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制内青年的人生B面:做一条有财务自由梦想的“咸鱼”

 福田小院 2022-05-12

​​在刘慈欣《球状闪电》的结尾里,女主送给男主一朵量子态的玫瑰,这朵玫瑰的神奇之处在于,当你观察它的时候,它就会消失:而当没有观察者时,玫瑰又会热情绽放,肆意散发清香。

作为一个科幻迷,他对书中提及的「量子玫瑰」的印象极为深刻。结合自己的投资与生活状态,他将雪球昵称取名为:@量子咸鱼   

在他的AB面人生中,A面的他,在旁人眼中似乎只是一个没什么特别追求的体制内打工人,过着咸鱼般的生活。但在远离他人关注的背后,B面的他,业余时间几乎都在努力学习投资,勇于追求财务自由梦。

再深入点说,他想表达的一种态度是:不管是在投资还是生活中,在人前不要树立过高的人设,这样自己的心理压力就会小很多。但是人后还是要多努力,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投资也是需要本金和知识的积累,靠运气赚的钱迟早也会凭本事亏光。

缘起:一位「不务正业」的专业课老师

我是@量子咸鱼   ,一个在体制内工作却又心怀财务自由梦想的普通打工人。我在投资方面不是科班出身,大学的专业是软件工程。在大学里,我还算是半个程序员,但毕业后的工作和IT行业就没有一点关系了,所以专业背景上我把自己定义成一个「半桶水的程序员」。

不过大学的代码功底还是为我投资上提供了一点帮助,比如我自学python写了一个对指数DIY估值的程序,我把它命名为“咸鱼估值系统”。整个系统都是我一行一行代码独立开发起来的,花费了不少心血。我自己指数部分的仓位就是依据这套系统来做决策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如果大学没接触过代码,自学起来就非常吃力,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学过的东西总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说起我的投资启蒙,也是在大学阶段。当时一位专业课老师“不务正业”地给我们科普各种理财知识,包括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还有当时非常火爆的P2P。听了那位老师的课后,我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沉迷于投资赚钱。

只可惜当时还是一个穷学生,不仅本金太少,投资知识也不足,处于瞎折腾的阶段,基本还是以买买货币基金为主(当年还是余额宝时代,各种“宝宝们”风靡一时)。

工作后有了收入,我才算真正开始投资生涯。还记得那时候,每个月工资一发下来,我只拿一小部分出来满足日常吃喝需求,其他全部用来定投指数基金。

当时对于投资充满了热情,以及对财务自由的无限向往,所以生活上就有动力省钱。尤其是有了时间复利的概念后,我恨不得把每一块钱都省下来做投资。

随着自己对指数基金理解的加深,我也开始接触个股。但那时对个股的理解很浅,没有深研过企业,只是单纯看看行业空间和估值。同时在那个阶段,我阅读了大量投资类的书籍,每天如饥似渴地学习,雪球上很多用户的投资观点也让我受益匪浅。

对我的投资体系形成帮助最大的是雪球人气用户“水晶苍蝇拍”的《股市进阶之道》,这本书系统介绍了关于行业供需格局、企业竞争优势、商业模式优劣和企业定价权等内容。这些都是研究企业最核心的部分,只有搞懂了这些才能建立起对企业的整体分析框架,此时再结合财务数据做分析,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基础上,结合我自己的具体投资实践,反复思考和复盘,慢慢地投资体系也就不断地完善起来了。

得道:「以质为引,重剑无锋」八字哲学

我将自己目前的投资体系归纳为8个字“以质为引,重剑无锋”。“以质为引”的内涵意义指的是投资就是买能力圈内最优质的资产,以标的质地为指引,不为了配置而配置。

“重剑无锋”则取自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句话,说的是堪称神剑的玄铁重剑,在浑厚内力之下,即使无尖无刃,即使再纵然平淡无奇的招式,亦能发挥出一剑斩苍穹的威力。

投资中的“重剑无锋”表明了我对投资中最简明质朴却又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原则的阐述:

