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有酒、何人共斟

 迂夫子 2022-05-13

柳梢青·岳阳楼

南宋:戴复古

袖剑飞吟。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

问有酒、何人共斟?

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戴复古一生潦倒,浪迹江湖,走到那里,诗歌写到那里。作为江湖诗人,戴复古作诗以苦吟求工,他的许多对偶诗句,特别适合用书法写成对联,这里摘下来推荐给书法爱好者,诸如:

心宽忘地窄,亭小得山多。

无心当世用,袖手看人忙。

一心似水惟平好,万事如棋不着高。

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观。

苦恨好山移不得,生憎俗客去还来。

······

他一介布衣,生性耿直,又不会吹拍逢迎,干脆远离官场,却又无时无刻不忘抗金复国大业。登临之际,他的爱国豪情油然而生。这首登临岳阳楼之作即是如此。

袖剑飞吟。

“袖剑飞吟”有个典故,据《唐才子传》记载,吕岩,也就是民间传说“八仙过海”里的吕洞宾,曾经在岳阳楼上饮酒,醉后留诗:

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戴复古浪迹南北,兼有豪迈胸怀,与吕洞宾诗中所表现的气质有相似的地方。这里借用来抒发自己壮游洞庭的情怀。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

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八百里洞庭,浩瀚汪洋,这里只用“深深”二字,极其凝练。词篇至此,气象也更为开阔。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单点明登楼时令,还以秋日多风和入秋百花凋零为下文“一快披襟”、“变尽人间”作铺垫,同时又与作者的苍凉胸怀相映衬。

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秋水深深”言其深邃,“万顷波光”言其广袤,两相配合,极见情致。“岳阳楼上,一快披襟”,塑造出一个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超旷、酒脱,豪情满怀的词人兼爱国者形象。

上片写美景游情,词人登临岳阳楼,远眺洞庭湖,望见秋水深深,波光万顷,楼头独立,吟诗朗朗,好不痛快。词风豪中带逸,作者登楼的快意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发挥。

下片开始,词人笔锋陡转,“快”意顿生波澜: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

不携酒的原因是无人共斟,冷静道来,中有知音寥落、无限孤寂感伤之情。

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末三句才揭破主题。戴复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践踏的“偌大”中国。可是当时的统治者纸醉金迷、苟且度日,有谁能共饮作者之酒呢?

下片抒兴废之叹,两片情感有异,词人念及国家危难,山河破碎,知音寥落,心情沉痛,不禁唏嘘感慨:眼前只有君山不老,自古如今。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