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大野战军兵力之谜:东野扩军百万,华野却零增长,陈毅也很无奈

 赵金成0 2022-05-12

解放战争四大主力野战军,论兵力之雄,当属东北野战军,1948年入关时竟有百万之众。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军初进东北,只有十万人马,三年多时间变身百万大军,实属惊人。但这并不是普遍现象,日子过得这么富裕的也就东野而已,其他三大野战军各有各的苦。

尤其是华野,作为战斗力不次于东野的强大野战军,战争三年,兵力居然没有增长多少,实为战史中一大谜题。

一、东野:扩军速度吓坏蒋介石

四大野战军之中,论各方面基础,包括最初兵力、根据地建设、军民熟知度,东野是倒数第二。第一是西野。

东野最初部队基本都从山东来,人地两生,而且一来东北就被迫和国军精锐决战,局面极差,谁也没想到短短三年时间竟能扩充成百万人。

秘诀是什么呢?一,军事;二,政治。

军事方面,其实就是一个词:力避决战。

东野初入关时,由于国军尚未开到,101指挥各军打了几场胜仗,大概给中央报告情况时有些夸大,使中央产生误判,认为我军在东北占有很大优势。实际上国军精锐新六军、新一军等主力很快开到,无论兵力数量还是质量都强于我军。

误判的结果是,101被迫打了几场硬仗,典型的就是四平血战。四平之战并没有到战略决战的时刻,但101是以决战的状态打的,主帅亲临战场,所有精锐全部压上。

四平系列战役我方损失很大,中央痛定思痛,修改了尽快决战、尽快占领沈、长、吉、哈、锦等大中城市的意图,同意了黄克诚等人提出的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策略,把当年我党我军赖以起家的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又捡了回来。

101在军事上的嗅觉和敏锐不用说,中央定下大计之后,他在军事上贯彻得很彻底,力避打大仗。大军主力退过松花江占住北满,把长春一线全吐了出来,丢给国军。另有黄克诚在西满、陈云在南满,三个满互相配合,牵制国民党军,使其无法向一个方向坚持进攻。

杜聿明打到长春以后就再也无法前进,一来东北地域太过广大,以几个军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持续进攻;二来101的三满牵制之策确实高明,杜聿明顾头不顾腚,没法打。

1946年到1948年之间,其他几大野战军频频打出精妙绝伦的战役,唯独东野相对寂寞,虽然也有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战四平等战役,但相比莱芜、孟良崮、羊山集等战役,东野还是相对逊色一些的。

力避决战之策,使东野获得喘息之机,避免主力部队持续损失。

另一方面,政治上,罗荣桓做出了令人瞠目的成绩。

罗荣桓在山东时就是爆兵高手,115师入山东扩充成数十万人,罗荣桓居功至伟。进入东北后,面对兵员缺乏的实际,罗荣桓祭出绝招,以极强的定力和极大的耐心做征兵练兵的工作。

所谓绝招,一是土改,二是编练二线兵团,三是剿匪。

概括起来看很简单是不是?真要做起来,其难度不比打仗低。

动员翻身农民参军,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东北解放区过去长年处于伪满洲国和日伪政权统治之下,群众固然期盼翻身过上好日子,甩掉亡国奴的耻辱身份。但毕竟长久没有接触系统的教育引导,群众基础远非山东、河北、陕北等老解放区可比,群众的教育转化需要一个过程。

土改后,日子稍微过得好了一些,农民的本能反应是过好日子,并非所有人马上感恩戴德哭着喊着主动找解放军要求入伍。

地方上的党组织和政府也有类似心态,长期战争使得解放区负担很重,有的地方人民总收获的一半都征作军用,负担十分沉重,想喘口气再征兵。

怎么办?光靠强行发动、行政逼迫没有用,必须一点点搞教育,一点点引导,做好一个县再来一个县。罗荣桓把大批干部从军队中抽调出来到地方做工作,顶着压力要干,哪怕顶着老百姓的牢骚也要干。今天去一个县挨骂了,明天再去,直到说通为止。

