逝的亲人,不免孤单感伤。但更重要的是从故乡的水中汲取钙质,从亲人的身上学会坚强。情感真挚,给人启迪。(推荐人:白帆)

王国根(江西)

白,潜行草尖

秋神飞扑出来

风登高擒拿散云

敞开天幕的蔚蓝

穗之笔蘸满墨汁,给

待嫁的果实描涂胭脂

秋叶依偎枝梢

在虎啸里辗转游移

狗尾草则低眉顺眼

为浮躁诗行掬一捧薄凉

涧石拦不住浪花

万物的思索,皆

焊不住时令起伏

推荐语:秋天来了,露白风高,天蓝果红,叶落草枯,一切应时而行。结尾“焊不住”既显练字之妙,又表现出了时令匆匆,不可挽留。(推荐人:王志武)

牧笛溪

谷晓风(湖南)

天很空,云也很淡

牧笛于溪

听许多悠扬婉转

自鸟儿嘴里滴落

潺潺流水

扣你半掩的柴扉

摘一粒青梅

嗅了一嗅

看远处侵芳古道

纷繁的花事渐次隐去

初夏,这清浅的茶杯

于时光的倒映下

我用一根白发垂钓

啊,这岁月

凝在眉尖的寒山瘦水

推荐语:当花事渐次隐去,人生只剩白发和老眼昏花。诗人用云淡鸟转、流水青梅反衬人事的寥落。在强烈的反差中寓含人事有代谢的道理。(推荐人:王志武)

割草

张平洋(江西)

割草的人躬着身

指腹下的弯刀吐出绿色舌尖

半山腰的落日,即将被一种未知

拱到身后,也就是半尺高的墓碑后面

老人和躺椅融为一体,姿态安详

看着泡菜坛子里的黄昏,拥挤

现在,他知道体内堆积的酸痛

以及夜色即将到来

他在房间把书翻成两半

这是允许的,他还是个学生

并不知道许多杂草也一分为二

更多的草倒下,保持平衡

分洒成碎片,村庄的宿命被一双手

按下去。明晃晃的月光

在野地里斩首示众

他还是个孩子

这些都不用知道

推荐语:此诗高明之处在于把人物、事物一分为二,而用割草来贯穿始终。生命是传承是延续,被一双无形的手掠夺割刈,好在有尚可复制的新生。间接推理,悲喜跌宕的表现手法,引人入胜。(推荐人:王业琴)

中国年的味道  

乔茜(安徽)

过着,过着春就来了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时间是这样不顾我们的感受

把一年的最后一节

横在岁月的渡口

而家就是那一条船啊

母亲就是那摆渡人

她把渡过的春秋冬夏

渡了一趟,又渡了一趟

直至把我也渡成摆渡人

我只得学着母亲的样子

先把腊月里里外外打扫一遍

像穆斯林的仪式

再把腊月从头到尾打扮一下

用热烈而喜庆的中国红

并将寅虎的图腾贴上所有的门窗

最后我把腊月挂在阳台上

让一排干净的肉身倒悬着

或许吸收些日月精华的腊月

才最具中国年的味道

推荐语:中国年是什么味道?是里外打扫的仪式,是热烈喜庆的中国红,是寅虎图腾的门窗,还是挂在阳台的腊肉?无论什么味道,都离不开辛勤操劳的“母亲”这个角色。(推荐人:王志武)

推荐语:可以说,腊月是年在人间的载体。子女也终于长成摆渡的人,年年如此,世代如此。风俗仪式是传承生命香火的象征,使得腊月更加饱满起来。(推荐人:王业琴)







本期审编:刘军华

栏目成员: 王志武  张全枝  木鱼

· 齐鲁文学 ·

//////////////////////////////////////////

秉承“探索,创新,文明,诗意”

推进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