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姿•吃相

 若悟369 2022-05-12

在十多年前,我和妻子从银川坐火车返回兰州。那是夏天的一个晚上,隔着走道,那边的座位上,有一个女人为了自己坐得舒服一些,她将一双脚搁放在对面的空座位上,其实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座位,因为对面的女人几乎占了一个半位子。这边脚刚刚放上去,那边的女人立马不舒服起来,屁股上像扎了刺一般,她频频转动着身体,挪动着屁股,非常厌恶地瞪着对方的脚板,她们俩终于忍不住吵嚷起来,噼里啪啦,乒乒乓乓,什么恶言丑语都出来了……放脚丫的女人渐渐占了上风,她的那双脚继续放在了对方的腿边,对方则拧转过身子,两人都是一副气急败坏公鸡掐架般的架势。很长时间中,她们俩喘着粗气,互相怒视着对方,那气氛也令同围的人不舒服,但她们对大家的好言相劝置之不理……最后还是乘务员闻声赶过来,劝说那个强势女人将脚放了下来,塞进了自己的鞋子里。

我真没有想到,以前见亲眼见到的霸座放脚事件,在去年的春天,我在兰州西客站的火车上,也“有幸”遇到了。那会儿,网络上常常爆出来一些“霸座男”或“霸座女”的事件,看得人心潮澎湃,深恶痛绝……但是自己能够面对面遇到,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也特别生气。那人看着长得光眉花眼人模狗样的,是个中年男人。他走到我的对面座位上,将茶杯放到小桌上,马上就褪掉了鞋子,把两只光脚板从小桌下,长长的伸到我旁边的空座位上,一股浓烈的脚汗臭味儿,马上在我们周围弥漫开来。他一边用一只脚板揉搓着另一只脚丫子,一边手里捧着手机在忙活……我嘴唇嗫嚅了半天,终没有说出制止的话,因为吵架骂仗本来就不是我的强项。

我抬头四望,人还没有上来完,车上空座位不少,可是只有我们中间的这两排座位是面对面而设,中间有一张小桌子。我拿出手机来,先给他“拍照”,然后想着换一个座位,可搬到哪儿去呢?这座位可是我合法的呀!幸运的是过了一会儿,列车员走过来喊着不准抽烟,要戴好口罩之类的话,那人把脚悄悄放下来塞进了鞋子里。车开动了,他趿拉着鞋子,端着茶杯手机走到后面去了。

坐姿不雅让人嫌弃,令人难受,而有些人的吃相不美,同样让人笑话。多年前,我们在闲聊时,曾经听到有些同事说到另一个老同事吃饭非常恶脸(吃相不斯文),说那是因为这位同事家生活比较困难,平时饭里没有多少油水,吃肉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吃宴席或者同事们打平伙时,一见到美食,尤其是肉类,他就两眼放绿光,手拿筷子搛得又快又准,嘴巴吧唧吧唧得非常响,吃得连话都不愿意说……那些说者的优越感非常明显,自豪鄙夷之意溢于言表。

我非常钦佩有些人的味觉异常“发达”,他们在一起吃饭时,对食物的说道非常多,对每一道菜都带着不屑,带着不甚满意的表情,似乎他们个个都是美食家在世。他们有心吃没心吃的样儿,衬托得别人似乎没见过世面,也没吃过美食似的。他们从食材说到做法,从做法说到各种各样的调料,讲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似乎他们家里每天的早中晚三顿饭,不是满汉全席,也至少是水陆八珍一应俱全,可是看他们的家境,似乎并没有达到那样的地步,不可能顿顿都是美食呀!那解释只有一个,是他们的虚荣心理在作祟。

我从网络上看到有这样一个故事,文章讲到她的一个男同事,业务水平不怎么样,家庭情况一般,是一个不怎么合群的人。他不管什么时候,都想着要占别人的便宜,占不到私人的,就占公家的,当然主要还是表现在吃上面……前些年中,同事们有时候AA制聚餐,或者因为什么缘由一起吃饭,他就像八辈子没见过肉似的,一边吃一边哼哼着,而且吃的频率特别快,别人一块他三块。很多的东西,比如凤爪排骨之类的,他就像研究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搛起一块掂量一下,临了又不吃,再搛起一块刚要吃,不知心里想到了什么,还是嫌弃了哪一点,又重新放回碟子里……一来二去,这一碟菜算是没人再愿意动筷子了。临末,当然浪费掉不好,有人一提议让他打包,他马上心花怒放,赶紧找塑料袋子打包拿回家里。

后来,很多人都知道了他的这个毛病,很少在AA制聚餐时喊他了,即便是偶尔相遇到非去不可的某宴席上,也没有人愿意和他坐一桌,一来看着他的吃相,听着他吃饭的吧唧声有点恶心。二来怕聊天聊忘了,将他“舔”过的骨头或肉片搛过来吃上。他呢!倒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很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要我肚儿圆”的男子汉气势。据文友说,很多人背后不叫他名字,而称呼为半脑壳……

我在七十年代那会儿,确确实实饿过肚子,尽管那些挨饿上不了什么档次,最起码家里还有洋芋白菜填饱肚子,可也对食物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不像有些个别的同龄人那样爱忘本,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好像自己从来没有经历过挨饿受冻的生活,一直是吃着香米白面长大的……那嘴脸令人作呕,更令人鄙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