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哲学

 彩云航行 2022-05-13

  

  

中医的哲学基础包含三个方面: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古人称中医为“生生之学”,中医是关于生命智慧和生命艺术的学问。所以说,中医是人类的生命哲学。

古语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自古以来,善为医者,不仅能治病救人,而且能以医理论国事,治病与治国、治人,融会贯通,一脉相承。

中医把人看做一个整体,而不仅仅是看病。所以,中医是治人的,而不是治病的。我国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大学士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可以见得:治国、治病、治人的道理是相同的。

宋代的苏东坡说过:“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分科而医,医之衰也”。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魏文王问他:“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扁鹊认为,真正高明的医师是治“未病”。

    俗话说,“是葯三分毒”能不用药就不用,再好的医生在用药的过程中也难免会产生偏差。曾国藩在家书里告诫身体虚弱的儿子,“治心病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病要以'不葯’二字为药”。

中医讲究“中正平和”,与中国文化的生命观是一致的。中国哲学的特点,是某个事情的一种性质或特征,在这些性质互相之间的一种关系,一种转换,所以强调两个字,一个“中”和一个“时”。这个“时”包括时间也包括空间,是来自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调整“中”的原则,这也是中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根本原则。

中国的哲学基础,即一阴一阳谓之“道”。“道”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世界的本源;第二,天地自然的规律。那么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它要解决的就是这两个问题。阴阳学说解决——规律问题;天地自然之道体现出来的就是阴阳的变化。

中国是农业大国,对天文地理的依赖程度更高,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就是规律。服从规律,顺应自然,就叫做道法自然。科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以天文学为先驱,以数学为基础。

空间是有形的,时间是无形的,空间可以截断,时间是截不断的。“道”看不见摸不着,时间也看不见摸不着;“道”是连续的,时间也是连续的;道有规律,时间也有规律。

中医学受时间因素影响大于空间因素,西医学受空间因素影响大于时间因素。所以,中西医两个学科其实从时空角度上的理解就大不一样。

中医重功能轻结构,西医是重结构轻功能,西医从结构上研究功能,研究细胞之功能,用结构决定功能。世间万事万物分阴阳,而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相对的,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而阴阳错综复杂的变化,具体表现于“表里寒热虚实”等六纲之中。阴阳是对立互根的,阴竭则阳气必无所依而离散,阳亡则阴液必无所化而耗尽,所以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之后也常随之出现亡阴,二者仅有主次、先后不同,并无截然界线。在临床上,宜分别亡阴、亡阳之主次,及时救治。

亡阴亡阳是疾病的危险证候,辨证一差,或救治稍迟,死亡立见。阴阳离决也称阴竭阳脱。指疾病严重阶段,阴阳双方不能相互维系、分崩离析的病理现象。假如阴液衰竭,阳气随时可能外脱;内伤杂病如心阴衰竭,也可出现阳气暴脱。阴阳离决,是阴阳失调最严重的生命末段,是生命瀕死及死亡的重要机理。

阴阳辩证是中医治病的理论基础,懂的阴阳辩证,分清人体中什么是阴,什么是阳,什么是阴虚,什么是阳虚,那些药材属阴,那些药属阳,才可以对症下药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其功能以动为主,阴阳用来概括人的生命活动。其人体的物质基础属阴,而生理功能活动属阳,二者互相依存。生理活动以物质为基础,而生理活动的结果又不断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如果人体的阴阳不能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人的生命就会中止。

阴阳失调的表现形式,可归纳为阴或阳的偏盛偏衰,以及对另一方的累及等,这些可统称为“阴阳不和”。无论其病情如何复杂多变,都可以用阴阳学说加以诊断,用调和阴阳的方法来治疗。

阴虚则阳盛,阳虚则阴盛,阴阳皆虚,则生命垂危。阴阳对立统一,是太极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太极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易学上,木火为阳在阳极,金水为阴在阴极。在八字预测里,命局的成立,不管是什么格局,永远都会存在着用神、忌神。所以一个好的命局必然是干支阴阳平衡的命局。

“寒虽甚,要暖有气,暖虽至,要寒有根,则能生成万物。若寒甚而暖无气,暖至而寒无根,必无生成之妙也。是以过于寒者,反以无暖为美。过于暖者,反以无寒为宜也。盖寒极暖之机,暖极寒之兆也,所谓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此为自然的不变法则”,这就是中医的阴阳转化和阴阳消长。

阴阳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对立统一概念。阳在阴不息,阴在阳不离;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故天地配之以阴阳所以说阴阳互根。春夏秋冬四季往复循环,任何时候都不会单独存在,寒极暖之机,暖极寒之兆也,所谓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此乃天地自然之理也。

我国中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