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源自基督教的“人人生而平等”

 清茶999 2022-05-12

(格里高利一世)

“人人生而平等”,由于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而广为传播。这句话应当是近现代史上最有持久影响力的一句话。1776年6月10日,美国结束南北战争时,所起草的《独立宣言》中直白地写入了“人人生而平等”。考察《独立宣言》的形成过程,不难发现,美国的开国先贤们的政治信念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内在联系。

纵观人类文化史,各个文明形态或多或少都表达过平等的愿望。但只有基督教真正提出了所有人一律平等的观念。《圣经》所说“人都为神所造”和“上帝不偏待人”,为基督教的平等观提供了神判的基础。而基督教原罪观,则是对等级社会的一种否定。

《独立宣言》所倡导的平等观是“神本主义”的平等观,每个人受造于上帝,人唯有在神面前平等,才能实现在人面前平等;在神的俯瞰下,无论贵富还是贫贱、无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无论国王还是草民甚至奴隶,都不可轻慢和忽视,都有权进入天国。《独立宣言》所言的平等,是基于自由的平等,而非那种平均主义式的平等。是“基于自由的、有差异的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作为一个格言短句,是《独立宣言》的首创吗?翻阅《圣经》,并没有“人人生而平等”的句子。那么到底谁完成了宗教信仰与政治信念之间转换呢?这就需要提到一位对基督教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教皇格里高利一世。

格里高利一世(约540~604),第64任罗马天主教教皇(590-604在位),曾当过隐修士,590年被选为教皇,595年兼任罗马行政长官。格里高利一世还是一位神学理论家,他撰写了许多宗教著作,其中,在他的《伯约记解说》著作里,格里高利一世对《圣经·旧约》中的《约伯记》进行了详尽的评述。

《约伯记》第31章:“造我在腹中的,不也是造他吗?将他与我抟在腹中的,岂不是一位吗?”当注释到这一段时,格里高利一世写道:“唯有造物主超越一切,当上帝审判,该如何作答?人人生而平等”。是格里高利一世第一次将基督教平等观从含糊的诉求提炼为明确的文字。

格里高利一世当然看不到他身后的历史,他只是一位品德高洁、无上尊崇的神职人员。而当“人人生而平等”作为一颗希望的种子被播入《独立宣言》,已是1200年后。

《圣经》是神所默示的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旧约》即犹太教的《圣经》,是从犹太教传承下来的,共39卷。《新约》是基督教的经典,共27卷。《圣经》有古老的作品,也有较近代的作品,内容包括历史、诗歌、哲学,甚至私人信件和讲章等。

(谨以此文恭祝大家圣诞快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