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你爱孩子,但孩子这样认为吗

 装装子的书房 2022-05-13

2021年第37本


文/装装子 


我发现,家长对孩子普遍缺乏耐心。

即使在公众场合,很多大人对孩子也非打即骂。

有时候,可能是孩子真的犯了错,但大部分时候,只是家长想要发泄而已。

譬如,我看到过,孩子只是在前面跑,没有听老人的话“慢点走”,老人就在后面骂:“你个X日的……”

我还看到过,孩子玩得太开心,不小心摔了一跤,老人冲过去就给了她屁股一巴掌:“叫你跑,像个男孩,老子一天衣服都懒得给你洗……”

还有,孩子和小伙伴闹矛盾时哭了,家长会凶:“哭个屁,小气巴拉的……”

还有,孩子放学时,看到接他的人不是想要的外婆,哭了。接他的外公,就把他粗鲁地扯来扯去,叫嚷道:“你等你外婆来接嘛,你等嘛……”

……


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都太同情孩子。

我会跟乐小宝说:“你看,不是所有家长都很温柔啊,大部分都没什么耐心。”

我的言外之意,当然有点“居心不良”,我希望乐小宝可以知足,因为自从他4岁,我开始读书育儿后,就真的对他越来越和善,连大声说话都不会了。

当然,乐小宝也很“识时务”,在那一刻会感觉自己的妈妈真好。

我其实并没有变得百分百温柔,但是我在持续努力,也很满意自己的改变带给孩子和家庭的可喜变化:孩子越来越能控制坏脾气,家里也开始充满和谐、尊重、感恩与爱的氛围。

看了《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我真希望所有父母都能读一些好的育儿书,学会如何养育孩子、如何尊重孩子、如何把孩子看成“人”,而不是需要被驯服的对象。

我知道,很多父母都是从小被“打”大的。我也是。

被“打”大的父母,会不自觉地延续这种粗鲁的教育方式,而很少会去质疑和反省“打骂”对他们的伤害。

当“打骂”没有让孩子变得听话时,他们不会认为是方式出错,而会认为是“打”得不够狠。

孩子不听话,打;孩子闹情绪,打;孩子学习不好,打;甚至自己心情不好,也打孩子。

孩子被大人欺负了,打不过大人,不会用言语表达,也不敢有自己的情绪,他们只能默默承受,努力去变成大人想要的乖孩子……

但是等到长大之后,一部分被打大的孩子,会用家长无法掌控的方式,来进行报复。

新闻中总是不乏这样的案例……


打的副作用,其实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有所表现。

譬如,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一个小学生因为丢失了地铁卡而不敢回家,躲在地铁的厕所里整整一个晚上。

警察问男孩,为什么不回家?男孩说,因为卡弄丢了,爸爸会打他。

讽刺的是,找了儿子一个晚上的爸爸,在看到儿子后,第一个举动就是要冲过去打。

我们小区也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个男孩被学校老师留堂后,担心回家太晚被打,就躲在自家楼层的楼道里,不敢回家,害得父母发动亲戚朋友找了好几个小时。

被其他阿姨找到时,男孩害怕得浑身发抖。最终在其他阿姨一再保证“父母不会打他”后,男孩才同意了回家。

打,让家庭充满了恐惧,孩子不想,也不敢回家,特别是在他们“犯事儿”时。

大人们可能觉得,自己是爱孩子的,可是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爱吗?

