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教案2
2022-05-13 | 阅:  转:  |  分享 
  
第四单元课题2元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并确认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即可,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教学策略分析】

元素概念的教学应注意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元素符号的教学忌一步到位、急于求成,应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并注意组织好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联想记忆、卡片问答、查表抢答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概念。

【教学准备】

1.投影片:元素与原子的比较等;

2.元素符号的卡片、水分子等模型卡片。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习[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设疑)

什么叫元素呢? [来源:学|科|网Z|X|X|K]





素组成的。[来源:学。科。网Z。X。X。K] [来源:学。科。网Z。X。X。K]



2元素”。 (回忆)

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

回忆。

口答:碳12原子。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感觉自然。 大













比 (设问)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

(投影)1.介绍几种原子。



猜测:

1.有;

2.不确定

3.没有









在猜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念 (问)上述两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 观察后回答:每组原子

的质子数都相同吗?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为形成概念打下基础。 (投影)2.在投影1的基础上,在两组原子的右侧分别打上“碳元素”、“氧元素”。









观看屏幕,注意变化。















在对比中让学生感悟元素的特点。



(问)根据以上内容,你们能试着说说什么叫元素吗? 同桌交流后,请代表发

言。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体验“我会学”的快乐。

布置阅读P71教材课题2的第一段。

阅读课文。

讨论:怎样区别氢元素和铁元素?



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较 (投影)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讨论,具体内容见表:

根据表格内容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交流发言,共同完成表内的各项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对已学概念的分析、比较能力。初步学会正确地使用元素、原子的概念。



















知 有关物质的分子模型卡片。

请同学们通过模型卡片的拆拆、拼拼,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变化过程:

水——→氢气+氧气

氢气+氯气——→氯化氢





分组活动。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借模型卡片的直观、形

象,引导学生进行微观分析。 通过以上活动,思考: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得出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元素不发生变化。 借助卡片,通过有趣的拆拆、拼拼,轻松得出结论。 打







方 (过渡)我们知道,英文单词不计其数,但字母只有26个;同样,物质的种类已知的有三千多万种,而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种类只有—百多种。



体会、感悟。

真切地体会物质的多样性及自然界的丰富多彩。



















类 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我们将元素分成三类。

(板书)元素的分类

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

金属元素:“金”字旁(汞除外)











按偏旁进行分类。







在已有的语言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寻找规律,自

主学习。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究 完成教材中P74“活动与探究”。

(思考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观察教材P71图4—4,阅读P72“资料”中内容,讨论、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矿泉水商标,一些药品说明书等),彼此增进认识:

1.各种元素在自然界

中的含量各不相同;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

元素依次是氧、硅、

铝、铁。





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地壳、生物细胞、某些食

品中含量较大的元素。

使学生自觉接受化学的科学常识。 【板书设计】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读法及写法:

2.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导

忆入

旧新

知课 在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接触到一些符号,如:O,H,N,C,Al……。这些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呢?{阅读教材P73“资料”栏。)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回答老师的问题。

以旧引新,设疑引思。 自

























号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表4—3。

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呢?

出示几个书写错误的元素符号,让学生改正。

根据表4—3,找出元素符号的书写特点。

集体朗读表4—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启发)

?

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妙方”?



同桌讨论、交流;

全班介绍。 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自我展示中体会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卡片问答)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手中出示的写有元素名称的卡片,说出元素符

号,比一比,谁说得快?



学生抢答。

在趣味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记忆的热情。



介巩

绍固

意拓

义展 (问)

元素符号能表示什么意义呢?

以具体符号为例,介绍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练习)说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1)Fe(2)3Fe(3)nFe



以具体符号“H”、“N”

为例,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思考回答。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解元素符号的重要性。

加强对元素、原子概念的理解。



了阅



解读



史教



实材 (投影)

4.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

观看、聆听。 增进对科学史的了解,体会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



阅读课本,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归



动纳



探小



究结 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活动与探究。

活动形式的建议:

1.小组抢答竞赛;

2.小组交流后由代表发言。



人人参与活动。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跟大家说一说。(对学生的

归纳进行评价,适时纠正、补充、表扬与鼓励。)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

本课题进行归纳小结,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

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2?元素(第二课时)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用途

【教后小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献花(0)
+1
(本文系公职资料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