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后劲十足?哈佛商学院心理学家特瑞莎·阿马比尔

 明新老李 2022-05-13
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后劲十足?哈佛商学院心理学家特瑞莎·阿马比尔的这个实验值得一看,结果很让人受启发。为了研究奖励在激励创新方面的作用,她曾经做个有100余名儿童参与研究的实验。

实验包括两项活动。其中一项是根据一本儿童画册讲故事,这本画册里包含了30张彩图,但是没有任何文字。因此该画册给孩子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他们可以自己解读这个故事。另一项活动与玩相机有关,参与该项目的孩子对相机都十分好奇。

实验开始前孩子们被随机分成两组。第1组的孩子被告知:如果他们答应根据画册讲一个故事,那他们就可以玩相机,并且在他们玩相机之前,必须签一份协议,承诺自己玩过相机之后会讲故事。这组的孩子每拍几张照片,实验者就会提醒他们记住自己的承诺,拍完照片之后,实验者就会拿出画册让活动继续进行。

第2组的孩子同样被告知他们需要参加两项活动,但这两项活动并无相关性。实验者只是简单地询问他们是否想玩相机,他们的确想玩,然后要求他们根据画册讲故事,这些孩子不需要作出承诺,也不需要签什么协议。

两组孩子讲的故事都会被录音记录在纸上,再由三名小学老师分别给这些故事打分。评分结果颇耐人寻味,第1组儿童把玩相机当成讲故事的奖励,而他们的故事所展示的创造力明显不如第2组。

两组儿童参与这两项活动的顺序是一致的,除了第一组附加了条件其他都一样,结果却大相径庭。

在这个案例中两组儿童唯一的区别在于二者对于奖励的理解。心理专家认为第1组儿童把奖励视为行动目标,第2组不是。

明确的奖励居然会扼杀死孩子的创造力!

学习的问题不能跟孩子讲条件,而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我个人主面置顶的一篇文章也专门谈了这个问题。如果内在动力高,孩子对学习就会怀抱着澎湃的热情,自然会主动学习,并且后劲十足。相反,来自外界的期待及奖励会扼杀内在动力,内在动力较低时,学习的主动意愿也会降低,而这种意愿在学习上是至关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