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项目后评价的利器,赢在多源多维度的数据链!

 阳光男孩007007 2022-05-12

在国家严控产能、智慧制造、环保制造的多元背景下,在公司绿色发展的主旋律下,公司针对投资项目的管理要求进一步提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启动了基于多源多维的投资项目后评价审计实践与创新工作。通过该项目的开展和后续审计整改的跟踪落实,我们发现了一套高效快捷的公司投资项目内部审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2021上半年工作总结

图片

基于多源多维数据投资项目后评价审计,是以投资项目后评价为核心,按照企业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将企业内部各业务数据和外部市场数据多源数据集成,围绕企业立项可研、设计施工、竣工达产、投资创效的多个维度,对公司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的内部审计。

基于多源多维数据投资项目后评价审计,一方面,可通过大数据综合运用及逻辑性复核,提升审计技术,降低审计风险,确保审计质量;另一方面,可通过多维度建模分析投资项目中的重点、疑点、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既是智慧审计探索和实践,又是审计工具和审计方法的一次创新。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的主要做法

图片

基于多源多维数据投资项目后评价审计是一项全过程、多维度的管理活动。其中不仅应用了公司内部业务系统数据,如:BPMS系统、PSCS系统、招标系统、标准财务系统、一体化销售系统等,还应用了钢铁网、天眼查、信息价以及公开市场价等外部数据源,通过多源数据之间的验证、对比进行分析,发现审计问题,降低审计风险。再结合投资项目科研设计管理、投资项目施工过程管理和投资创效情况评价管理等方面,多维度进行归纳性及贯穿性分析评价,深度分析问题成因,挖掘审计深度。通过对投资管理部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审计,突出内部审计的内向性服务特征,强化了审计主体的层次性和多元性,通过自评和复评的联动,进一步突出了内部审计的服务价值。

图片

(一)多维投资项目后评价审计风险的识别

在审计计划阶段,我们通过多维度识别投资项目后评价审计的风险,根据风险值来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对重大错报风险高的事项进行认真核查,以便降低检查风险,进而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我们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后评价工作的流程,锁定资金、资产、资源三大要素,从建设成功度、投资成功度、管理成功度各方面出发,从项目组织、项目实施、项目运营、项目评价四个维度进行了风险识别。

图片
图片

(二)建立多源多维的项目后评价审计模型

1、全面构建多源数据集市

在进行投资项目后评价审计工作时,我们以审计问题库数据为线索,以投资管理部BPMS系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匹配经营财务部、设备管理部、采购中心、招标中心等多源数据,建立审计数据集市,将投资项目从单个、静态、片段的样本变为全面、动态的数据流,为后期建立各类审计模型提供数据基础。

2、编写分析模型

在进行分析模型构建时,仍然是多维度出发,结合具体管理要求,从项目共同标准要素出发,设计「限上项目」、「后评价不合格项目」「超期项目」、「非招标项目」、「非BOT项目」「超投资概算项目」、「多项目同一设计单位」、「多项目同一建设单位」等近20个分析模型,通过整合分析锁定疑点和问题点。我们在对疑点进行整理汇总的过程中,按照问题严重程度,从高到低创新设置红、黄、蓝项目风险等级参考,建立投资项目审计典型问题判定标准库,按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赋予红、黄、蓝三个重要级别,以便于在审计中结合风险导向有的放矢,合理配备审计资源。

3、建立查证模型

根据问题等级,通过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确定疑点和重点,通过现场调阅相关后评价资料、佐证资料、结算资料等,结合项目现场走访核实,对项目进行更深的审计核查。由于公司投资项目多,时间长,难以做到现场全面核实。我们先从时间和成本构成的逻辑性分析和有关资料的佐证分析,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审计查证工作。通过逻辑分析、对比分析、回归分析等、针对不同的问题点,如:「投标书非实质性相应」、「标段非偶然性雷同」、「工程费用内部分项构成异常」、「不合理贴近计划投资」等建立多维度的核查模型。

图片
图片

(三)多源多维投资后评价的穿透式审计

1、多源数据关联,全景展示项目

在审计实施阶段,通过数据关联分析、比较分析,实现项目的全景展示,以便能够深层次、根源性揭示问题。

2、多维全面复核后评价工作执行过程及结果

在对项目的情况有了全景了解之后,首先以公司对于后评价工作的流程及相关制度文件规定为标尺,对投资管理部开展的投资后评价情况进行审核和复核,包括其后评价工作开展的合规性、评价的客观性、整改的有效性等维度。

3、多数据源挖掘后评价纵向深度

根据前一步审计后评价报告合规、合理性发现的问题,结合评价弱项(如招投标、核量计费)与缺失项,对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和重要环节实施深入挖掘审计,加深项目后评价的深度。

4、多维度拓展后评价横向宽度

鉴于公司整合后,管理范围的重新界定和划分,以及公司在管理资源上的分配特点,本次审计对项目后评价范围进行了横向拉宽。对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A公司和新托管范围的B公司的投资项目进行了延伸和覆盖。

5、多维度项目后评价审计问题层次性分析及总结

第一个层次涵盖制度、流程与操作执行的浅层问题,问题主要分为执行、能力、管理三大方面。第二个层次主要涵盖后评价实践问题总结以及成果的充分转化及运用的深层问题。

通过将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项问题暴露在「阳光」之下,深入分析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审计发现问题的层次性,区分浅层和深层,分别对症下药。浅层问题直接督促相关部门整改,迅速落实到位。而深层问题涉及到了公司在资源配置、部门协同、内控防线等方面的不足,站位更高,从根源上治疗投资后评价工作无法痊愈的沉疴痼疾。

图片
图片

(四)投资项目后评价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

投资项目后评价审计方法包括统计预测法、对比法、逻辑框架法(LFA)、层次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和成功度法等。审计中通过综合运用以上评价方法,复核投资后评价工作的实施与执行是否科学有效。

通过基于多源多维项目投资后评价审计,促进了公司投资项目质量的稳步提升,增强了项目单位责任意识,改善投资管理决策,及时发挥了投资效益。同时,通过实施该项目,我们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了投资项目各业务流程中的风险识别及审计模型;将历年审计积累的问题库和风险库数据与投资项目后评价审计相联系,提高审计效率;创新实施了多源数据在审计实施过程的关联和对比应用,将内部多个业务系统数据和审计目标有机结合,并建立多维审计模型,实现了多源多维技术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叠加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