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鹿耳门圣母庙」 位在台南市安南区,不但是当地居民的文化信仰中心也是全台声名远播的大型庙宇。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妈祖的奉祀起于北宋。 北宋宣和五年 (1123年),赐庙额曰顺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封灵惠夫人。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再进爵为天妃。明清时期又多次加封共达三十六次,封号累叠竟达六十四字之多。 ![]() 占地15公顷的「正统鹿耳门圣母庙」包含数栋大型建筑物,以仿似"北京紫禁城"的城区去设计规划,每一栋大楼都雕琢细緻,十分具有其建筑特色。 ![]() 「正统鹿耳门圣母庙 」的主殿为圣母殿,整体格局非常宏伟壮观。 上层中央神龛 主祀鹿耳门镇殿大妈、镇殿二妈和出巡大妈; ![]() 镇殿大妈祖 ![]() 镇殿二妈祖 ![]() 出巡妈祖 左厢神龛 奉祀文馆三妈(安座);右厢神龛 奉祀武馆三妈(安座); ![]() 文馆三妈祖(铜座三妈) ![]() 安座文馆妈祖 ![]() 武馆三妈祖(老柴座三妈) ![]() 安座武馆妈祖 下层中央神龛 奉祀镇座天上圣母和全球首座盐雕妈祖,还有湄洲大妈。 ![]() ![]() ![]() 安座妈祖 盐雕妈祖 湄洲大妈祖 「正统鹿耳门圣母庙」最早约三百六十年前,明末栖居于鹿耳门的渔民筑"草庙"奉祀开始,后来郑成功顺利登陆击溃荷兰军,因感念妈祖神恩重建圣母庙, 并且添建文馆与武馆供奉随军的三尊妈祖神像:文馆三妈、武馆三妈和开基妈。也是台湾官方建筑的第一座庙宇。 ![]() 开基妈祖 在清道光与同治年间,皆遭遇洪患庙宇因此而冲毁,目前的圣母庙是民国七十年落成安座的,并且正名为「正统鹿耳门圣母庙」,庙殿建坪二万馀坪,外观相当壮丽雄伟。 ![]() 下回来到台南,千万不要错过台南土城的正统鹿耳门圣母庙哦,这裡的妈祖娘娘非常灵验。 *随文附上妈祖历代封号资料: [宋代] 绍兴二十六年封灵惠夫人 绍兴三十年加封为灵惠、昭应夫人 乾道三年加封为灵惠、昭应、崇福夫人 淳熙十一年加封为灵惠、昭应、崇福、善利夫人 绍熙元年晋封为灵惠妃 庆元四年加封为灵惠、助顺妃 嘉定元年加封为灵惠、助顺、显卫妃 嘉定十年加封为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 嘉熙三年加封为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 宝右二年加封为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 宝右三年加封为灵惠、助顺、嘉应、慈济妃 宝右四年加封为灵惠、嘉应、协正、善庆妃 景定三年加封为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 [元代] 至元十八年进封为护国明著天妃 大德三年加封为护国、庇民明著天妃 延右元年加封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天历二年加封为护国、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至正十四年加封为护国、辅圣、庇民、广济、福惠明著天妃 [明代] 洪武五年敕封为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永乐七年敕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崇祯十七年加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安定慈惠天妃 [清代] 康熙十九年重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康熙二十三年晋封为天后 乾隆二年加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加“诚感咸孚”四字 乾隆五十三年加“显神赞顺”四字 嘉庆五年加“垂慈笃祜”四字 道光六年加“安澜利运”四字 道光十九年加“泽覃海宇”四字 道光二十八年加“恬波宣惠”四字 咸丰二年加“导流衍庆”四字 咸丰三年加“靖洋锡祉”四字 咸丰五年八月加“恩周德溥”四字 咸丰五年十二月加“卫漕保泰”四字 咸丰七年加“振武绥疆”四字 同治十一年加“嘉右”二字 附注 :清代封号加至同治十一年达六十二字,诏不再加,但光绪元年,诏以“敷仁”二字封台湾苏澳、安平海神,后人遂将之合成为“嘉右敷仁”四字。因此,今人所书之妈祖封诰全称有六十四字,即: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嘉右敷仁天后之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