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駐蹕蘭溪謁黃大仙賦詩 儒士吳沈被召官至大學士相位 元朝未年,朝政廢馳,民間廣為流傳一支唱由:“堂堂大元,奸佞當權,開河(黃河缺口殃民)變鈔(貨幣貶值)禍根源,若紅巾千萬.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怒.人吃人,鈔買鈔(紙幣兌換),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賢愚,哀哉可憐!”於是反元鬥爭相繼而起,順帝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在家鄉豪州(安徽鳳陽)隋紅巾軍郭子興舉事.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一舉攻下集慶路(今南京).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率部入浙.十月,先頭部隊胡大海攻蘭溪,在香頭擒萬戶趙布延哈,踏平固守的五處防線,直指蘭溪縣城.時朱元璋也揮師由江西德興來剄蘭溪,以援功胡大海久攻不下的婺州城. 朱元璋入蘭也頗有一番曲折,民間流傳多,有的記入誌書和家譜. 他兵敗橫溪,入巖穴,因蜘蛛吐絲蒙洞口,未被元軍察覺.至石埠嶺又因元軍追趕而潛入佛寺之後,元璋登基賜寺名"兜率宮".大兵過遊埠裘家的雙湖地,洪水發,兵不能渡,當地人架木為梁,義師悉過,後建橋賜名"勒駿橋".橫渡女埠蘭江之中,突狂風巨浪作,俄而渡過平安,由此女埠鎮易名平渡鎮. 還有蘭溪人楊百萬、諸葛端既助餉犒軍,又呈進攻之策. 水閣人蔣大可聚眾駐嵩山而受召見,封浦江翼右元帥. 硯塘人徐榮貴隨朱元璋北伐而官封萬戶候 戰火迷漫,在進攻婺州城前夕,他還參拜了黃大仙,賦《牧羊兒土鼓》詞: 群羊朝牧遍山坡,松下常呤樂道歌;土鼓抱時山鬼聽,石泉濯處澗鷗和. 金華誰識仙機密,蘭諸何知道術多;歲久市中終得信,叱羊洞口白雲過. 該詞中“蘭諸何知道術多”的蘭是蘭溪,諸系水中小洲,是黃盆村的雁圩洲,曾是黃初平(黃大仙)未成仙時牧羊地.詩以黃大仙之道術,假求得進攻金華之機密. 朱元璋更懂得“武能平亂,文致太平”,“得土則興,失土則衰”的道理,十分重視知識分子,於婺州就聘請蘭溪吳沈、徐原、浦江宋濂、戴良等十三人. 吳沈(1320-1390)家在蘭溪城南.婺州攻下,吳沈被召,他和徐原等人,每二天輪流為朱元璋及眾臣講經史,並呈治國之策.他在戰火紛紛年代,創辦教育.史載“聘吳沈、徐原為訓導,宋濂為五經師,戴良為學正,喪亂之余,學校久廢,至始聞弦誦之聲,無不舉手加額”.繼隨朱元璋入京,先授翰林院待制,到洪武十五年(1382)升為東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屬宰相地位,他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時朱元璋不設宰相直轄六部大臣,而以大學士備顧問,時稱“預機務”之銜. 吳沈在任上,忠言直諫,一次上書批評皇上“天性太嚴、求治太急、營造太多,疾惡太甚”。如此嚴歷的指責得“太宗意允”,參照施行.又壹次朱元璋命他收集古代聖賢治國之道,輯編成書,囑吳沈寫該書序言,朱元璋賜書名《精誠錄》。 今蘭溪古商城邊有大學士巷,是吳沈官至大學士而得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