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笔丹青 青瓷雅绘——著名画家余少泉作品欣赏

 藏艺网 2022-05-13

妙笔丹青   青瓷雅绘

——记著名画家余少泉

走进余少泉老师的艺术之境,先生的人品画风人文修养,其画作令人赏心悦目、耐人寻味。先生的艺术作品无论绘于纸上、陶瓷,尽显其精湛的艺术功力与文化素养。少泉先生于红尘俗世中悟道,山水田园中觅得艺术之源,且无论文学诗歌或绘画均不失艺术风骨、文人心性。先生以瓷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瓷作霓裳,让器物无有匠气,让我们用眼睛观赏的同时并用心去感悟!少泉先生学养深厚勤于艺事,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很用心,因而亦引得观赏者心领神会为之共鸣。他精心绘制的陶艺作品“200件”窑变重工粉彩花瓶《婴戏图》,把生活臻美情景画得特别生动耐人寻味,摆在案头品鉴,气韵恒久。

这位从江南古镇,世界瓷都,唐诗宋词中走出来的艺术家,既有专业的美术修为,而又得到深厚家学的熏陶,幼年时就随父亲余翰青大师学书画、研制瓷,觉悟了画以载道的真谛,倾心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的琢磨,画得一手金画锦画,传得一派景德瓷风,获得专家们一致好评与客户青睐,拥有国礼艺术家、国际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其作品因有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名家的资质,成为收藏的和璧隋珠,每一件作品都有价值不可估量的潜力!

他的作品具有丰量的收藏价值,是大国复兴的卓越见证。余少泉先生不仅仅有卓越的美术修养与天赋才情,还具有超于常人的悟性和勤奋,以其饱满的创作热情,在传承创新弘扬文化艺术之路取得非凡建树与功勋!不负家学,无愧家父,余少泉先生无论在文学诗歌领域和美术界均大著其名,除了经久的技法历练之外,还在于他乐读春秋,可作风雅颂的文人修养。凡属诗歌散文,现代古典,都可以用文字作珠玑,其诗作与其美术作品诗情画意相映成辉,成为当代文人艺术家修养而成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观余少泉山水画,东崖复沓蔽轻雾,西峰峥嵘喷流泉。水墨为道,赋色为器,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画得出赤城霞气苍梧烟,绘得成三江七泽情洄沿,最是可以澄怀观道的气韵生动,让人在山水间移步换景,不觉感叹明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他经由骨法用笔,作上突危峰,写风行雨霁,在空间里写意下河清海晏,果然是搜尽奇峰作妙稿的出神入化。随类赋彩,气韵生动,看这样的山水如读一段宋词,如吟一首唐诗!卧游山水,杳然如在丹青里!

妙笔丹青,青瓷雅绘。事实上余少泉先生的绘画题材相当宽博,能画天下万类之像,花鸟、山水、人物、动物……皆可以作出形神兼备,尤贵于神的塑造。作一切题材,都有兼工带写的娴熟,从线描到赋色,纤尘不染,一丝不苟。人物作品揭示事理,《得理让人图》《功成名就图》等等,充满人情世相烟火气,如同一册充满智慧的增广贤文。花鸟作品若《富贵当头》《梅兰竹菊》四屏都可以夺物象之精神,掠物象之体貌。先生画虎,上山威加四海,下山势震乾坤,家居商馆的装饰效果独一无二。他擅长的釉上、釉下、青花斗彩等技法绘瓷器,以画贵瓷,以瓷益画,精谙瓷画相和的玄机,成为独领风骚的新时代美术名家!

著名书画评论家  史峰

2022年5月10日 书于览艺斋

作品欣赏

画 家 简 介

余景生,字少泉,祖籍江西乐平。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华文化名人、著名陶瓷艺术家、2015年经国际职业规划鉴定中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定推介委员会评定通过授予“国际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被授予“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名家”荣誉称号。出身于景德镇陶瓷世家,(其父余翰青为已故著名老一辈陶瓷美术家、国画家、教育家,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教授、学院创始人之一),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系,景德镇官窑陶瓷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作品被国家邮政中国集邮总公司收入《中华文化名家艺术成就邮票卡纪念珍藏册》限量发行永久性收藏。2015年被评选入编中国艺术博览《名家臻品典藏》一书,并应邀担任编委会顾问,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不少作品荣获国家级金奖及各项奖励,部分作品均为各级馆藏机构及民间收藏。

2018年底荣获华文出版社《中国当代诗文.名家代表作》二等奖 。

2019年为人民日报:全国重点推荐艺术名家、国礼艺术家。并为多家媒体专题报道。

2019年获得中国艺术功勋人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荣誉纪念章殊荣,曁人民日报社《中华水墨报》献礼70周年大阅兵特别报道。其诗歌散文随笔现代汉诗与格律诗系列代表作,发表于(一带一路中国诗歌在线)【诗词楼阁】《唐风宋韵文学微刊》等全国多家国家级书刊,金牌签约诗人、作家。

2019年荣获中原诗词研究会《中国当代诗歌名家》中原杯荣誉奖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