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亮14岁儿子疑似早恋被骂上热搜,女方被羞辱:孩子早恋,真的是罪大恶极吗?

 阿呆爸育儿 2022-05-12

这是阿呆爸第546篇原创

阿呆爸育儿特约作者:小贝&恋小暖

01.

大家好,这里是阿呆爸育儿。

最近,张亮的儿子天天又火上了热搜,原因居然是“疑似早恋”。

在被曝光的几张图片中,网友们可以看到一个女孩偎依在天天身上,两人举止亲密,甚至还有疑似牵手、拥抱、亲吻等照片。

在名人效应的催化下,此事迅速发酵,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有人担心天天早恋耽误学业,有人担心这时他学怀的前奏。

也有人将苗头对准了照片中的女孩,称女孩化着浓妆,穿着打扮过于成熟,所以就将该女孩定“坏女孩”。

也有人对女孩的长相评论头足,还讨论起女生的胸部,对天天的眼光表示怀疑。

当然,更有甚者将苗头对准了张亮,抨击他家教无方,以至于让孩子和“不三不四”的女生走在了一起。

总之,很多人带着龌龊的想法和不干净的嘴巴,去看待和议论天天疑似早恋这件事。

但事情并未水落石出,任何评论都是站不住脚的,所有的一切也都是网友的揣测而已。

被曝出儿子恋爱前,张亮的IP显示是在日本,被曝后IP显示是在北京,可以推测,张亮在得知儿子的事情后,应该是马不停蹄地赶回到儿子身边。

同时,张亮也呼吁网友们停止对两个未成年孩子进行网暴,希望大家不要过度关注孩子们的生活。

02.

其实,在我看来,如果天天真的早恋了,也并没有那么不可怕,可怕的是网友们的语言暴力,还有就是家长有没有正确去引导。

在孩子少年时期,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两性观。

心理学家霍林沃斯认为,青春期正是孩子的断乳期,不管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他们更是懵懵懂懂

天天已经14岁了,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对异性产生爱慕之心,这是非常正常的情感反应。

正如歌德在《少年维特的烦恼》中所说的那样:“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持什么样的态度。

在热播剧《小欢喜》中,英子因为联想到父母离婚,悲从中来。

同学方一凡在理讲座上学到,可以通过给别人一个拥抱,达到疗愈的效果,于是他主动拥抱了英子。

不曾想,这一幕被路过的双方母亲刚好看到了,双方母亲误会两人早恋了。

两方父母顿时如临大敌,生怕早恋影响学习,于是大动干戈,不断对孩子进行责骂。

任凭孩子怎么解释,他们都听不进去。

正是父母的强力干涉,导致两个孩子出现了逆反心理,当着家长们的面,他们又是牵手又是拥抱。

父母控制得越厉害,孩子们越会想方设法进行反击。

无独有偶,在电视剧《少年派》中,当钱三一的妈妈发现自己的学霸儿子房间里有女孩的发夹和画像时,立马紧张地联系了女孩林妙妙的家长。

整个过程她非常紧张和慌张,甚至指责女孩勾引自家儿子,结果事情越闹越大。

心理学上有一种效应,叫做罗密欧效应,它是指如果一段感情出现外在干扰因素时,这段感情反而会越来越深。

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真的出现早恋问题,父母太过紧张,用粗暴的方法强加干涉,那么反而会给孩子的“早恋”添加上了助燃剂。

03.

那么,面对孩子早恋时,父母该怎么做?

  • 提前预防,普及性教育知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穷养富养都不如用爱养,当孩子感受到的爱是充盈的,就不会轻易因为别人的好而彻底沦陷。

如果孩子出现了早恋问题,家长也不必大惊小怪,而应该及时普及性教育知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两性观念。

黄磊也曾吐槽“早恋”这个词语非常混蛋。

他觉得如果是自己的女儿多多15岁谈恋爱,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孩子有自己的人生,父母不要能过度干预,但可以做健康的引导。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当方家父母意识到,越控制孩子越叛逆后,选择了坐下来好好跟方一凡普及性教育知识。