罗荣桓虽是一介文弱书生模样,意志却无比坚定。老百姓骂也不怕,早晚有一天他们会知道征兵是为谁好。

兴言至此,我们也看得出,罗荣桓的所谓绝招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明神妙的招法,说白了就是做细致工作,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不屑于做的,从苍蝇腿上割肉,小水洼里舀水,铁杵磨针的活计。

这种事,太聪明的人干不来,就如黄蓉练不成左右互搏,原因在于旁顾兼视而专注力不足;不聪明的人又干不成,就如耶律齐练不成降龙十八掌,原因在于有些事做到至极考验的是悟性和天资。个中奥妙艰辛,只有长年做政治工作的大行家才能把握得住。

其他各大解放区也在搞土改,但土改之后的征兵工作无人能出罗帅之右,事实证明了一切。

在罗荣桓的强力推动与有力组织之下,东野相继组建了几个批次的二线兵团独立团,每团2500人,陆续补入正规部队序列。到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由38万人扩充至70万,加上地方部队30多万人,总兵力达到105万。

东野扩军的同时,东北国军也在扩军。蒋介石派头号心腹陈诚亲赴东北主抓此事,一番强征强拉,拼凑起50多万大军,陈诚本来自鸣得意,得知东野大军几乎是自家两倍,直吓得从涌泉穴倒抽上来一股凉气。

蒋介石闻讯更是大吃一惊,后来萌生弃沈阳长春而守锦州之意,与此有直接关系。

二、中野:本有希望成为兵力之冠

说完东野再来说说中野。

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中野的实力在几大战略区中首屈一指(中原野战军成立于1948年,在此之前称号太多,不一一列举,皆以中野代之)。

当时晋冀鲁豫解放区实力非常雄厚,辖区人口多达2400万,拥有80多个城市,主力军近30万人,民兵40万人。单以主力军而言,已居各大战略区之冠,无人能及。

但是到1949年1月整编成为第二野战军时,主力部队居然仅有28万人,打了三年仗,怎么不增反降呢?

这个数字虽是官方战史记载的,但事实上也没那么夸张,中原野战军在1948年年末时,其实主力军大约有48万人。整编时,分出20万人留给地方军区了。毕竟中原是腹心之地,要留兵防守。

但即使是48万这个数字,和东野、华野比起来也是远为不如。为何当初的一哥,后来变成第三了呢?大概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挺进大别山。这件事世人皆知。但做出决策时,毛泽东、刘伯承、邓小平都很艰难,用全军最强的野战军,豁出去往敌占区拼,消耗自己是肯定的。做出这个决断,是挑战自我。刘邓起初带到大别山的部队12.4万人,后续新成立的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又陆续派去约2万人,挺进大别山总兵力达到14万多人。但仅仅经过半年多的斗争,刘邓大军减员至不足7万人。

减员的主要原因,一是战斗伤亡;二是伤病员被反动民团杀害、掉队;三是逃亡,特别是在晋冀鲁豫新征集的兵员,以及从俘虏中补充的“解放战士”,还没有接受系统的思想教育工作,遇到困难便开小差逃跑。

其二,遇到强劲对手白崇禧。蒋介石派白崇禧坐镇华中对付刘邓大军,白崇禧的军事水平在国军诸大将中坐二望一,笔者以为,白和杜聿明的水平在伯仲之间,代表着国军帅级人物的最高军事水平,只不过两人各有长短。杜之长在于甚有大局观,胜在稳、坚、锐、猛。白之长在于算略精明,胜在精、狡、阴、狠。

白崇禧指挥大军围逼大别山,无视陈粟、陈谢两路大军在河南大打出手,就是不抽兵北上,一直摁着大别山猛揍,刘邓始终无法在大别山扎下根。

其三,还是大别山。大别山区相对贫瘠,无法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刘邓悬军而来,后方医院、兵工厂根本无法建立起来,地方政权也无法稳定地建立起来,很多县刚刚建立,国民党大军一冲就又转入地下,我军赖以生存的兵员、物资供应系统断了线,粮秣弹药全无办法。有段时间困难到无法坚持,还向留在晋冀鲁豫老区部队求援,要他们带粮带弹南下支援。

