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取得新成果:有望借助月壤生产氧气和燃料,造福全球80亿人

 餐意院 2022-05-13

这些年来,各国对月球的探索活动就未停止过,而随着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终于成为了全球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有能力带回月壤的国家,分析人士表示,月球土壤和陆地土壤有很大区别,月壤中覆盖天然的铁、金、银等矿物颗粒,科研人员能够通过对月壤的研究,探查到部分太阳活动、月球演化的历史。

有消息称,当年美国曾从月球中带回了380多斤月壤,向我们赠送了1克月壤样本,出于重视,我国将其一分为二,一份用于展示,另一份则用于研究。直到2020年,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来1.731公斤月壤,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南京科研人员于近日意外发现,月壤中含有能制造火箭燃料和氧气的关键元素——铁和钛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能够利用人工光合成技术,借助阳光而产生氢气、氧气、甲烷和甲醇,其中氧气可以用作宇航员呼吸,氢气、甲烷则用来制造火箭燃料。

作为发布该结论的论文第一作者姚颖方表示,月壤是月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嫦娥五号采取的月壤样本主要来自于年轻的玄武岩,科研团队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月壤展开深度分析,成功发现了氧化钛、钛铁矿等多达8种的晶体矿物,证明月壤的确具备良好的催化功能。可以说,此次的发现或许能够帮助人类在今后探索月球的过程中,直接就地取材,利用人工光将其转化为氧气和氢气,为宇航员和火箭提供生命支持与燃料。只不过,以上这些实验都是在地球上模拟月球环境中实现的,未来可以将其纳入航天计划中,在真正的月球环境中进行验证,而只要验证成功,就意味着大量的月壤能够供全球80亿人呼吸10万年。

值得一提的是,科研人员还在月壤中发现了大量含有硫、锌、铝元素的玻璃形式颗粒,这些主要形成于月球地表下方300千米处, 随着月球火山的喷发最终抵达月球表面,其中含有的氦-3这种可用于核聚变的关键原料,对此,科研人员预测,若是能够将月壤用在核聚变发电上,那产生的电量将足够人类使用1万年。

若按照以上构想,人类能够通过月球上取之不尽的月壤制造出燃料、氧气,那未来在月球上建立太空基地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甚至是能够通过月壤解决当前地球上能源减少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