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成当面毕恭毕敬接受,出宫时却将金子放入靴中,假装醉酒,摔倒在侍卫面前,脱下靴子,将金子掉在了显眼之处!
天机泄露,事情的发展出人意料!
郭德成,元末明初人,性格豁达机敏,特别喜欢喝酒。在那动 乱的年代,他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
朱元璋做皇帝后,跟着他混的哥们儿纷纷加官晋爵,成了达官贵人,而郭德成,仅当了骁骑舍人,这是一个很小的官啊!
郭德成的妹妹宁妃,当时深得朱元璋宠爱。大舅子功劳不小,却没做大官,朱元璋心里过意不去,准备提拔郭德成。
谁知郭德成一再推辞:“感谢陛下对我厚爱!我这人头脑不够清醒,整天不想管事,只顾饮酒作乐,一旦当了大官,岂不是既害国家又害自己?”
朱元璋见其态度坚决,就不再坚持,赏了一些财物给郭德成,还常邀其到皇宫饮酒,以示恩宠。
那一日,朱元璋悄悄塞给郭德成2块金子,还特别叮嘱他,让他不要告诉别人,可郭德成出宫前,竟将金子掉在显眼之地,显然,是故意让侍卫看见金子嘛!
“好哇!这家伙竟有宫中黄金!”侍卫捡到金子,火速上报,朱元璋云淡风轻:“不要惊慌,这是我赏给他的。”
这事传了出去,有人问郭德成:“皇帝给的金子,为何不理直气壮拿回家?”
郭德成说:“皇宫守卫森严,我身藏金子出宫,有偷窃之嫌啊!再说我妹妹是妃子,我出入皇宫更要谨慎,谁知皇帝是不是在试探我呢?”
确实,如果郭德成身藏金子顺利出宫,那他还有收买侍卫之嫌,朱元璋本就疑心重,难免怀疑:你还有多少事,瞒着我?
欺君之罪,是要掉脑袋的啊!就这样,郭德成借醉酒之名,巧妙化 解了一 场 危 机。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酒喝多了,就难免出事情!
又一次,郭德成陪朱元璋喝酒,醉得舌头打卷,连路都走不稳了。
朱元璋笑话他:“瞧你披头散发,语无伦次,真是个醉鬼疯汉!”
郭德成脱口而出:“皇上,我zui恨这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要剃成光头,那才痛快!”
犯大忌了!他全然不知:对面朱元璋,脸已涨得通红!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出身贫寒,早年当过和尚,当皇帝后,他zui忌讳别人提这事。很多人无意之中触其“隐私”,便遭横祸。
文人李仕鲁,谏太祖惑于僧言,朱元璋命武士,当场将其摔死于台阶下!
朝臣陶凯,因起一别号“耐久道人”,犯忌被杀!
杭州教 授徐一夔,上贺表拍朱元璋马屁,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惹得朱元璋大怒!一个“光”字,就丢了一条命!
僧人来复在谢恩诗中说:“殊域及自惭,无德颂陶唐。”朱元璋说:“殊”字,说我是歹朱,斩!小小一个“殊”字,又丢一条命!
可见,郭德成这回要脱身,是不那么容易了!
郭德成酒醒后,惊恐万分:完了!戳了皇帝的痛处,会有杀身之祸啊!
他苦思脱身之法:向皇帝解释?不行,越是强调这事,越增加皇上的嫉恨!自己铸成大错,难道真的赔上身家性命?
他继续喝酒,狂放不羁,后来干脆剃了光头,去寺庙当了和尚,整天披着袈裟,口念佛经。
朱元璋见他抛弃荣华富贵,真当了和尚,心中的疑虑、嫉恨,瞬间烟消云散,他对郭妃说:“之前,我以为你哥讨厌头发是假,没想到,他真是个醉鬼和尚!”说完哈哈大笑!
后来,朱元璋猜忌开国功臣,很多人丢了命,仅胡惟庸一案,前后就有30000人被杀,而郭德成安然无恙!
郭德成有智慧,他能从小的苗头,看到以后事态的发展,因此不贪恋当官发财,随机应变,提前避开了灾祸!
常言道:人有失足,马有失蹄。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过失,陷入困境。如何避免因小失大?
智者总是善于随机应变,利用现实条件,培养避祸急智,从而使自己到达安 全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