1.寻找能力圈内最优质的资产。这个我认为只能自己慢慢搭建投资体系,然后通过实战去总结摸索。

2.在估值合理甚至低估的时候买入并持有,高估离谱的时候卖出。对我来说,再好的资产也要有一个好的价格。

3.面对市场波动需要保持一个好心态。一方面是要对自己持有的资产足够了解,如此,当市场大跌的时候才不会慌,甚至有勇气加仓;另一方面则是对投资心态的磨练。

这三条基本原则的设定就像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一样牢固不破,每一条都极其简单明了却又深刻(“重剑”往往非常笨重和质朴),如果能真正领悟并践行在自己的投资实战中,那么即使没有非常高深的数学理论或者财务知识(重剑往往没有“锋芒”),也能在投资道路上走得很远。

投资就是买能力圈内最优质的资产,早年的时候我不明白这个道理,亏了不少钱。还记得前几年我在新华医疗上的投资,那时自己对企业研究还不足,只是简单地认为新华医疗处于医疗器械这个优质赛道,并且当时新华医疗的估值非常便宜,营收规模很大,处于龙头地位。凭借这些条件,我便草率地买入了。

现在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笔投资,会发现存在非常大的问题。一方面,新华医疗当时营收规模的快速增长是建立在大量并购上的。另一方面,新华医疗的盈利能力很差,利润含金量也不高,虽然估值非常便宜,但是市场对其盈利没有信心,后来在估值修复一些后,我就换仓了其他标的。

这笔失败的投资带给我的教训是要投资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企业,对企业基本面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下,不能盲目因为估值低而买入,这样往往很容易陷入价值陷阱,比如企业增长动力后继不足,盈利能力差等因素。这也从侧面说明,相比于买基金来说,买个股对投资者的企业研究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都更高。

当然,我也有过不少赚钱的案例,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对消费红利的两次买入经历:第一次盈利50%+后清仓,第二次盈利22%+后清仓。消费红利挑选了大消费赛道中的必需消费细分赛道,同时应用有效性比较强的红利因子来获取超额收益,我个人是比较看好的。

这两次交易我都是在指数PE估值处于30%分位点左右开始买入,并且越跌越买。后来消费红利涨起来了,在PE分位点处于90%以上时,再进行高估状态下的清仓。

我自己对这两笔交易还是比较满意的,从中得到经验是好指数也要有好价格。在指数质地优秀的情况下,价格合适就可以开始逐步建仓,耐心持有;当指数估值处于高位的时候,逐步分批止盈获利。

目前,我的投资策略是主要仓位配置优质成长股,辅助配置“优质行业指数+优质SmartBeta指数+优质主动基金”,叠加打新、套利、估值切换来增厚收益。

选股方面,我主要看重行业的需求空间要足够大。所谓水大鱼大,只有行业空间足够大,才能诞生出大市值的企业,吃到企业跟随行业增长的红利。另一方面,行业竞争格局也要尽量好一些。大部分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往往护城河不是那么宽阔,此时如果竞争太过激烈,那么无疑对投资者是不利的。最后,企业要有明显的业绩驱动因素,如果买的是基本面没有亮点的企业,那么业绩增长的可持续性往往不好。

以我重仓持有的腾讯举例,目前腾讯因为各种利空因素叠加,股价萎靡,但是腾讯的业绩驱动因素仍在,短视频业务增长空间仍较大,视频号发展状况良好,未来有望贡献新的流量增长点。云服务业务目前还处于蓝海,腾讯云服务发展良好,未来降低硬件转售业务占比,注重发展质量改善利润率,有望贡献利润增速。腾讯的海外游戏发展良好,市场空间广阔,国内游戏在版号恢复后有望重拾增长。腾讯所处的行业竞争格局也很好,社交上靠微信垄断,游戏业务已经是头把交椅,云服务和短视频也做到第二,目前的投资性价比较高。

选基方面,指数层面主要以指数化投资者的“五大超额收益来源”作为主要原则来获取超额收益,包括SmartBeta策略(尤其是多因子复合策略)、优秀行业策略、主动增强策略、打新策略和低费率策略。主动基金方面倾向于分散买入多只优秀主动型王牌基,从而构成一个“优质主动基武器包”。

以我今年持有的“创业板双雄”(创业蓝筹创成长)为例,创业蓝筹是一个复合策略加权型指数,其策略为:市值因子+质量(基本面)因子+低波因子。创成长策略为:市值因子+成长因子+动量因子。我自己是价值投资为主的,创成长的指数级分散做“成长股趋势投资吃中段利润”的方法,可以成为我投资体系的有益补充。创业蓝筹和创成长上应用多因子复合策略后相对于创业板基础指数(创业板指创业板50)具有超额收益,是配置创业板的不错标的,目前估值方面也不贵,持有性价比较高。

普通上班族,买基金还是买股票?