我经常跟乐宝说:如果你感觉不到妈妈爱你,那一定是妈妈做得不好。

和乐宝差不多大的一个男孩,因为婆婆对他用打骂教育,5岁的他居然开始说“自己命苦”。婆婆问他,她打他,他会不会恨她,他毫不犹豫:“恨。”

可能大人不会拿孩子的话当话,因为觉得他们还小,觉得他们长大了就明白了。

其实不然,长大了那些伤害会令我们痛苦。我们或许不会怪罪父母,甚至还很孝顺,但与父母的关系却永远也无法亲密,家庭的爱永远是缺失的。


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只有爱,才能创造爱。

你爱孩子,孩子才会爱你。而不是,你驯服孩子,然后等孩子长大后,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你就要求他必须爱你。

爱是温和、耐心与包容,爱不是驯服、占有、操纵和索取。

孩子有问题时,大人需要反省自己。






笔记总结


 

要接纳和包容孩子的感受


如果亲子教养真的有秘诀可言,那就是:不要和孩子争论他的感受。

不管孩子有怎样的情绪,他们需要的是接纳和安慰,而不是责备和打骂。

如果他们无法表达情绪,就会用“坏”行为来展现,这个时候你不应该用哪个同样的“坏”行为来回应,而应该帮他们学会用言语来表达感受。

比如,当孩子发脾气时,你可以教他说:“你想要的东西,我没给你,你可以告诉我你生气了。你直接告诉我原因,我就了解啦,这可比尖叫有用哦。”

不要因为孩子生气而生气。孩子越是愤怒,大吼大叫之时,越是需要我们能理解和倾听他们,帮助他们去找到生气的原因,以及正确地释放不良情绪。

记住,人首先会重视自己的感受,然后才会动脑思考对错,小孩尤其如此,所以要先照顾孩子的情绪。

去肯定、认真对待、确认孩子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大人,也希望: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情绪,总是有人接纳我们。

如果你经常用打骂或责备来对待孩子的不良情绪,他们忍受不愉快或痛苦情绪的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差。

如果你认为孩子的感受不重要,以后他们就再也不会和你分享任何感受。

用我们的接纳、包容和爱心,去告诉孩子,当他们有不良情绪、表现很差劲时,他们可以信任我们,向我们求助。

父母就是包容孩子感受的容器。

如果你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抚慰,他们将逐渐学会内化那种抚慰,以后就能够自我化解。

让孩子自由表露对世界、对家庭的感受,不要否认那些感受。因为孩子获准表达所有的感受,而不只是合宜的感受时,孩子更有能力享受快乐。



大人需要练习处理自己的情绪,不是去压抑情绪或彻底爆发。

承认你的感受,并想办法安抚自己或接受周围人的帮助,因为如果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掌控,更遑论接纳孩子的情绪。

接纳孩子的情绪,需要的是同理心。道理很简单,无论孩子或成人,当我们感觉不好时,我们不需要被治愈,我们想要的只是有人感同身受,而不是被当成问题来处理。我们希望有人理解我们的感受,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如果孩子跟你说怕黑,你告诉孩子他在胡闹,借此否定他的说辞,他不仅以后再也不会跟你做这类“胡闹”沟通,连其他你觉得不算“胡闹”的沟通也会从此消失。

如果你不把孩子的悲伤、愤怒、恐惧当成需要纠正的负面情绪,而是把那些情绪视为进一步了解孩子、与孩子培养亲密关系的机会,你可以让亲子关系变得更加深厚。你这样做时,就能提高孩子幸福快乐的能力。

试图阻挡负面的感受时,也同时阻挡了正面的感受。

你能做的,是试着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安慰他,而不是惩罚他,或责备他想要你不想提供或无法提供的东西。

孩子看到你理解他,你能保持情绪稳定,不会因为他发脾气而斥责他,也不觉得他的感受太夸张,总能包容他的感受时,他也会学着控制自己的感受。

孩子发脾气时,如果你回嘴吼他或粗暴地对他,反而会导致情况恶化。你那样回应,等于是在惩罚孩子展现感受。

或者你不断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帮孩子抽离当下的感受或体验,你也在无意间导致他们难以专注。

孩子发脾气时,你不需要答应他做他想做的事,你该做的是同情他的失落感。





错误教育不可怕,重在修补

 

在亲子关系问题上,关系破裂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如何修复它。

父母试图与孩子修复关系,对孩子来说意义重大,即使孩子已经成年。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会犯错。重点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我们如何改正错误。