在这些因素影响之下,中野兵力无法补充,始终低位徘徊,一直到淮海战役时仍然兵力寡弱,重武器缺乏,以至打黄维兵团时,刘伯承自嘲说,中野这是“瘦狗屙硬屎”。

三、西野:唯一借过兵的野战军

再说说西野。

如果说,东野是穷人翻身发大财,中野是曾经阔过后来落魄了,那么西野就是个苦孩子,从苦水汤里泡大的。

为什么这么苦,根源在于中央一开始并没有在西北组建一支方面军的意思。

陕甘宁解放区的兵力一直是够用就行,一来是中央有勇气,只用小部队自卫,最危险的时候有人提议陈赓兵团留下来保卫中央,各大野战军首长也提出分一部分兵力保卫中央,但毛泽东不同意。二来,陕甘宁太穷了,抗战结束时陕甘宁边区只有90万人口。远不像晋冀鲁豫和山东、华中那么富裕,也不像东北有一定工业基础。

真正促使中央组建西野的,是胡宗南突然进攻陕北、进攻延安。

虽说熊向晖提前通报了消息,但延安方面的反应仍然相当仓促,以至于不得不临时把卫戍性质的部队拉出来组建一支野战军。

野战军首长的人选也是逼不得已。当时诸大将都已派到各大解放区担任主官,能够担起西北重任的人选,几乎没有。毛泽东本来打算让贺龙回来指挥西北战局,但当时贺龙在晋绥忙于对付阎锡山,也是忙得满头包。如果把贺龙拉回来,晋绥一带就塌了,不能挖东墙补西墙。

无奈之下,中央只能让已经位居军委中央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彭德怀,出任西野司令员兼政委。对彭总本人来说,相当于降一格使用。当然,这不是中央主动这样安排人事,而是彭总主动提出的。危难关头,大家想的都是如何做好事情,而不是争官位之高低、地位之升降。彭总的伟大品格于此可见一斑。

西野组建之初仅有两万多人,架子是野战军的级别,部队却如此之少,甚至不如东野、华野的一个主力纵队人多。幸亏彭总指挥水平高超,以这点兵力和胡宗南主力打蘑菇战,连连取得胜利。

陕甘宁一带太穷,人口少,部队补充只靠在解放区征兵完全不够,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从俘虏中获取兵员。

因此西野作战时出现一个鲜明特点,喜欢多抓活的,尽量避免打死。抓了俘虏之后一般都不会放回去,原地换帽子补入解放军。

补了有多少?数据很惊人。西野成军之初仅有2.6万人,9个月后部队扩充至7.4万人,加上地方军区部队共有10.8万人。这些多出来的兵九成以上都是“解放战士”。

2.6万人俘虏8万多人,在我方是神话,在敌方则是耻辱。

更神话的是,彭总就敢为人所不能为,把这8万多人打散编到解放军队伍中。个别连队80%都是国军“解放战士”。

一开始尚能做到班长、排长、战斗骨干都是解放军老战士,其他兵员是国军俘虏兵。到后来随着战事愈加激烈,老的战斗骨干和班、排长阵亡太多,只能把“解放战士”提拔上来当骨干、干部。

以至于到后来,基层干部都大面积成了“解放战士”出身的。以少驭多,以寡制众,说不怕那是不可能的。有的新干部带着从国军那里继承过来的老毛病,有的士兵怕死不愿打仗。一开始只是个别现象,后来人多嘴杂,成了倾向性问题。

解放军不怕打仗不怕流血,就怕思想滑坡。彭总因此决定,不惜暂缓攻势,大规模推开新式整军运动,运动内容以诉苦三查为主,本质上是对俘虏兵的再动员再教育。

1949年初全军统一整编,西野改称第一野战军,此时全军共有7个军、2个骑兵师,共15.5万人。

这个时候三野、四野一个兵团的兵力就已经达到12万多人,一野之穷之苦,真是无出其右。但一野能耐苦战也是一等一的。当时胡宗南和西北二马的军阀部队,总数尚有45万人。彭总率一野以一敌三,仍然占尽主动,怎一个勇猛了得。

一野能苦战,却也不能一直这么苦下去。1949年春太原解放、阎锡山势力灰飞烟灭,华北已无大敌,中央遂决定借华北野战部队的主力十八、十九两兵团,进入西北,归一野指挥。

十八、十九两兵团共约23万人左右,比一野总兵力多,装备也好。彭总肚里得食,胆气大增。此后平西安、破兰州、入河西,更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

四、华野:为何三年几乎零增长

华野的兵力变化是最奇怪的,明明占据的是人口稠密、相对富庶的山东、苏北,兵力却无大的变化。

华东野战军由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合编而来,主力纵队约27万多人,军区部队和其他兵力共约30万多人,总计在58万略欠。

总实力看起来是不错的。但令人惊讶的是,到1948年底、1949年初,华野参加淮海战役的总兵力却只有46万人,就算后方留下部分留守兵力,难道会留11万之多?

