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被乾隆当作“奸臣”,却在日本受追捧,流传作品价值4500万

 旧时楼台月 2022-05-13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提起书法大家,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羲之,他的《兰亭集序》行云流水,气势辉煌,古人堪称其右者寥寥无几。在相隔几个朝代之后的清朝,有这样一个官员,他以一己之力打破了王羲之在书法界的绝对地位。

此人便是王铎,他的一生动荡起伏,乾隆说他是大奸臣,但在遥远的日本却将他看作是书法之神。

和王羲之不同的是,王铎出生于农民家庭,家中有十三四亩的田地,虽然生活不成问题,但是远远比不上门阀世家。他的父亲十分喜欢读书,一天到晚捧着诗书,在父亲的影响下,王铎对于文学也是非常感兴趣的。

但是在王铎很小的时候,父亲被当地豪绅所陷害,家中的土地也全部被侵占,一家老小在贫困时就连饭也吃不上,更不要说是读书了,也因此,他在十二三岁的时候才开始系统的学习书古文。

过了两三年,王铎的舅舅在当地组织相学,他才得以进入学堂。不久家里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妻子马氏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小饱受文学熏陶。

在舅舅、岳父和妻子的影响下,他的学术造诣越来越高,天启二年,科举考试名列二甲。在考试当中,他认识了黄道周、倪元璐二人。三人同为庶吉士,在之后颇有深交,因为三位都是文学大家,渐渐的民间有了“三株树”之称。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王铎并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科举登榜后,他供职翰林院编修,因为没有背景,他只能顺着当时朝廷当中的权贵的心意,到处攻击东林党人,为魏忠贤一派歌功颂德。不过在崇祯皇帝追究魏忠贤一案时,并没有株连王铎,反而安排他到东宫任职,但当时东宫无主,在此期间他的职权一直不是很高,但满腹才华的他一直声名远扬。




崇祯十二年,太子入主东宫。在首辅大学士张志发的支持下,王铎成为东宫侍班。除了教导太子课业以外,还监管管家的事务。

一时间王铎成为了当时朝廷里的红人,人人都觉得他前途无量,但可惜的是他没干多久,女儿病逝让他不得不回家处理丧事。

等到王铎返京之后,太子侍班的位置已经被别人占据,他被任命为翰林学士,不到一年又奔赴南京做礼部尚书。

之后,王家不断有人离世,王铎也一直没有回京任职,直到崇祯十七年三月,他才得以回京,朝廷任命他为礼部尚书,但还没来得及上任,他就收到了崇祯皇帝自缢的噩耗。

王铎选择加入福王的南京政府担任东阁大学士,之后又被升任为太子少保。多年以来的官场不得志让王铎心灰意冷,在动荡的时局下,他曾六次上书请辞,都被挽留。

在弘光皇帝逃亡期间,王铎被任命为当时的南京最高长官,顺治二年清军围城,王铎并没有选择抵抗,而是带领文武百官大开城门,跪迎清军。




或者是为了收买汉官,也可能是真的仰慕王铎的才华,清政府对他颇为看重。顺治皇帝更是直接下旨任命他为礼部尚书,不过还没等到上任,他就已经病逝了。

王铎的创作高峰就是在投降满清之后,他曾与黄道周、倪元璐共同求学于文化名家袁可立。同窗当中的其他二位在满清入关后已然殉国,而自己却只能忍辱偷生。虽然清政府给他的待遇不错,但是谁又能堵得住天下悠悠之口呢?

一开始王铎还安慰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流血和牺牲,是为了保护城中百姓和大明战士。所以即使是进了清朝廷,他也要做出一番事业。虽然清政府给他的待遇很好,但总是有意无意的提防包括他在内的前朝大臣,就这样王铎每天都活在挣扎之中。

在这一期间,王铎把所有时间都花费在了书法创作上,在刚刚接触书法的少年时期,他主要临摹的是王羲之父子的作品,随着时光的沉淀,他的书法造诣越来越高,到了中年更是揉和了篆书,隶书,楷书等多种字体,创作出了不羁于传统的都属于王铎自己的字体。




从王铎的书法作品上也可以看出他这一生的心境变化,年轻时候的书法狂野自如,但在归顺满清之后变得成熟老辣,大气磅礴。

乾隆四十一年,修撰《四库全书》期间,乾隆皇帝发现了王铎留下的诗文集,立刻下旨全部焚毁,并大骂王铎是奸臣,还把他放在了《贰臣传》。回顾这段历史,乾隆皇帝倒不一定是真的多么厌恶王铎,很有可能是对顺治皇帝崇汉抑满的不满。

渐渐的,王铎的书法流行到了日本,在日本民间的声望甚至已经超过了王羲之,尤其是他的《琼蕊庐帖》。日本大家村上三岛极为推崇王铎的书法,他的字体就是在王铎书法之上形成的。在国内也是如此,2020年北京秋季拍卖会上,王铎的作品以4500多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