父母的内疚对父母本身及孩子来说都毫无帮助,唯有认错及改变才有帮助。

经常检视内心,多做自我批评,对父母来说极为重要,以免把破坏力传给下一代。

导致亲子关系及孩子心理健康出问题的裂痕,只有在不修复时,才会变成问题。

 
 



 

孩子总有一天不再黏你

 
 你可能会告诉自己,之所以经常把孩子推开,是因为你想要体验生活的其他部分,例如工作、朋友、追剧、娱乐。

但你要知道,孩子这么黏人只是一个阶段的表现,等小孩慢慢长大,不再那么黏人以后,你可以重拾工作、朋友和休闲娱乐,而且未来肯定会有一天,孩子不再需要你,并想方设法远离你。

所以,珍惜孩子黏人的阶段吧,多陪伴他,和他一起做他想做的事情。

一定不要把孩子丢给手机,或是自己在孩子面前长时间刷手机。这样做不仅剥夺了亲子接触的时间,也会让孩子感到空虚。

这不是夸大其辞,那种空虚可能使孩子日后对某种东西上瘾,以阻止那种遭到忽略的空虚感再来纠缠他们。

对家长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和孩子轻松自在地相处,让孩子感到安全,让孩子觉得你想要陪伴他。

在共同玩耍中,展现出我们的温情、触碰、善意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观点,以及看世界的角度。

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在孩子清醒时,表达对他们的爱,而不仅仅是在他们安静入睡时才展现出来。

 



 

别在孩子面前诋毁伴侣

 

即使你和伴侣分居,只要你以尊重的方式提到对方,就不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

你们互相欣赏彼此的优点,而不是总强调对方的缺点。

只要父母之间有明确、积极的沟通,未同住的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也会比较融洽。

如果父母离异后,其中一方(通常是父亲)渐行渐远,孩子就会感到痛苦、愤怒、忧郁或自卑。

孩子都希望忠于父母的任何一方,在父母之间受到拉扯会使孩子左右为难。

当其中一方不愿付出时,我们所能做的是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甚至包括在自己的内心诋毁对方——保持这种善意很重要,尽管你会觉得凭什么?

因为这样做对孩子好。




我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以前老觉得老公不陪孩子,不自觉在孩子面前抱怨,以及流露出对老公的不满,结果孩子就和我形成了对抗他爸爸的阵营。

结果是,孩子开始不尊重他爸爸,还经常像我一样对爸爸发号施令,导致爸爸在家感觉不到温暖和尊严,隔阂变深。

看了书之后,我及时改变了自己的态度。

开始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他爸爸的好话,告诉他,爸爸不陪他时,其实是在忙工作,很辛苦之类。

我自己也开始对老公表达更多尊重和感谢,给他自由和空间。

没想到,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孩子也开始像我一样,经常对爸爸说,你辛苦了。还常常为爸爸准备惊喜礼物。

爸爸感受到了儿子的爱,也变得愿意回报,花更多时间和儿子在一起玩无聊的游戏,或是一起去打球运动。

有好多次,当我和爸爸有争执时,孩子都说:“妈妈,这个事儿你得听爸爸的。”

甚至,孩子还会有甜蜜的苦恼,“怎么办,妈妈,我感觉自己现在更爱爸爸了。”

