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3 17:31:52
作者:北辰Polaris
来源:冯雪林书法 启功行书临《米芾苕溪诗帖》,一九八六年冬临写,启功时年74岁。 米芾苕溪诗帖全文: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 启功行书临《米芾苕溪诗帖》,一九八六年冬临写,启功时年74岁。 米芾苕溪诗帖全文: 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 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会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 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 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周三姓。 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 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食饱,但觉愧梁鸿。 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来。句留荆水话,襟向卞峰开。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舡行。 元佑戊辰八月八日作。 落款: 昔習米書,中復離去。今日重拈,雖識解略近,而腕弥不逮矣。一九八六年冬,浮光掠影樓中臨寫并记。窗前數樹全枯,無復婆娑之致。客至嘲曰,僅堪捕風捉影耳,信然。老壬時年七十又四。 启功先生的书法已经从“无我”变成了“有我”。古人的书法已成为写作的参考。它不再模仿着古人一笔一划那样书写,而是变成了“意临”,自我思考的表达。一般来说,成熟的书法家都会这样。在后期,临摹书法时,意义在场的构成往往多于实际在场,这是一条规则。此时的临摹实际上是二次创作,它通过古人自己的理解来表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