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是开国之君又是中继之主的帝王

 茂林之家 2022-05-13

一朝代必有其开国之君与亡国之君,而开国之君与亡国之君同为一人或朝代只延续两世,则没有中继之主,有中继之主则该朝代至少延续了三世。中国自秦以降,一共出过九个大王朝,分别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另外,还出过五十几个小王朝,分别是: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以及少数民族建立的夏、辽、金等。大小王朝共有六十多个,开国之君与亡国之君也各有六十多位,但更多的是中继之主。开国之君固然雄才大略、英明神武,而中继之主中也不乏经天纬地、卓越出众的帝王。历史的发展很奇妙,有的帝王既可以称为开国之君,也可以呼为中继之主,那么又有几位帝王既是开国之君又是中继之主,且其中真正算得上中兴之主的帝王又有谁?在我看来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帝王历史上只有一位——汉光武帝刘秀,而上承西晋、下启东晋的晋元帝司马睿与上承北宋、下启南宋的宋高宗赵构,虽然也可以看作向下建立了一个朝代,但均不是中兴之主。

刘秀上承西汉,下启东汉,是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之一。他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朝宗室正统,但由于武帝推恩令的颁布,在他父亲那一代,就已没落,且他幼年失怙,由寡母扶养他们三兄三妹躬耕劳作,其生活艰难困苦可想而知。刘秀长大后,正值王莽末年,此时天下大乱,各地义军蜂起,刘秀在大哥刘縯带领下,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加入到当时最大的起义军——绿林军之中。由于军事才能突出,刘秀逐渐崭露头角,并在昆阳之战中,指挥军队,以少胜多打败40多万莽军。此战之后,刘秀锋芒毕露,刘氏兄弟威名鹊起,而绿林军掌权者更始帝刘玄及其拥护者深感不安,害怕刘氏兄弟取而代之,于是他们设计杀了刘縯,刘秀见情况不妙,就示弱请罪。因此,刘秀得以保全性命,并被拜将封侯,而后遵从刘玄的命令,前往河北一带处理政务。在河北,刘秀选贤任能,听民情,顺民意,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政,迅速获得当地民众的支持,并粉碎叛乱、击破且收购了占据在河北州郡的其他农民起义军。到公元25年,刘秀羽翼已丰,势力强盛,本身实力足以与天下群雄逐鹿中原,于是在将领们的拥护下,他在河北鄗城称帝,仍定国号“汉”,史称东汉。

刘秀称帝后,天下仍是一片混乱。为建立朝廷,他攻取了洛阳作为国都,随后进兵长安,打败并降服了在长安地区作乱的赤眉军,收复了长安,此时是他称帝第三年,即公元27年。而后,刘秀花了十年时间,先后击败刘永、进占南郡彝陵、攻占燕蓟及其以北地区、杀董宪并夺占东海、降服青州张步、击杀庐江李宪、打败陇西隗嚣、击败公孙述并占取益州,扫平了当时割据一方的地方豪强,重新统一了全国,完成了他的盖世功业,结束了中国大地自王莽末年以来长达二十余年的纷争战乱。难得可贵的是,刘秀不仅善于打天下,而且擅长治理天下,在他的治理下,朝廷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万业凋敝的经济逐步发展起来,百姓生活富足,有一股盛世气象,他全面振兴了大汉王朝,是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公元57年,63岁的刘秀病逝于洛阳,他开创了东汉一代,由于他的丰功伟绩,他的统治时期被赞称为“光武中兴。”

至于晋元帝司马睿建立的东晋与宋高宗赵构建立的南宋都是偏居在一隅的小王朝,最后也没有统一中国,且司马睿和赵构均不是文韬武略、敢做敢为的皇帝,偏安一隅,只图自保,司马睿更可看做王氏家族的傀儡,终其在位5年,也没将朝政大权从王氏手中夺取过来,也没有什么政绩可言,而赵构则近于昏庸了,对父兄被掳俘的耻辱弃之不顾,不思报仇雪辱,迎回徽宗钦宗,反而多次派使向金乞和,自愿向金称臣纳贡,更是纵容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抗金名将岳飞,令世人大为失望,其年号“绍兴”(取绍祚中兴之意)也是一个笑话。

因此,历史上既是开国之君又是中继之主的帝王有刘秀、司马睿、赵构三位,而其中真正是中兴之主的只有汉光武帝刘秀这一位帝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