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休) 雨蝶 大学里有次在图书馆借了本书,翻到扉页,看见某君用钢笔抄了首词: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后来才知这是香冢墓碑的铭文,琼瑶的《还珠》中香妃化蝶的情节自是源出于此,这段铭文同时也被金庸引作《书剑》的收尾。当时无知,以为是首词,我一时兴起便提笔补了下阕: 莽莽沙,纷纷雪。前路遥,归梦绝。漫漫古道,尽如赤铁,赤作忠魂血,铁作忠魂钺,万里金戈几曾歇。生也,死也,却向谁别。 章句补的不甚工整,只韵脚差强人意,但词境竟不意与《书剑》原旨大略暗合,惊奇之余,权当一笑了。 香塚铭 君憾 在金庸的十几部小说中,《书剑恩仇录》的知名度远不如《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鹿鼎记》等。为何不太受观众追捧,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则《书剑》是金庸处女作,剧情架构不如中后期的小说曲折精巧;二是按照金庸小说的武功设定,年代越后的,大侠们武功层级降格的越厉害,《书剑》背景是乾隆年间,成书最早,但年代最末,武打精彩程度大打折扣,制作成影视很不讨巧。金庸诸小说中,我也是最末才读《书剑》。起先是断断续续读着,过半才觉出其和金庸其他小说的不同。工作几年,今天回忆起来,又有些感悟,所以就写篇文章理下思路。 《书剑》给我的印象是读完之后没有太大的感触,说不出那个角色更喜欢,那个更厌恶。但仔细想想,还是主角陈家洛的性格特点会突出些,更值得品评。分析陈家洛的性格应该先看他的出身:他是陈阁老的公子,养尊处优,与生俱来有种高贵气质。何况饱读诗书,儒雅俊逸,豪无一般公子哥的纨绔习气。更兼拜书中第一高手为师,年纪轻轻,武艺已入一流高手之境。应该说,他的出身、武艺、文采足以让每一个女人心动,也足以让所有的男人妒忌,他的结局理应顺理成章的圆满。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事业和感情结局却依然以遗憾而终。在事业上,他领导的红花会反清未成,刺杀皇帝未果,最后远走回疆,隐居戈壁;感情上,他在香香公主和霍青桐姐妹间摇摆,尽管更钟情于前者,但最终为了家国事业,忍看爱侣委身他人怀抱,并间接葬送了她的性命。 有人说,这是金庸的小说,他愿意写成悲剧,有何不可?的确如此,写小说就是为了好看,写成悲剧则最打动人心。然而现实中,我们论人论事又怎能只看结果,不问其余呢?一个人性格的优点和缺点无论是小说中或者现实中,均取决和体现在他的出身,他的阅历,他生活工作中的林林总总。至于结局是失败或成功,则不全由个人做主,外力影响也极大。更何况常人所理解的成功未必如其所愿,常人所理解的失败也未必为其所憎。总之,过程很重要,我相信每一个人有性格的优劣、品质的高下,但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成功和失败,单纯以结局论人,往往一叶障目,看人论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陈家洛的出场很突兀——前任帮主遭清廷毒手,临死前留下遗命把红花会交由这个身份特殊的义子统领。随着帮会事务的开展,途中陈结识了“翠羽黄衫”霍青桐,两人一见之下各自敬慕,但心照不宣。在之后,他又邂逅了霍的妹妹,如天仙一般美丽,如雪莲一般纯洁的香香公主喀斯丽。这份突如其来的爱情如此纯粹的,纯粹的理应完全没有悬念——他们无意中邂逅,她爱他,他也爱她,没有父母阻挠,没有身份上的隔阂,没有封建礼教的束缚,一切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然而一旦把感情回归于俗世,一切又变得复杂。陈家洛与霍青桐的感情多少伴随着事业考量,他对霍青桐既敬且畏。霍青桐是理想的事业伴侣贤内助,她精明干练,有气度、有帅才,美貌虽不及公主,却也是千中无一的人才。然而公主呢?公主单纯善良,陈家洛与她的爱情是纯粹的理想主义式的爱慕,是精神上的绝对契合,完美的几乎不可能是真的。公主的美貌更是世间罕闻,书中有对绘着香香公主画像的羊脂玉瓶,令远在紫禁城的乾隆见过,都不惜调动大军远赴回疆“迎请”佳丽。的确,美好到极致的东西,即便是真实的,也是那么易碎。公主就像那对瓶子一般,巧夺天工,美不自胜,然而携出示人则怕强人觊觎,摆设于桌几又怕磕碰摔碎,也许只有用匣子妥妥的封存才是它最好的归宿。陈家洛寄望于乾隆能倒戈反清,为全兄弟情谊,为安其心,忍痛割舍爱情,亲手把公主推入乾隆怀中,然而乾隆毕竟没能放弃皇位,暗中策划,预备诱杀红花会群豪,公主为了示警陈家洛不惜以死为信,终归香消玉殒。 陈家洛的主角光环是不完美的。他的武功并没有如金书中的其他主角一般遗世独立,超凡入圣,他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敌不过书中的第一反派,而且比他武功高强的人还有不少。书末他所习得的绝世武功也是需要外人协助才能尽力发挥。而他的事业更是一败涂地,既未能光大帮会,也未能兴复汉室,因为政治上的幼稚,反而葬送了自己的爱侣,并避祸回疆。 得失 书生弃笔,执戈挥剑,试问能断恩仇几许,坐拥江山几何? 陈家洛的人生是无奈的。他身上有金书另一位主人公张无忌的影子,他们受传统教化的影响太深,尽管本领高强,人品武艺均能服众,然而在人性的拿捏上又易犯机会主义,在与高层的政治斗争中,终究败于小人之手。在感情上,他们迟疑犹豫,思虑过多,又常常迫于事业驱使而甘愿牺牲自己委身仕人,他们觉得这样他们就能成全周遭人们的期许,成就他们自己的声名地位,然而结果是他们依然被环境所迫,依然的身不由己。