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店民间文艺】病毒猜想

 lz茶店茶香菊韵 2022-05-13


     

(图1:病毒的内部结构)

病毒是宇宙生态中最微小的非生命体极简基因,人类对它知之甚少。但它在地球乃至宇宙生态中异常活跃,影响着人类和其它生命体以及植物等所有物种的生存。其实,病毒的化学本质就是核蛋白,用现代标准叫法,基因是核酸分子,然而看似极简的结构和成分,解读它的复杂程度和生变密码堪比宇宙奥妙更难。它包含有正电荷、负电荷、染色体、基因序列、遗传密码、与其它生物和植物的关联等太多信息。这么微小的世界,竟然遵循宇宙规则,具有镜像对称和数学关系。自然界有四种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前三种具有镜像对称,只有弱核力不对称,而恰恰病毒受它的约束。我们猜想,弱核力可能通过不对称法则来影响DNA或RNA的螺旋方向,从而完成交叉换位,确保基因不被单一遗传。
我对病毒的关注,源于多年来我对各类图形的观察、探索、学习与热爱,包括宇宙的,自然的,生物的,植物的,文化的,艺术的等等。这篇简短的病毒猜想,是我从即将出版的《美丽法则》一书序言中摘要出来的,序言已经说明,我不是科学家,我的著作是基于规则原理基础之上从文化艺术层面对美学进行思考和探讨,而不是论文和学术属性。我描述的这些图形在哲学和趋美框架内遵循的规则各不相同,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其中组成生命的各种图形,受到多种机制的约束,细胞的分子是物理规律,皮毛颜色是化学规则,生命体结构比如对称性是数学规则,但生命体行为会掩盖这些构建元素性质,完全执行生物规则,病毒的微观图形也在其列。
在我收集的病毒图谱中,无论以何种图形出现,其结构极简,符合宇宙规则,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我认为称之为介质更准确。我们发现,全世界的微生物科学主要集中在病毒基因、病毒溯源和病毒疫苗上,没有在病毒世界的系统性研究上取得关键性突破,致使病毒疫苗的靶心频繁改变。病毒的微观图形十分美丽,除艾博拉等少部分外,多数呈球状结构,并具有一定的规则。现在已知一种超级病毒为正六边形,RNA为螺旋形,与植物秧藤同向旋转,基因能修复DNA并编码酶,这种病毒也许已具备向生物进化的可能。门捷列夫是俄罗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他通过原子量大小顺序排列,制作了全世界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当时,门捷列夫所知道的元素仅有63种,他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发现了其中的周期性(同位素)。许多元素虽未找到,通过原子量序列即可无一例外地知道世界上所有的化学元素,并能准确预测它的原子量、比重、熔点等特征。目前病毒情况与建立元素周期表之前的化学研究有点相似,没有寻找到一种有效方法,让所有病毒进入“家谱”,可以随时识别张三李四,防患于未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病毒有惊人的数量,大部分集中在海洋里,如果把小于纳米级的病毒排列,会延长到4200万光年之外。已知的几种情况,是不是能找到“病毒周期表”,需要尝试。其一:时间序列。可能从地球诞生起就有了病毒,起码人类已经追溯到几十亿年前的病毒样本,时间越久,病毒携带的遗传信息越多;其二:蛋白序列。在数学上有个神奇的奇数轴,现在基本可以确定,病毒的蛋白数量受这个数学模型约束10(a2+ab+b2)+2】;其三:温度序列。已知火山口和南极冰盖300米以下存在病毒,也就是说,病毒生存的温度带非常宽,应该在正负1000度以上,而适合在人体复制的温度带极窄,可能只有上下20个幅度,多数生物比如鸟类,正常体温在20度以下,它们携带的同基因病毒对人类没有伤害。当然,还有很多,比如病毒存在方式有软体、干体、晶体等多种;RNA的螺旋结构分叉可能超出物理规则;人类用26个字母组成了复杂的语言,DNARNA的遗传语言字母并不多,字母之间是否置入了不被我们认知的代码;构成极简单链、双链的方式如果遵循素数规则(p=6n+1),供其使用的数字只能是157。我们看看17的编码:1/7=0.142857 142857 142857……,无限循环,基因少就简单吗?NO。难怪英国病毒学家特沃特宣称:“人类无法确定病毒的本质”。我们确信,能够攻击人类的病毒链可能只有一小小段,迟早会被找到。
