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与吴全良先生同邑,皆定居上海。吴先生1953年出世,年齿小先师13岁,亦师亦友,时相往来。 ![]() 吴全良《山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先师馈小可一帧吴全良先生的水墨山水尺页,笔墨苍润,颇见韵致。画上两处署款,先是:“垢道人焦墨法,赖以笔力遒劲。荃记。”钤印“阿荃”白文。“垢道人”是明末清初古歙画家程邃的别号,山水淳古苍雅,笔墨奇古。上方署款:“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个中妙理,书画亦同。世无高士,谁与同赏。丕谟先生以为然否?全良呵冻。”钤印“全良之印”白文,引首“吴氏”朱文。 ![]() 吴全良刻“闭户著书”白文印及边款 受先师的影响,小可在九十年代末期疯狂著述。先师为给鼓励,又馈小可一方吴全良先生的白文印“闭户著书”,边款:”丕谟兄不尚空谈,闭户著书,成就卓著,为世所垂,因摘四字奉教。刻罢眎之,殊有漫不经心之味,丕谟兄以为然否?全良囗。”刻印瓣香来楚生,亦有吴缶庐的风神,行书边款亦甚可观。 ![]() 吴全良《小楷诗稿》 2003年开春,先师寄来吴全良先生诗稿几页,并且有一小页花笺小楷自作诗(见图,17X8.5cm),诗名《百尺楼居图》。“百尺楼”是先师的书斋名。先师并用铅笔在花笺上批注:“2003年2月收(可影印刊出)”“刊出”指的是刊登在小可主编的《洪丕谟研究》杂志上。 小楷法脉颜鲁公《麻姑山仙坛记》,“握拳透爪”,极饶异彩。 ![]() 吴全良致洪丕谟书 2004年春正,吴全良先生又为先师刻了四方印(见印花拓款),刻毕,吴先生致先师信: 丕谟吾兄: 您好! 为兄刻了三印。 一朱文曰“丕谟题记”,一白文曰“丕谟题跋”,一白文曰”百尺老屋”。“百尺老屋”以古籀文字入印,而不用金文,乃想稍变旧法,求古之静穆一路,未见兄意如何? 又为嫂夫人姜老师刻了一方印。朱文汉篆而略参隶意。现将印蛻与边款拓片一并寄上,请兄与嫂夫人诲政。 弟亦双休日在家,兄何时有暇,请示知,弟即将印送呈也。 春寒之际,请多珍摄。代问 姜老师好!专此拜上。 祝 俪褀! 弟吴全良顿首 2004,2,19夜 ![]() 吴全良印花及拓款 吴全良先生刻的这四方印从未见先师用过,想是先师生前未收到也。因为这四方印刻在“甲申正月”,即公历2004年2月。来年1月7日先师即因事去了美国洛杉矶,到2月14日飞回上海。回来不几日即入院查出肺癌晚期,到5月22日心脏便停止了跳动。想是印刻好到先师往生仅一年多一点时间,先师与吴先生没有见过面。先师往生后整理遗物,也未见到这四方印。小可与吴先生没有直接关系,也无从过问,所以这四方印的归属至今仍是个谜。 2022年5月12日于空厂夜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