陈家洛在政治斗争中的妥协失败同样可以引用《倚天》后记金庸的原文来印证:“张无忌这样性格的人,武功再强也难成政治上的大领袖,中国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将结论明确地摆在那里。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付政敌的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张无忌一个条件都没有”。张自己也承认,论临事决疑,权谋机变,不及外公和下属,也不及赵敏和周芷若,因而他武功虽强,却始终被周、赵等女子操控于股掌之间。陈家洛虽然出身高贵、事业卓迈,然而于残忍和权力欲两项无疑是不具备的。张无忌有一位绝对主动和练达人情的赵敏作伴侣,他们的结合和爱情是圆满的;陈家洛衷情于香香公主,然而负疚于她的离世而终身未娶,更增缺憾。 然而我们又看到陈家洛在书末经历重创后,性格上似乎有所磨砺升华。他在听闻公主噩耗后,强忍悲愤,稍一迟疑便继续手中事务。一旁朋友见了不禁感慨:“以前我见你们总舵主总有点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这番如此看得开,放得下,真乃是领袖群伦的豪杰。”陈自己原本儿女情长,他没有极强的权力欲和政治野心,只是身在其位,所谋者大,他强自克制自己书生的本色,以一个领袖应该具备的形象努力约束自己,渐渐被职业同化,也适应了自己的角色。 陈家洛的出身是幸运的也是无奈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我大都如此。 夏梦 “完人” 应该说,陈家洛身上有着太多金庸的影子,同样的出身海宁望族,同样的是书生意气,同样的与心上人有缘无分。金庸出身书香世家,家族在浙江海宁极具根基和名望,记者出身,后来写小说、办报业,在华人圈里的影响力极大,而且他与演员夏梦的一段情缘最终也是无疾而终。金庸后来创办明报,作为政论家,他观察敏锐,社论针针见血,切中时弊。他年轻时想当外交家而未果,后来更参与起草香港基本法,但中途却又辞职退出了。金庸在后来的采访中说过,当外交家需要牺牲很多个人自由,我本心是向往自由的,日久毕竟无法适应。至于中途退出基本法的起草,金庸自己也坦言自己不适合从政,政治需要迎合拍马,自己则喜欢有话直说。 金庸说过,陈家洛的性格,在知识分子中很常见。吴晓波也说,中国知识分子从来缺乏独立在历史中书写自我的勇气,他们往往需要依傍在一个利益集团上,以一种从属的身份来实现自己改造社会的理想。而在内心,他们往往又不甘于这样的角色。对于主子,他们无法拜托人格上的依附,而在价值观上则又与之有文化上的重大出入。对于自己,他们得意于实务上的操作和成就感,却又对这种极端的入世状态抱有缺憾。 传统的中国文人一方面追求着精神上的自由独立,向往着老庄般的清静无为,然而在世俗上却往往不得不依附于某一类组织或强权,鲜有能真正洒脱的。如岳飞、袁崇焕一般以文取仕、以武见长的儒将、刚猛派终究不是主流。道德上的精神洁癖给了这一阶层太多的思想枷锁,数千年文化标榜的诸葛亮式的忠臣、孔孟一样的圣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终究是遥不可及,在追求迎合世人所推崇的价值观的途中,不少人往往忘记了自己真正想拥有的东西。他们忽视了自己的人性体验,为自己造了个大家都喜欢的模子,硬挤进去,出来后,发现这原来不是我,但已经再也回不去了。于是我想到了国民党的“文胆”陈布雷。陈在他的时代无论政治地位和文学造诣、包括道德人品均应是知识分子中出类拔萃之至。陈的生活作风极其正派,尽管日日追随领袖,但他从不拉帮结派,不喜社交应酬,不入歌舞娱乐场所,饮食也极其清苦。他英华内敛,彬彬有礼,见人必称“先生”或“兄”,因而为同僚及敌人敬重。他业务精熟,为党国的事业鞠躬尽瘁,甚至在他自杀前还特意留下遗书,并叮嘱秘书如何为自杀粉饰,如何不给蒋公造成困扰,如何防止“反动派”捏造谣言。在他死后,他一生追随的主子蒋介石亲题挽联“当代完人”。 陈布雷先生 若缺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书剑》中的这十六字,是刻在乾隆送给陈家洛的佩玉上的,既如陈家洛为人,也应是表达了金庸早年所推崇的人生境界,亦可为中国式的理想文人形象作一注解—— 飞扬跳脱的个性不属于谦谦君子,因为,玉的光芒是凛于内而非形于外的。雍容自若的神采,豁达潇洒的风度,不露锋芒,不事张扬,无大悲大喜,无偏执激狂,生命的状态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成熟的圆润。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修炼的。修炼是一个很奇妙的词语,人生在世实质上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只不过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修成正果。修成佛、修成仙是尘世之人遥不可及的梦想,但磨去棱角、收敛光华、修成谦谦君子却终究可以企及。容人之量是修成谦谦君子的前提。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修不成君子,开阔的心胸、通透的眼光,正是君子的气量。 但剑有双刃,谦谦君子亲切温和,少了无拘无束的冲动莽撞,也少了率性率真的刚猛豪放。正如一个人磨砺的过程一样,成熟的获得是以天真童趣的无可追回为代价的。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人生总是会留下一些缺憾,那样的结局才让人感觉真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