淮海战役结束后,华野改编为三野,总兵力仍是58万多。

也就是说,自1946年到1949年的三年时间,华野总兵力几乎零增长。

什么原因呢?

其一,血战太多,伤亡较大。自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以来,华东部队就处于无日不战、无战不烈的状态中。七战七捷后,二战涟水、痛失两淮,华中部队被迫撤出江苏。

之后连续爆发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虽说连续歼灭国民党军大量兵力,华东部队自己也受到一定伤亡。华野成军后,接连打了旷世名战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七月分兵后南麻临朐战役遭遇不利,许世友在胶东苦战击退国民党军。再之后,粟裕憋着一口气打了沙土集战役挽回颜面,又在开封、睢杞一带打出扬眉吐气、军事水平最高的豫东战役,华野西兵团还参与了解放洛阳的战役。此后就是济南战役、淮海战役。

和东野对比着看,当东野在三满之地休整补充开足马力扩军之时,华野却一直在疯狂输出,战争胜利不是白白得来,而要靠广大指战员奋不顾身顶着炮火拼杀,兵力能不损失吗?

我们看一组数据:

苏中战役,歼敌5.37万,我伤亡1.6万。

宿北战役,歼敌2.15万,我伤亡8766人。

鲁南战役,歼敌5.35万,我伤亡8058人。

莱芜战役,歼敌5.68万,我伤亡8854人。

孟良崮战役,歼敌3.26万,我伤亡1.2万。

南麻临朐战役,歼敌1.45万,我伤亡2.16万。(此战是华野唯一一次歼敌少于己方伤亡的战役)

豫东战役,歼敌8.57万,我伤亡3.32万。

济南战役,歼敌10.4万,我伤亡2.699万。

淮海战役,歼敌55.5万(含中野消灭的数字),我伤亡10.5万。

……

约略估计,历次大战伤亡人数多达23万人。

只靠俘虏的国民党兵来补充,虽说数量足够,但受限于教育改造需要一定时间,华野的补充并没有那么快。兵力能够保持原数,已经不错了。

其二,根据地建设投入精力相对较少。华东军区的二级军区虽说不少,自南而北分别是苏中、苏北、鲁南、鲁中、胶东、渤海,共6个军区,但苏中、苏北两区只有军队而无根据地,江苏全省基本都被国军控制了。

山东的人口稠密区像鲁西北、鲁西南都在国民党控制之中,鲁中鲁南处于沂蒙山区,都是相对贫瘠之地,无法提供充足的兵员,只有渤海和胶东两区相对较强。

蒋介石派王耀武坐镇山东,此人熟谙山东军政民情,上任后致力于打通胶济线,恢复了济南、淄川、潍县至青岛一线的交通。这条线意味着什么?华东军区在山东的四个二级军区被拦腰一刀切为两片,互不连贯。这个杀伤力相当大,华东各区实际上限入各自为战的困局。

再加上华野主要精力一直在作战上,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进行充分的土改,几有鲁中南山区的各县做得还相对扎实,其他地区都是敌来我往的拉锯区,土改、政府、组织、征兵等工作无法开展。

各种因素综合下来,华野兵力增不上去不足为怪。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深谙此中道理,也表示很无奈。毕竟各大战略区的任务和环境不尽相同,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华野承受着各大区中最大的伤亡。形格势禁,只能如此。

但这样的代价,换来的是其他大战略区的压力相对减轻,值得!

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华野以自身巨大的伤亡,摧毁了国民党军精锐主力中的整编74师、第五军,与中野合力干掉第十八军,五大主力灭其三,一举奠定长江以北的胜局,这更是了不起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