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23年度我国玉米大豆供需将发生变化

 江海博览 2022-05-12

玉米:本月预测,2022/23年度,中国玉米种植面积42524千公顷(6.38亿亩),较上年度减少800千公顷(1200万亩),降幅1.8%,主要是在“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政策导向下,中国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扩大东北产区大豆面积,并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玉米种植面积将稳中略降。

春播期间大部分产区土壤墒情较适宜,加上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以及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等因素,预计玉米单产每公顷6410公斤(每亩427.30公斤),较上年度增长1.9%;总产量2.73亿吨,与上年度基本持平。

需求方面,高成本抑制玉米深加工需求增长,但饲用消费稳中有增,预计玉米总消费2.91亿吨,较上年度增长1.0%。

进出口方面,国际玉米价格高企将抑制中国玉米进口,预计进口量1800万吨,较上年度下降10.0%。 

图片


大豆:本月估计,2021/22年度,因生猪养殖亏损和低蛋白日粮技术推广,大豆饲用蛋白需求减少,压榨消费量下降,进口量缩减至9300万吨,大豆消费量下调至10934万吨。

国内产区余粮逐渐见底,大豆价格保持高位,估计国产大豆销区批发均价区间为每吨6000-6200元;全球大豆连续第三年产不足需,国际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我国大豆进口成本增加,估计进口大豆到岸税后均价区间为每吨4500-4700元。 

本月预测,2022/23年度中国大豆种植面积9933千公顷,较上年度大幅增加18.3%,主要原因是东北产区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持续高于玉米且差距拉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稳步推广,大豆种植积极性提高;大豆单产达到每公顷1961公斤,较上年度增长0.5%;大豆产量达到1948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8.8%。

随着生猪产能和养殖收益回归至合理水平,大豆压榨消费量和进口量小幅增加,预计分别达到9477万吨和9520万吨,较上年度增长3.0%和2.4%。

国产大豆供需趋于宽松,食用消费量增加至1432万吨,价格小幅回落,预计国产大豆销区批发均价区间为每吨5800-6000元;新季美豆播种面积增加,豆价高企也将刺激南美扩种,但主产国天气状况仍不确定,国际大豆价格将保持震荡,预计进口大豆到岸税后均价区间为每吨4400-4600元。 

图片


食用植物油:本月估计,2021/22年度,食用植物油产量2815万吨,较上月估计数调减144万吨,主要受大豆进口量调减带动,豆油产量相应调减。油菜播种以来,产区大部光温水匹配较好,利于油菜生长和产量形成。预计5月江淮和江汉大部、西南地区南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应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获,预防霉变,本月暂不调整油菜籽产量。 

本月预测,2022/23年度,食用植物油产量292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10万吨。新年度大豆、油菜播种面积增加带动国产植物油产量增加。其中,豆油产量预计为1675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9万吨;菜籽油为653万吨,较上年度增加48万吨;花生油产量预计保持稳定。食用植物油进口量843万吨,较上年度减少10万吨,主要是调减了从乌克兰进口葵花籽油的预期。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预计保持稳定。食用植物油价格区间暂与上年度保持一致。 

图片

来源: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