当得知方一凡已经在学校学到了“孩子是如何来到这世界”等性教育知识后,方家父母并没有停止家庭教育。

虽然话题尴尬,但方父还是耐心地教育孩子。

一是:在做任何亲密举动时,都要尊重女孩子的意愿。

二是:要控制自己的欲望,男女之事不能像打喷嚏那样随便,一切都要以不能伤害女孩为前提。

在性教育问题上,父母是孩子的性启蒙老师,父母可以结合电视或者报刊上的事件,比如不小心怀孕,过早性行为等问题和孩子进行讨论,聆听孩子的看法并适当进行引导。

  • 对于早恋,不必视之如洪水猛兽

很多父母在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时,都会着急上火焦虑不已,以至于不知道该怎么正确处理这件事儿。

越是焦虑,越是出错,越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有的家长会责骂孩子,开始监控孩子的一言一行,不允许孩子在自己面前有隐私,动不动就翻看孩子的手机日记本,甚至还会跟踪孩子。

这些行为不但不会帮助到孩子,还会将孩子推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逆反。

在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意思是当一段所谓的感情中出现干扰恋爱双方关系的外在力量时,不但不会破坏恋爱双方的感情,反而会使之关系更加牢固。

向孩子施压,逼迫和干预孩子的行为,都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让孩子有种“破罐子破摔”的冲动,让早恋发展成真正的“爱恋”。

所以千万不要谈“早恋”而色变,不要将之视为洪水猛兽,采取不当的行为进行阻拦。

  • 尊重孩子,口下留情

有的家长,乍一听说孩子早恋了,又急又恼,恨不得马上把孩子暴打一顿。

孩子早恋事件让家长感到大难临头,甚至不听孩子的解释和心里话,急急忙忙地兴师问罪,逼迫孩子承认自己的“罪行”。

口下不留情,对孩子大肆辱骂,可能会让一个优秀的、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父母充满爱意的孩子,变得叛逆和自暴自弃。

这种粗暴的、不计后果的行为,往往会让孩子心理埋下一颗失望的种子,以至于发生悲剧。

要知道,有“早恋苗头”的孩子一般都已经有自己的思想,身体发育也趋于成熟。他们在心理上已经趋近于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断。

这时候需要你把他当成大人,给予足够的尊重,用友好的态度和他谈一谈。这样孩子才能敞开心扉。

要知道,他们并非家长所想象的那么幼稚。

曾经火遍全网的初中学生作文《原来我们不懂爱》中写道:“爱是责任,是长久,是忠诚。”

这篇被全网大量转发的作文出自一个14岁女孩之手,她笔下的爷爷奶奶的爱情,温暖又感人。

其实孩子已经对爱情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不会让“早恋”成为害人的猛虎。

  • 教会孩子正确识人

美国电影《怦然心动》中,描写的是关于孩子早恋的问题,13岁的女孩朱莉喜欢上班级里的男生布莱斯。

因为家长开明,所以朱莉敢于和爸爸谈论自己喜欢的男孩,表示自己被男孩的双眼和迷人的微笑所吸引。

而爱画画的爸爸告诉她:一幅画不能由简单拼凑而成,同样,看一个人也不能简单地只看表面。

在爸爸的引导下,朱莉发现了男孩不仅懦弱,而且有一点自私,当她决定不再喜欢男孩时,却发现男孩在外公的引导下,渐渐变成一个善良、内心有爱的人。

她看到了男孩优秀的内在,并和男孩一起守护种下的无花果树,在这个过程中,朱莉也成熟了起来,学会了辨己识人。

孩子早恋时,家长可以教会孩子明辨是非,提高辨别能力。

这样才不至于被骗了感情,也不至于学坏,并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为更有主见的人,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感情和人生。

同时,对于父母的引导和给予的足够空间,他们也会心怀感恩。

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对爱情好奇或者有“早恋”倾向时,要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不让孩子沉浸在“恋爱”甜蜜的幻想中。

要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交友能力给予肯定,并激励其在正确的、良好的对“异性的好感”下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早恋如猛虎,细嗅有蔷薇。

其实,只要做到正确的引导,早恋并不会变成摧毁人生的凶器,也不会成为伤害孩子的凶手。

对于早恋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家长保持着客观和尊重,默默地站在孩子的身后。

教他如何识人,教他正确认识和对待感情,教他如何拒绝伤害,教他如何保持清醒,并激励他积极向上,好好学习。

这才是真正地与孩子站在一处,也是送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作者简介:小贝&恋小暖,公众号:恋小暖,多平台签约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