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3鸡兔同笼
2022-05-13 | 阅:  转:  |  分享 
  
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兔同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用方程组这样的数学模型刻画现实世界.

【过程与方法】

1.在列方程组的建模过程中,强化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列方程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应用能力.

2.将解方程组的技能训练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融为一体,进一步提高解方程组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关数学模型,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在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到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难点】

用方程(组)这样的数学模型刻画和解决实际问题,即数学建模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鸡兔同笼”是经典的数学问题,在小学阶段同学们曾探究过它的多种解法,这节课我们用本单元学习的方程来解决此问题,看结果如何.



二、讲授新课

教师多媒体出示课件: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1)“上有三十五头”的意思是什么?“下有九十四足”是什么意思?

(2)你能根据(1)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吗?

(3)你能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吗?请与同伴进行交流.

生:“上有三十五头”是指鸡和兔共有35只,即“鸡的只数+兔的只数=35只”.“下有九十四足”是指鸡的腿和兔子的腿的和为94条,即“鸡的腿数+兔子的腿数=94”.

师:很好!那么根据(1)中的数量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根据(1)中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设鸡有x只,兔有y只,可得x+y=35①,2x+4y=94②,把①和②联立方程组,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即笼中有鸡23只,兔12只.

师:很好!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有2元、5元、10元的人民币共50张,合计305元,其中2元的张数和5元的张数相同,三种人民币共有多少张?

师: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鸡兔同笼”问题有联系吗?

生:有联系,可以采取相同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师:你准备设几个未知数?

生:设2个未知数就可以了,因为题中2元的张数和5元的张数相同.

师:对,那你能根据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列出方程组吗?

生:可以设2元的人民币x张,5元的人民币x张,10元的人民币y张,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师:很好!同学们能解这个方程吗?

生:能.

由②得y=50-2x.③

把③代入①得7x+10(50-2x)=305,解得x=15.

把x=15代入③中,得y=20.

即2元的人民币有15张,5元的人民币有15张、10元的人民币有20张.

三、例题讲解

【例】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五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一尺.绳长、井深各几何?

题目大意是:用绳子测量水井的深度.如果将绳子折成三等份,一份绳长比井深多5尺;如果将绳子折成四等份,一份绳长比井深多1尺.绳长、井深各是多少尺?

【答案】设绳长x尺,井深y尺,根据题意,得



①-②,得-=4,

=4,

x=48.

将x=48代入①,得y=11.

所以绳长48尺,井深11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发言,教师予以点评.





献花(0)
+1
(本文系公职资料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