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雨如歌‖我的文学路 撰稿/王力光 主播/高锦霞

 梦圆医巫闾 2022-05-13

【第542期】


FOCUS ON US


作者 王力光



更多精彩 请关注——《北镇发布》、《北镇报》、北镇电视台、Fm98.2NHz北镇调频广播 《都市头条》

我的文学路

撰稿/王力光 主播/高锦霞



亲爱的朋友:晚上好!

你在我心中,我在你身边!

这里是Fm98.2兆赫,北镇广播电视台调频广播:烟语如歌

我是:云烟。愿我们每个周六、周日晚上准时相约在98.2.

我会陪伴在你的身边,与你共同体味那如梦的年华、如诗的青春、如歌的岁月、如烟的往事,和你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亲爱的朋友:寂寞的时候,别忘了你在我心中,孤独的时候,请记得我就在你身边!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力光姐讲讲她的文学路吧!力光姐说——

   我的父母亲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读了六年书,所以,十分注重对子女的文化教育。特别是母亲,对我们寄托很大希望,希望我们将来能成为有文化,有出息的人。
父亲远离家乡,在工厂上班,母亲就承担了教育我们的任务。
母亲对我的教育,来源外祖父。
外祖父是个老学究,母亲从外祖父那里知道许多书中的人物故事。而且母亲特别喜欢听戏,乐于将书中、戏曲中的人物和故事讲给我们听。母亲的记忆力特别强,无论什么故事、什么戏曲,她只要看一遍,听一遍,就能详细记住。母亲善于讲故事,讲时带着很浓的感情色彩,绘声绘色,有时高兴,还给我们唱一段评剧《花为媒》。
我从三四岁起,就从母亲口里听到了《牛郎织女》、《天仙配》、《秦香莲》的故事。母亲是个聪慧,善良的女人,特别喜欢悲剧经常给我们讲悲剧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窦娥冤》、《赵氏孤儿》……母亲一边讲一边掉眼泪,我一边听一边掉眼泪。
我受母亲的影响,喜欢听书、看书。最早的启蒙读物是小人书。
六十年代初,我们家下乡到辽西的一个小村子,当时家里人口多,生活特别拮据。尽管这样,母亲总紧出几分、几角,满足我看书的要求。母亲没钱,就向邻居借,然后卖小工挣钱还上。十二、三岁时,我继续读了《青春之歌》《红旗谱》《金光大道》……我立志做一个像杨沫、梁斌、浩然那样的作家。
我的作文尤其好,五、六年级的作文还在三中作为范文,登在《小学生作文选》上。
考上中学后,我正准备好好学习,向作家的梦冲刺,可是,文化大革命来了,我们停课闹革命,然后,就是上山下乡了。
1971年,我从农村来到锦州二师(今天锦州师专),系统地学习了文学理论。毕业后,分配到北镇大屯中学任语文教师,二年级班主任。
农村的生活环境特别艰苦,孩子幼小多病,但就是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我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梦想的追求。
冬天,北风呼啸,寒气逼人,我住在婆婆家的西厢房里,西厢房四处漏风,又没有取暖设备,只烧一个门灶子,丈夫当时在部队服役。吃完饭,打掇孩子睡觉,我就蜷缩在被子里看《青春之歌》《金光大道》《唐诗三百首》……
闲暇时间,我也写些小文投稿。记得我的第一篇稿件投到锦州日报社,题目是《我的学生》,当时没有稿费,是一本新华字典。文稿变成了铅字,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后来,我来到了北镇造纸厂,当了文书、通讯报道员。由于搞一些行政文字,文学创作几乎停止。这期间,我创办了厂报《北纸报》,自己当主编、组稿,当时《锦州日报》社的编辑素素、杜吉恩还来厂了解情况,我积极深入基层,反映企业生产改革发展情况,连续十几年被评为锦州日报优秀通讯员一等奖。
后来,女儿的肺心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反复发作。我下岗,儿子上高中,正是大把花钱的时候,我当时年纪大了,又无一技之长,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我卖过盒饭,打过短工,在学校门口卖过文具,当过护工……每天挣个十元八元,生活相当困难。我结识了《闾山文艺》,正式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最近几年,有了微信,我加入了家乡的文学群,在“闾山文艺群“梦圆医巫闾群”和文友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我收益匪浅。群里组织的采风活动,大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阅历,此间,我创作了大量诗文,发表在《闾山文学》,《北镇报》,《梦圆医巫闾平台》……可以说,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是家乡的山水哺育了我,是家乡的热土使我有了用武之地。
我患有严重的眩晕症,经常发作,犯病时,天旋地转,难以写作。我就闭着眼睛思考、打腹稿,等病好后,再誊写在纸上。我的身边经常带着本笔,一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写作灵感,及时记在纸上,以免忘记。
“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我以我的亲身经历创作了散文《卖盒饭的女人》《金子般的心》《送奶女孩》等等,又以在农村多年的经历,创作了60多篇农村题材的散文、小小说。
2014年,由一位企业家的赞助,沈阳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的散文集《魅力之光》。我的多篇诗文被今日头条、城市头条、梦圆医巫闾等平台发表,在《锦州日报》、《辽宁职工报》刊登,2020年被辽宁散文学会、辽宁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我现在人到晚年、夕阳西下。但我有信心,在余下的时光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力光姐写作的故事,就给你讲到这里吧!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

别忘了:你在我心中,我在你身边!

这里是Fm98.2兆赫,北镇广播电视台调频广播:烟语如歌

我是云烟。再见!


策划编导:程占全

主     播:高锦霞

撰     稿:王力光

编     辑:艳玲佳美

合     成:苏佳美

监     制:王 东

系列节目:《烟雨如歌》由中国 北镇 梦圆医巫闾多媒体平台 出品

更多精彩,请关注《梦圆医巫闾》公众号



主播 高锦霞

END

【顾问】汪玉铎 刘兴龙



【主编】

程占全

【编委】

田心 佳林 云烟 阿敬 佳美

【演播团队】

佳林 时尚春天 女人心 信步  杨静 百合芳香 赵燕 淡淡幽香   王春玲  幽幽谷 云烟  

【图片提供】

贾辉 七秒记忆 清浅醉流年 张静 凤展翅 郭万启 焦旭 龙哥

【推广团队】

孙静 艳玲 宝芳

入驻作家

王力光  张利杰  黑马  崔盈  曲素梅 王莹  千之叶  刘俊瑾  晴耕雨读  李月华  谢凤钰  华妇微  阿敬  高维恩  陈华  称心如意  秋菊  季阳  黑土 肖玉兰  惜福  爱新觉罗  林木  史国君 于迁  隐逸仙庄庄主  承学  凤展翅   杨澍  厉彦君  厉艳华  风和日丽    柳依依  任晓伟 董志勇  刘利明 高锦霞

(如有遗漏,请线下沟通)

北镇广播电视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