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可夫去世后留下3个女儿,苏联却下达一道命令,由克格勃执行

 gzzxy 2022-05-12
1974年,二战英雄朱可夫元帅在苏联去世,一个英雄离开了,本该享受人们的祭奠。可是朱可夫死后,苏联的反应却令人心寒,没有人去祭奠他,反而有人忙着要扫清人们对朱可夫的最后一点敬意。
英雄早已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在无限的猜忌中成为了所谓的“叛徒”,在朱可夫死后,苏联很快下达了一道命令,要求克格勃特工24小时监视朱可夫留下的三个女儿。
图片
童年阴影
朱可夫有三个女儿,前两个女儿是和第一任妻子生的,小女儿是和第二任妻子生下的,当时朱可夫的三个女儿都还是花季年龄,小女儿不过17岁,失去父亲本来已经让三个女孩备受打击,可是在她们无依无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国家却是这样对待她们的。
全天候24小时的监视,从睁眼醒来到进入梦乡,特工就在距离她们不到10米远的地方始终徘徊着,三个女孩为此遭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她们不明白,这样的待遇如同犯人一样,即便是二战之中的德国纳粹也未必得到如此的对待,可现在她们凭什么被这样监管,她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苏联做这一切的理由是什么呢?
图片
这一切听起来真是十分的荒谬,可是种种迹象表明,原因的确只有一个,因为她们是朱可夫的女儿,是值得被怀疑的对象。
两个姐姐为愤愤不平,而最小的女儿玛莎反而最早适应了这种生活,因为从她出生以来,这种监视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
玛莎出生在朱可夫60岁那年,那个时候早就没有人记得什么二战英雄,什么苏联元帅,玛莎在小的时候甚至以为自己的父亲是个无业游民,不然他为什么不出去工作?为什么整天在家中意志消沉,沉默寡言?
但是母亲却常常告诉玛莎说,父亲是一个英雄,但玛莎却想不通,如果父亲真是英雄,为什么国家会这样对待他?为什么人民会不记得他呢?
图片
后来玛莎还曾经怀疑自己父亲是否是一个犯人,因为每次他们一家人出去的时候,哪怕只是普通地走在街上,也会有几个面色阴沉的人死死盯着他们。
玛莎记得,有一次自己和父亲单独出门,两个人不过是讲了几句话,忽然就有人冲过来一把将自己推开,严禁自己和父亲朱可夫说话,直到朱可夫拼命解释玛莎不是别人,是自己的女儿,对方才放过了他们。
这些事情给玛莎心中留下了严重的阴影。哪怕后来长大成人,玛莎也始终不敢轻易地和别人交谈,更不敢邀请同学来自己家里玩,她知道自己好像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可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造成的呢?
直到父亲死去,玛莎都没有想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她没有经历过父亲最辉煌的时候,所以也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会这样误解父亲。
图片
无端之罪
1969年的时候,出版社给玛莎家中寄来了一本叫做《卫国战争》的小说,可是朱可夫读了这本书之后却非常生气,玛莎头一次看到沉默的父亲发这么大的火。
她清楚地记得,当时朱可夫把这本书摔在地上质问道:“难道他们找不到一份前线的记录吗?他们为什么说我什么也没做?”
再后来玛莎渐渐长大,听说了更多关于父亲的故事,她的父亲在人们的谈话中是一个很可怕的人,人们说朱可夫是屠夫,是战争贩子,是苏联的罪人,甚至有人说朱可夫曾经在打仗的时候让士兵在前面开路,为坦克趟地雷。
图片
为了这些传言,玛莎曾经满怀好奇地去询问过父亲,这也成了她一生都感到后悔的事情,她记得年幼无知的自己去问父亲这些问题的时候,朱可夫的表情变得非常难过。
朱可夫很认真地跟她解释:“人体重量怎么可能触发反坦克地雷?玛莎,我不是屠夫。”
可是除了女儿还愿意听他解释两句之外,别的人都不愿意再听他讲话,一个偶然的机会,玛莎曾经遇见一个年轻人,那个人难得对朱可夫十分崇拜,并表示真想见见朱可夫元帅。
可玛莎却没敢告诉他,他口中那个独一无二的英雄就是自己的父亲,因为对当时的玛莎而言,父亲的名字只能带来麻烦,在外面,玛莎不敢对任何人讲起自己的身世。
图片
伤痕难愈
在朱可夫死后,一切糟糕的待遇并没有改变,甚至特工对她们的监管更加严格了,三姐妹就连开门开窗都得小心翼翼,免得自己办错了什么事情被送进监狱,她们知道,特工想要把她们杀死,实在太容易不过了。
在那些年,她们曾经动过结婚的念头,认为如果找一个男人结婚的话,苏联会对自己稍微放心一些,取消这样没有意义的监视。
但很快就有人提醒她们,哪怕有男青年有胆量娶她们,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政府会给她们办结婚手续,她们可是“国家公敌”。
图片
这样的现实让三姐妹彻底陷入了绝望,她们只能忍受着这日复一日的折磨,忍受着和这些特工和平共处,那些特工手里都端着枪,或许是准备着只要她们三个有任何越轨的行为,就立刻将她们杀死。
玛莎无数次的担忧,会不会某一天自己就会无声无息地消失,然后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人再记得自己了。
17岁对一个女孩来说,本该是十分美好的年纪,该去享受一些美好的事物,可对于玛莎来说,她的17岁是在无尽的悲伤和恐惧之中度过的。
图片
直到1991年,这道监视她们的禁令终于被解除了,而随着这道禁令消失的还有苏联这个曾经的大国。
玛莎和她的两个姐姐恢复了自由,可她并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该为眼前的苏联感到悲哀?她清楚,无论发生了什么,自己的父亲都始终深爱着这个叫做苏联的国家,只是从今以后,关于这个国家的故事都成为了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