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国海等 四参定律汤治疗甲亢性心房纤颤 四参定律汤:西洋参10g(另炖)、丹参30g,苦参25 g、玄参20g、黄连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柏子仁15g、五味子10g、炙甘草10g。 随证加减:肝气郁结者加柴胡10g、香附10g、陈皮10g;血瘀者加三七2g(为粉冲);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子10g、熟地10g、山茱萸10g;颈前肿块明显者加夏枯草10g、浙贝母10g;手抖严重者加钩藤10g、白蒺藜10g。 用法:上药水煎2次,取汁兑和,分3次日服,每日1剂。20天为一疗程。服药期间继续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方解:甲亢患者由于代谢亢进,耗氧增多,甲状腺激素间接或直接作用于心肌及周围血管系统,致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加速,易致心律失常,呈阵发性或持久性房颤者并不少见。甲亢并有房颤症状者与祖国医学惊悸、怔忡相类似,多由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所致。肝郁化火伤脾,脾失健运易聚湿为痰,痰郁日久可化火伤阴,气、痰、郁、火波及血运,故多见脉促。其病初病多为实,久易致虚或虚实挟杂。四参定律汤用西洋参益气养阴,丹参、苦参、玄参活血、燥湿、清热,黄连清心火安神,柏子仁、五味子滋心养肝,生龙骨、生牡蛎平肝定悸,炙甘草养心调律,诸药合用,泻中有补,补中寓行,无苦寒伤胃之弊。其中苦参、黄连重用常见速效。用于治疗甲亢性房颤实为对症之治,药证合拍,故收良效。 2、吴光辉等 含碘药物治疗甲亢验方3首 ①吴光辉用:柴胡15g、生牡蛎30g、瓜蒌仁30g、海藻30g、太子参30g、钩藤30g、穿山甲12g、川贝母12g、鸡内金12g、天花粉12g、连翘20g、枸杞10g、珍珠母60g,治疗甲亢1例,服药10剂后,症状基本消失,颈周由45cm减至38cm,基础代谢率由+3%降至-10%。继服上方10剂告愈,追访近12年未复发。 ②曲竹秋自拟甲亢煎随证加减治疗甲亢,基本方:白芍、乌梅、木瓜、沙参、麦门冬、石斛、扁豆、莲肉各10g,黑栀子、柴胡、桑叶各6g、昆布6~10g。结果基本治愈10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95%。 ③张曾警用生牡蛎、海藻、昆布、蒺藜、杭菊、生地、元参、枸杞、茺蔚子等各等份随症加减,共为末蜜丸,每丸重10g,每日2~3次,名曰甲亢1号丸剂。治疗甲亢50例,基本治愈8例,显效18例,好转22例,无效2例。 这些报道说明碘药对于甲亢并非绝对禁忌之物,其用药经验有待于总结提高。 3、徐建玉 消瘿汤:党参15g、白术9g、茯苓9g、夏枯草15g、制半夏9g、青皮6g、陈皮6g、浙贝母9g、莪术15g、制香附9g、郁金9g、海藻15g、玄参15g。 随证加减:病程长,久病入络,瘀久生毒者加山慈姑、僵蚕、龙葵;伴甲亢者去海藻。 方解:甲状腺腺瘤属祖国医学“瘿瘤”中肉瘿范畴,症见颈前喉结两旁肿块,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能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本病多因饮食失宜,情志失调,思虑过度或劳逸无度,而致胖虚受损。脾为生之源,脾虚则水液运行失常,日久成瘀,痰瘀互结于颈前而成腺瘤。消瘿汤方中,党参、白术、茯苓温运脾阳,助化痰湿;制香附、郁金疏肝解郁,抑木扶土;孩参、制半夏、青皮、陈皮理气化痰;海藻、蓬莪术、浙贝母、夏枯草破瘀散结,解毒消肿。全方具有化痰软坚、清热解毒、散结消瘿的效能,能消其有形,化其无形,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有效良方。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