我个人觉得,对于普通上班族来说,如果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低,对投资收益率预期也不高,平时也不愿花费过多的精力在投资上,不妨用每月结余的钱简单定投沪深300指数增强基金,或者分散定投几只优秀的主动基金,然后该上班就上班去,长期持有,市场整体高估时再卖出。

如果觉得自己风险承受能力还行,收益率上想要得到一些超额收益,同时也愿意花费一定精力在投资研究上。不妨在持仓上再加入一些优秀的行业指数或者策略指数,主动基金里面也可以再细化一下,买卖基金在估值上也可以再精细一些。

如果觉得自己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愿意把投资当做一项事业来做,那么不妨在持仓中加入一些具体企业持续跟踪研究。当然盈亏同源,买个股的潜在风险与潜在收益都更大。

初心:看淡波动,投资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从我正式开始投资生涯到现在已经有6年多了。早些年投资的时候,面对市场大涨,我也会为自己资产的增值感到开心;市场大跌的时候,也会感叹自己为啥买早了,为啥不等市场跌到位了再买。平时没事的时候也会经常打开行情软件看股价波动。

但是,随着投资体系的进化与投资经验的积累,慢慢地,我对市场波动就看淡了。我觉得用遛狗理论来形容市场非常地形象,企业的内在价值就是“遛狗人”,市场就是那只活蹦乱跳的“小狗”,有时候“小狗”跑到“遛狗人”(企业的内在价值)的前面,有时候又落在了“遛狗人”的后面,但是只要“遛狗人”是不断向前走的(企业内在价值的增长),那么长期持有优质资产就能赚到钱。

前面也提到,我认为投资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面对市场波动需要保持一个好心态。一方面是要对自己持有的资产足够了解,市场下跌便不会影响你的情绪,更是提供了一个好的买点;另一方面则是对投资心态的磨练市场波动的时候不妨刻意练习“转移注意力”大法,该上班上班,该带娃带娃,该看剧看剧,我自己就是通过做基本面研究或者学习具体投资知识来转移注意力,时间久了,这种“转移注意力”的刻意练习就能磨练你的投资心态。

在投资与生活的平衡上,一方面我觉得千万不要因为投资影响了生活方面的现金流,不要加杠杆并且留有一定生活备用金,加了杠杆市场大跌时肯定会影响生活。

另一方面还是尽量得到家人的支持(至少不反对)。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前面所说的“面对市场波动保持一个好心态”的重要精神支柱。试想一下,一个投资者如果每天盯盘追涨杀跌,工作一团糟,把家庭生活费都拿来加仓了,甚至大量借钱投资。每天精神恍惚,与家里人没有任何交流,那么家里人怎么可能不担心?这种状态下投资也很难做好。

对于我的父母辈而言,他们实在是无法理解股市是啥,我干脆不怎么和他们提起投资。因为我自己并没有全职投资,像一个普通上班族一样勤勤恳恳地上班,并没有因为投资影响到生活,所以父母辈方面没有啥压力。

而我的妻子是非常支持我投资的,因为我平时经常和她阐述自己的投资理念,也会介绍一些基础的投资知识。平时空余时间我基本都做投资研究,妻子都看在眼里。所以在她心里,我是一个在投资上“靠谱”的人,即使这两年市场大幅回调,家庭方面也没有给我投资上带来什么压力。

最后,我相信每位投资者来到这个市场的初衷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市场波动在所难免,惟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走得更远、看得更透。



作者:雪球达人秀
链接:https://xueqiu.com/1876906471/219595491
来源:雪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