总之,我们一家三口现在变得越来越和谐有爱,什么事情都一起商量解决,相互尊重。

最快乐的家长心态是开放的,他们愿意从孩子身上学习,借由接纳孩子的观点来扩充自己的观点。

孩子本人及观点获得尊重时,他也自然会学会尊重别人。

在我们家,当我和老公谈论工作时,如果孩子插嘴问,你们在说什么,我们从来不会说: “走开,你不懂。”而会耐心给他解释。

很多时候,孩子都会很耐心地听我给他解释一些生僻的词,或是他听起来很晦涩难懂的商业问题。

只要他没说“我不听了”,我都会尽量说得明白一些。




简而言之,在教育这件事上,夫妻间不该把对方当对手,相互竞争,而应该要合作。

当然,这也要求夫妻间要更相爱、和谐。

即使出现争执,也不应该拿孩子当武器,要孩子“别再爱爸爸或妈妈”。

而要跟孩子解释,你们夫妻正在解决一个有分歧的问题,而且你们仍然爱着对方。

如果你们的争吵让孩子感到害怕,也要及时跟孩子道歉,以及为了孩子暂时和好。
 



赞赏孩子的努力

 
对孩子做任何评判都无助于让他变得更好,因为在“文静”“笨拙”“吵闹”等标签的限制下,孩子很难健康发展。

多去赞赏孩子的努力。

与其说“你的数学很好”,不如说“我很喜欢你做算术题时聚精会神的样子”;

与其说孩子“画得好”,不如说“我很佩服你为这幅画下那么多功夫。我喜欢你画的那栋房子,看起来好像在微笑,让我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了”。

描述你看到的东西与感受,并鼓励孩子,而不要做任何评判。描述你的观察,并发现一些具体的特质给予称赞,远比“干得好”“太棒了”之类的笼统评语更鼓舞人心,也远比批评更实用。

例如,不要说“我做的面包很好吃”,而是改成“全心全意投入烘焙是值得的”。

不要说“我不擅长瑜伽”,而是改成“我开始练瑜伽了,而且比上周进步了一些”。
 


 

亲子关系从孕期开始

 

我们应该给婴儿他想要的任何关注,而不要试图去训练婴儿,让他学会等待或压抑自己的需求,那样做,会让孩子长大后,极度缺乏安全感。

假设在襁褓时期,你的需求总是不能获得满足,你常需要长时间哭喊,才能得到关注,有时甚至哭喊很久也无人过问,你会觉得自己遭到忽略、漠视,以为你需要制造很多噪声才能获得关注。

长大后,你无法把他人的陪伴视为理所当然,总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你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也欣赏不了他人,难以对人产生信任。

这就好像你必须在沙漠里不停地上蹿下跳,才能引起别人的关注。那些人通常会离你而去,不带你一起走。

婴儿看不到大人会害怕伤心,是因为他有安全感(这是好事),但还没有发展出心理治疗师所谓的“物体恒存”(object permanence)概念,也就是看不见某人或某物时,依然感觉到某人或某物存在的能力

如果你经常满足宝宝的需求,他们迟早会培养出物体恒存的概念,那个黏人的阶段很快就会过去。

婴儿独处时,他会觉得自己遭到遗弃了。我们看不见或听不见孩子时,仍然会感觉到他的存在,这种感觉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我们很容易忘了这是我们后天习得的能力。

对婴幼儿来说,获得回应是一种需要,而不是渴望。我们对婴儿的暗示反应不足时,是在无意间教他不要尝试。

获得足够关注的孩子会有安全感,不会为了人际关系而患得患失(他不会太在意人际关系,也不会觉得自己必须引人注目——例如跳火圈或撞石柱——才能确保人际关系)。

放任婴幼儿在夜里独自哭泣是不仁慈、不明智的,这样做是不关心孩子,是把孩子当成物品看待,而不是当人看待。

孩子哭着入睡所感到的孤独,与大人哭着入睡的孤独感一样,都是痛苦的体验。




无论孩子(或成人)年纪多大,觉得自己受到认真对待都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疗愈。

如果认真对待你的人是你的父母,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不责怪你,那确实是最温暖的鼓励。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不会妄下评断的交谈对象,一个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在他面前充分做自己的人。因为你面对孩子的时候,你也需要成为那样的人,让孩子可以理直气壮地充分做自己。

你的孩子越放松(那可能是因为他得到足够的关注),就越容易培养稳定情绪,而不是经常焦虑或愤怒。

感受接纳与安抚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础。
 
他人的关爱、称赞、关注,是你建立人际关系及获得力量的源泉。

孩子黏你、渴望你、爱你的强度,有时会让你觉得太强烈,难以招架,但你应该好好享受它:那说明孩子已经对你形成强烈的依附关系。

帮孩子培养独立精神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在准备好及想离开你的时候让他离开,而不是疏远他。
 
