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土纳王国 ![]() 又称:安不纳王国、明张南洋政权 对外名称:南华公司 创立时间:公元1683年 国家元首:国王 法定首都:马塔兰 政治制度:军商共同体 官方语言:客家话 岛屿古称:安不纳岛 疆域面积:2110平方公里 相当面积:2×香港或1000×永兴岛 创始人:张杰绪 灭亡时间:公元1724年 继承者:荷印政府(疆域) 今属国家:印尼(实际控制) ![]() 图注:纳土纳岛所在位置 纳土纳群岛横在南海和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之间,是通过这两个要道进入南海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我们知道南海是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年通过该海域巨轮达5~6万艘,是东亚连接中东和欧洲的主要海上通道,东亚国家80%石油进口需要通过该海域。 而纳土纳群岛正处于通道要冲位置,堪称南海的南大门。 纳土纳群岛与古代中国的历史渊源汉代前称“纳土纳群岛”海域为“涨海”,称“纳土纳群岛”为“涨海崎头”,称“纳土纳岛”为“极大崎头”。由于其正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的马六甲口,受两洋水位落差活动影响,致使该水域水位时有升高和回落现象,因此当时称此海为“涨海”,称此海中的各大小岛屿为“涨海崎头”。见东汉杨孚《异物志》:“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意思是说,在涨海中的崎头屿群岛这片水域,水浅,而且多有暗礁。这里记载的就正是南沙群岛万安滩以西这片水域。“崎头”,即岛屿。 ![]() 图注:《异物志》中有关“涨海”和“涨海崎头”的记载 三国吴时,万震《南州异物志》记载:“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涨而多磁石”,这里是指从马来半岛往东北方向航行,这说明此时还没有到达南沙深水部分。意思是:(从马来半岛)往东北方向航行的这段水域,有极大岛屿高高矗立于涨海,涨海中正在涨水而且多有暗礁。此文字记载与“纳土纳群岛”海域情况也是极为吻合的,“极大崎头”就是纳土纳主岛。 ![]() 图注:《南州异物志》中有关“极大崎头”的记载 自宋代以来,越南中部的交趾洋以及婆罗洲西北的纳土纳群岛已被作为宋朝与外国的海域分界,凡从外国来的船只,过了纳土纳群岛或交趾洋(今北纳土纳海),即进入宋朝之境。 15世纪初,明船下西洋时称“涨海”为“石塘”,称“涨海崎头”为“石塘屿”,称“极大崎头”为“万生石塘屿”。据郑和船工在湖南的后裔们流传,南海石塘有个最大的岛屿(极大崎头)曾被郑和船队作为海上第一驿站,而建有大量营房,配有大量生活设施,也有大量人员值守。 ![]() 图注:郑和下西洋船队 由于优良的自然资源条件,船队每次都要在此捕鱼、加工、换洗、检修,等等。他们中,不仅有木工、篾工,还有雕工、画工、漆工,各式各样的工具都有,人人都有特长。由于正是数万后生(民间称青壮男人为后生)经常往返歇息于该岛。所以,人们又将“极大崎头”称为“万生石塘屿”,并记录在《郑和航海图》上。 该图上不仅光有“万生石塘屿”这么一个名称,更重要的,是其对应的位置正是现在印尼所称“纳土纳群岛”位置,这与郑和船工后裔们的传说也是完全一致的,之所以称其为“万生石塘屿”,意思即指,该岛屿是郑和万众将士在此生活生产过的岛屿。 ![]() 图注:《郑和航海图》中有关“万生石塘屿”和“石星石塘”的标绘 该图中的“万州”在海南岛境内。“石塘”其实是石塘屿,具体位置就是现在印尼所称的“阿南巴斯群岛”。“万生石塘屿”即印尼所称的纳土纳岛,与“阿南巴斯”群岛一样,都是石塘中的岛屿。 “石星石塘”则是我国南沙、中沙、西沙、东沙的总称,因为其水面没有露出多少,礁石大部都在水下,又因其水下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就象密布的星星一样闪亮,所以,人们称此海域为“石星石塘”。古人绘图除了无比例大小,但方位还是大致准确的。 ![]() 图注:《郑和航海图》局部南洋部分 此图上,我们只要将“万生石塘屿”与“万州”间的距离上下拉开两倍,就会发现,“万生石塘屿”正好处在当代地图的印尼“纳土纳群岛”位置上。 1433年后,古人称“万生石塘屿”为“安不纳岛”。据郑和船工曾氏后裔讲述,宣宗癸丑年,明船最后一次回国后,考虑到“万生石塘屿”是南海重要门户,自郑和下西洋始,就代表朝廷直接管理,加之岛上还留存有不少营房等生活设施,故此,便由船队官员上奏朝廷,请示是否放弃驻守“万生石塘屿”?明宣宗得悉,当即赐字“万生屿,安不纳”。 ![]() 图注:VG《华夏宏图》中“安不纳岛”位置 此后,以曾沅芳为代表的一干船工,带着皇帝手谕及各自家眷上岛住了下来,在相当长时间里,岛上住民互帮互助,亲如一家,一直享受着世外桃园般的生活。为纪念和感谢皇恩,住岛人员又管“万生石塘屿”叫“安不纳岛”,即凡住留该岛的,都永远不纳赋税。 又因是受皇帝谕旨住守该岛,这也是后来曾沅芳妻子到90多岁后,一直享有极高荣誉和被尊为“曾母”的原故。人们以她的名誉,将“安不纳岛”西部的那组岛屿,称为“曾姆西群岛(印尼称'阿南巴斯群岛’)”,将“安不纳岛”南部的那组岛屿,称为“曾姆南群岛(印尼称'淡美兰群岛’)”,将“安不纳岛”东部的暗礁浅滩,称为“曾姆滩(今曾母暗沙)”,等等。 ![]() 图注:安不纳岛及其附属岛屿位置示意图 据《西洋朝贡典录》卷上《爪哇国》:由占城而往,针位:取灵山,灵山之水可六十托。又五十更,曰蜈蜞屿(今大纳土纳岛)。由屿尾礁而西,五更,平冒山。又十更,望东蛇龙之山(今淡美兰岛),贯圆屿、双屿之中。经罗帏之山(今巴达斯岛),山之水十有托。又五更,取竹峪。又四更,取鸡笼之屿(今卡里马塔岛)。又十更,至勾拦之山,可以治薪水。又三十更,平吉利门之山,又五更,平胡椒之山。又三更,平那参之山,由是而至杜板。又五更,而至爪哇之新村。而蜈蜞屿,既是今大纳土纳岛。从郑和算起,在我国民对该岛实际管理近200年。 ![]() 图注:保持传统的印尼华人 张杰绪建立安不纳王国始末1683年九月,明郑政权在清军和荷兰联军的夹击之下倾覆。水师镇萧武麾下副将张杰绪因不满刘国轩、冯锡范等人携幼主郑克爽主和降清之举,带领广东沿海的三百多南明残兵和几百家不愿意接受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安不纳岛(今纳士纳群岛)。 ![]() 图注:明郑政权VS大清东南海战 不久,他们就发现这里的巨大商机,因为这座岛以山地为主,只有沿海一带可以耕种,渔业便成了主要经济来源。那时,没有冰冻储藏的设置,所以很多大型的捕鱼公司就要选择一些岛屿进行晾晒,变成鱼干后再进行贸易。安不纳岛地理位置重要,就成为众多捕鱼公司首选的凉晒鱼干的极佳地点。 ![]() 图注:纳土纳群岛俯瞰图 另外这里是中国淘金人下南洋时的一个重要补给线。当时中国人到加里曼岛淘金的非常多,掏到金后离开加里曼岛,都不得不在安不纳岛休整和补给一下,张杰绪靠控制这里的水陆码头,垄断了这些淘金人的生意。有了巨大的物质支撑,张杰绪决定成立“南华公司”。当张杰绪等华人控制了周围127个岛屿后,就有了和周边国家负责谈判的价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周边土邦番国升斗尺寸一时都按照中国标准。 清朝时期,很多到南洋做买卖的人,在南洋建立了国家。张杰绪也是一样,就像国家一样经营这座岛屿,并且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因为华人比例达到九成,且在张杰绪的带领下,大家的腰包鼓了起来,自然而然的拥护张杰绪做一个国王。 ![]() 图注:大纳土纳岛上纪念张杰绪的华人庙宇和青铜像 张杰绪当了国王后,仍然奉大明为正朔,因此所建立的国家没有确立特定的国号,对外依旧以“南华公司”的名义与周边国家以及西方殖民势力开展贸易。也正是因为建国而无号的原因,张杰绪的“安不纳王国”,没有与周边形成邦交的事实。 170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马打蓝国大部领土,迫使其沦为其附属。为了抵抗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张杰绪率部参与由华人及番人联合作战驱逐西方殖民势力的“第一次爪哇战争”,挫败了企图北上扩张的荷兰人,并击退了入侵马辰的英国人,一时雄镇南洋,极大地抑制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侵略野心。 18世纪张杰绪逝世,由于指定继承人张杰诸在反对荷兰殖民者第二次爪哇战争中牺牲,王国继承人问题出现分歧,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1724年,荷兰东印度公司乘机吞并了张杰绪一手建立的“安不纳王国”,但是依旧有数万华人在此生存。 ![]() 图注:荷印政府吞并安不纳王国 虽属异国,纳土纳华人永不言弃为了截断华人与汉文化的联系,荷兰人强行把“安不纳岛”改名为〝安波纳岛〞,〝不〞改成〝波〞,一字之差,是为了去掉中华文化的痕迹。这个操作,恰恰表明这块群岛一直是中国人管理和生活的土地。荷兰人后来发现“安波纳”与另一个地方重名,于是改为“纳土纳”。 ![]() 图注:18-20世纪荷属东印度群岛版图 荷兰夺取东印度公司后,荷兰和英国划界,纳土纳岛属荷兰,但并没得到中华民国政府的承认。之后民国的新地图,明确阿南巴斯和纳土纳岛都是中国领土。 1949年,印尼建国后,荷兰把纳土纳岛交给印尼。08年,经勘探,纳土纳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发现世界最大油气田,可产石油14万亿桶,天然气13亿立方米,因此印尼方面加强了对纳土纳群岛的进一步实际控制。 ![]() 从历史角度看,纳土纳群岛的中国属性更强一些,接受明朝皇帝的册封,又是郑和舰队的军事基地,而且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渔民船工的传统活动海域,更建立过华人王国,几乎与印尼八竿子打不着。 但由于近古代海权意识淡薄,加上种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国错过了纳土纳群岛建立连续性地缘关系。目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只能秉持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尽量使中国在南海的所有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相信未来是属于中国的,中国崛起了,复兴了,强盛了,一切都好说。你觉得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