我们继续讨论病毒。我们冷静下来想想,地球上这么庞大的病毒集团,仅仅为了制造伤害,不符合自然法则。哲学说,存在即合理;数学说,存在就有解;物理说,存在皆关联。至少有几点我们已知,地球上10%的光合作用都是海洋病毒基因开展的,也就是说,你每呼吸十次,就有一次氧气是病毒提供的。海洋巨量微生物吸收和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调节着大气温度;大量海洋微生物遗骸可以让地球温度下降;40亿年之前,地球上所有生物均是从海洋演化而来,我们的祖先直到大约4亿年前才爬上陆地。我们是否可以假设:病毒是否为地球上所有生物和植物的种子和起源,或有没有可能是上帝为地球周期性灾难储存的生物和植物基因备份,并具有调节生态、优胜劣汰、平衡物种、推动进化、复制进化成果和应对自然灾难的功能?放眼演化的历程,不管那一种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它们都离不开这些微小却威力无比的病毒。这些病毒与我们共同拥有这个星球。
病毒毕竟在伤害人类,而且在基因相近的亲缘关系中具有更大危害性,越是古老的动物,比如猩猩、猴子、骆驼、蝙蝠、果子狸等,越容易成为古老病毒的宿主,对人类的威胁越大。但纵观病毒演化情况,病毒攻击人类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受到基因、环境、宿主等多层制约。历史上几种危害性比较大的病毒,比如艾滋病、艾博拉等传播地点和宿主证明了这一点。或非洲、或尼罗河、或美洲起源,然后扩散世界。艾滋病毒首先在洛杉矶发现,纽约大学普雷顿-马克思追踪到病毒来自白顶白眉猴,很多西非洲人把这种猴当宠物养,也猎杀猴子吃。美洲夹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中间,病毒经洋流传播给宿主,对美洲物种构成一定威胁,特定流感周期性在美洲出现则是这种环境的结果。美国病毒科普作家卡尔指出:“美国是许多种人类致病病毒的发源地。其中有些古已有之,也有些是新的病毒种类。大约1.5万年前,人类足迹抵达西半球,他们随身带去了很多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在短短4年内就在整个美国传播开来,25%的感染者出现发热症状”。天花病毒曾经是人类最凶猛的杀手,但天花现在是全球少数几种被彻底根除的疾病之一,这一重大贡献应该归功于中国人民,中国发明的接种疫苗,为全世界科学家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无论如何,病毒世界里隐藏的奥妙太多了。是否与宇宙暗物质有关,它与生命体细胞是什么关系,为何会有这么庞大的病毒基数,我们人类区分生命与非生命的做法是否干扰了我们全面、准确、系统、辩证地认识这个病毒世界和生命世界。我们猜想,庞大的基数是物理统计学规则,说明这个世界不确定因素太多,所谓的“生命”可能只是一些稍纵即逝的基因组合,随时可能被另一些基因破坏殆尽,所以,必须由天文数量的原子形成概率规则。不可思议的是,基因还可以一直处于36.67℃左右的温度,保持几个世纪之久而不受热运动的干扰。关于病毒,它原本就包含了两面性,一面能给予生命的物质,另一面则代表致命的毒液。

图2:作者寻找到两方几乎完全相同的纯天然奇石。天下万物相通,这两方奇石均有内核、磁场和正负电荷,图中皱褶是外来内核入侵受阻形成的。这两个自然界图形很好地解释了当病毒入侵细胞受阻时,便在细胞周围聚集起皱褶粘液,积少成多,覆盖肺部,造成呼气困难。)

(图3:这是有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种已知体积最大的病毒,图形为六边形,RNA为螺旋形,与植物秧藤同向旋转,基因能修复DNA并编码酶,这种病毒也许已具备向生物进化的可能。)

原创:南  


《茶店民间文艺》

挖掘、收集、整理、传承、弘扬、传播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推介乡村最具特色的民间文艺人才,活跃社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