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这是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千万,也是近几年增长人数最多的一年。 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严峻复杂,教育部等各方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 ![]()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的趋势来看,未来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在经历了2020年-2021年的疫情,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经济增长速度都有所放缓,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整体情况。 在对未来市场环境预测不利的前提下,很多企业为了生存,采用“断尾”的方式求生,即采用裁员的方式来消减成本压力,缩减校招名额! 除此之外,社会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在应届生求职数量远大于招聘数量的情况下,企业会抬高门槛,比如抬高学历要求、学校要求,去筛选合适人选。 疫情下经济下行, 就业困难,在各行业都996/裁员/降薪洗牌时,去年的秋招,很多国企纷纷响应政策,不仅在秋招最后的冷淡期放出大量的岗位,还宣布将持续扩招。 三大运营商:合计放出20000+岗位 国家电网:21000人,增加40%岗位 中国铁路集团招聘20000人 ![]() 图源:中石油官网 在种种压力之下,只有国企在不断扩招!为什么? 一、国企--我们的责任是为大学生就业解压! ![]() 国有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虽然也有营利目的,但也有非营利性目的,或者说它不以营利为唯一目的。国有企业要执行国家计划经济政策,担负国家经济管理(调节社会经济)的职能。 截至到2020年6月。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2005年)结果显示,全国企业法人单位中,按照登记注册类型分组,国有企业数量占单位数的5.5%,集体企业占10.5%,私营企业占61.0%。 国企编制就是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用工编制,直接和该国有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称为国企职工。国有企业的员工大致分为4种类型,前2类有编制: 国有企业的负担比私营企业与外资企业高的不是一点半点,而且他们贡献给国家的利税也是最高的,国有企业现在的占比仅25%,而私企与外资企业达到75%,没有那个私企敢说不偷逃税的,他们的税负实际连国企的1/4都不到,尤其众多的中小企业,想多国企来说几乎都等于不交税; 在我国,建筑、电气、机械行业发展时间长、规模大,并且所属央企、国企数量多、工作相对稳定、环境较好、薪酬待遇相对较高,所以对毕业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从2022届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行业方面来看,建筑、电气、机械行业受高校毕业生青睐行业排名前三,建筑/建材/工程行业以11.29%的简历申请量占比位列第一;电气/电力/水利行业排名第二,简历申请量占比为7.86%;机械/设备/重工位列第三,简历申请量占比为7.03%。 2022届中国高校毕业生青睐的行业TOP10 ![]() 资料来源:梧桐果、智研咨询整理 国家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也作出了一定的措施。一定会呼吁国企单位扩招,特别是针对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岗位要做好迎新扩招的准备!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这是国家政策相关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就业指标的要求,国企单位肯定是有要完成招聘指标的,所以必须要招人。这就好理解,为什么必须是应届毕业生了,本身就是为了完成政策任务。 二、国企的稳定待遇! ![]() 国企常年被称呼为铁饭碗的理由,主要是因为在国家中的稳定地位,所以也是建议应届生想要work life balance的首先之地~国企里你主要是正式编制,两次续签后就是无期限合同,几乎没有什么中年危机,同岗位,理论上你退休前一年的工资是你生涯顶峰。加金方面国企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的,不会按照最低标准加,最低五险一金,好的也有七险一金和七险二金,在你买房、医疗、退休等问题上的帮助是很大的。 1.工作时长 除了特殊环境的国企工作人员,每个人工作都按时上班,也绝对会按时下班。早9晚5,既不会太忙也不会太闲,周末正常休息,没有996,没有无休止的加班。 2.周边环境 同事大多数学历本科以上起步,关系融洽,pua见得不多,总体来说关系还是比较轻松的。 3.薪资待遇 平均下来月薪过万,每逢节假日米面粮油,中午食堂吃饭用饭卡,基本不花钱,工会搞点小活动,也还算丰富。 4.平台发展 国企跟多还是安稳。想要晋升确实门槛不少,但是工作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总而言之,感觉外企更加的人性化,把员工当人看。而私企的大部分老板,都只是把员工当成一个工具而已。 三、进入国企的条件! ![]() 国企招聘基本上都是有一下几个要求的: 1、应届生身份 应届生虽然经验不足,但是可塑性比较强。要知道,国企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才培养体系。另外,国企的中层、高层领导,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内部提拔上来的。很少有领导是外部空降来的。这也就决定了国企非常重视应届生的招聘。应届生在来到企业之后,也更容易接受公司的发展理念、管理风格。比起社会经验,国企单位更想要一张“白纸”。 2、笔试面试准备:笔试看行测,面试看表现。对于应届生,这个门槛还是得过,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态度端正,认真刷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