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尺幅万里兴味长——读王之涣《登鹳雀楼》

 三驾马车1966 2022-05-12

尺幅万里兴味长

——读王之涣登鹳雀楼

刘向军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是黄河岸边一种水鸟的名字。王之涣当年的诗题是登楼二字,宋人给他的诗题加上了鹳雀成今天的四字诗题

王之涣生于古晋阳,今山西太原后来迁于古绛州,今山西运城新绛县后葬于唐时的东都今洛阳。

当年,王之涣登上这所建于北周原名云栖楼的时候,这座楼已经历了百年沧桑。才华横溢豪气冲天的王之涣登上河东大地黄河岸边这座高楼上自然感慨万千但是他只用了20个字最短篇幅就写出了最多的内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10个字是一幅意象简洁而又丰富,动态十足而又雄浑高远的山水画。

一个字用精准而别致。王焕在这里没有用日,也没有用日,而用的是日。这似乎与我们一般的感觉不同,我们习惯于说落日红霞一轮红日。但是仔细观察夕阳西下,尤其是在太阳落山的时候以铁青色的山为衬托,在山头漫天的红霞中太阳并非红色的,而是在红色中呈现介于黄白之间的色彩。用一个字并没有消减落日的万道霞光,而又传达出明亮苍朴的味道。

一个字可以看得出那一轮白日擦着山峦一点一点坠落下去的景象,那是一个清晰逼真而又引人凝视、引人遐思的瞬间,那是一轮白日经过一天漫长的运行之后即将消失辉煌。我们可以看得到诗人站在鹳雀楼上久久凝视着太阳——他看着太阳偏西,他看着太阳挨着山峦,他看着太阳落下山去他看着西天的一片晚霞一片苍茫。

此处的,特指鹳雀楼旁边的中条山,当然它可以泛指黄河流域所有的山。

回过头来,诗人看着眼前的黄河,遥想着最终汇入东海。这是怎样的一条黄河?诗人没有明说他没有给黄河再加上更多的修饰语眼前的黄河怎样汇入东海诗人也没有明说,他没有描摹黄河东流奔腾的模样。他把没有说出来的话都留给了读者,由读者各自想象补充。

在这里,作者说出来的话很少,只有10个字,作者没有说出来的话无限多。不同阅历不同心境的人,都可以读出自己的感受。由眼前日的运行山的耸立河的奔流或者读出了自然的壮丽,或者读出了天地之高远宇宙之无穷,或者读出了白驹过隙逝者如斯的生命感慨或者像诗人王之涣一样读出了人行天地间、攀登无已时的振作。

于是王之涣拾级而上,更进层楼。他眼前的壮景抒发自己的豪情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看得更远就要上得更高,道理就这么简单道理又这么深刻。

唐代的鹳雀楼虽然也巍峨高大,但只有三层楼一定没有今天这么高。今天的鹳雀楼虽然有73米之高,内部是6层,每一层的层高10米以上但外观也只三层。但是我们读王之涣的诗,分明感到他所攀登的是一座通天高楼是一座需要人用一生的时间去不断攀登的高楼是一座只有更高没有最高的高楼,而无限浩渺壮阔的风景,都在下一次的攀登中。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在这里用短短的10个字道出了积极昂扬的入世真谛。不断攀登进取超越是人活在世上的终极使命。这对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也是如此。这正是这首诗永恒的魅力所在。

言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极质朴而又极绚烂,极浅近而又极深刻,极从容而又动人,如同那亘古东升西落的太阳,如同那恒定静默耸立的高山,如同那千秋万代无语东流的大河。一日山水,万世精神。王之涣以他的登鹳雀楼成为黄河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代言人。

2022.5.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