孩子很自然就会与你分离。当他知道你在那里,随时找得到你时,他会觉得可以放心分开了,因为以后想再与你相连时,你一定会在那里。

我们不该以疏远孩子的方式来鼓励他独立,因为那样做不仅干扰了分离流程,也延长了分离流程。此外,那也会干扰孩子养成安全型的依附关系的流程。
 
 孩子迟早会自己睡一整晚,自己学会坐起来、爬行、走路、穿衣服、吃固体食物,自己做早餐、付房租。

在孩子准备好之前就强迫他去做那些事情,是在打击他的信心,也是在打击我们自己。

正如婴儿不需要为了坐起来或走路而使用那些限制其行动的辅助工具,他只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发现如何坐着,如何向前走。




 

界定你自己,而不是孩子

 
希望孩子配合时,把命令和提醒,改成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许更有用。

当你不想让孩子玩你的钥匙时,你应该说:“我不能让你玩我的钥匙。”而不是说:“我以前告诉过你,你不能碰我的钥匙。”

你和青少年划定界限时,孩子更容易听懂“我需要你十点前回到家”,而不是“你年龄太小,十点以后不该在外面逗留”。

尽量不要以负面的话语来设定界限。与其说“不要在墙上画画”,不如说:“墙不是用来画画的,纸才是画画的地方,这里有一些纸。”

“这个节目结束时,你必须关掉电视,因为你看太多电视了。”这样讲是在界定孩子。界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我不希望你一直看电视,所以这个节目结束后,我会关电视。你想玩点别的吗?要不帮我一起准备晚餐?”

设定界限的经验法则是,界定你自己,而不是界定孩子。

例如,孩子放音乐的声音很大,打扰了你。孩子沉浸在音乐中,不亦乐乎,你却开始烦躁起来,怒气冲冲。换句话说,你正在接近你的极限。

这时你可以界定自己,描述你的感受,而不是界定孩子。你可以说:“我觉得音乐太大声了,我想请你调小声一点。”而不是说:“你的音乐太吵了,把音量调小一点。”




13岁的孩子想自己搭夜车穿过市区回家,你可以说:“你的想法挺好,你觉得自己长大了,能搭那班公交车,你知道如何安全地乘车。问题是,我还没准备好让你自己那样做。我必须赶快接受这个事实:你已经越来越成熟了,可以照顾自己了。请再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准备好适应这种状况。”

这样讲,你是在示范如何诚实沟通,也是在示范如何设限。孩子会因此学到,你不准他深夜自己搭公交车不是他的错,而是因为你还不放心。

他本来就知道这点,但你坦诚相告,他更有可能理解你的决定,那也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青少年需要爱,再加上界限及父母的乐观,才能学会掌控情绪与冲动。

如果你和家人使用界定自我的“我陈述句”,而不是界定别人的“你陈述句”来表达你的经验、感受、界限时,一切会变得更容易。

儿童和青少年会试探性地做一些事情,那很正常,但你不见得能接受那些事情。你可以让孩子知道你的感受:“你……的时候,我很生气。”“你……的时候,我很害怕。”“你……令我心烦。”

但不要错过分享正面感受的机会。“你……的时候,我很自豪。”“你……的时候,我很佩服。”“你……的时候,我实在太爱你了。”等等。

与其说“你还太小,不能去酒吧”,不如说“我还没准备好让你去酒吧”。

只要不把孩子的感受视为胡闹,只要你能倾听,不做评判,只要你能确认孩子的体验,你就更有可能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总结:如果在你成长过程中,家人都把你当成独特的、有价值的个体看待,给你无条件的爱,也给你足够的正面关注,你们全家关系融洽,那么你会获得一份培养正面关系的蓝图,长大成人的你也有信心可以为家庭与社区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装装子,爱看书爱写作。越看书越见浅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