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蕴:律诗中颔联颈联对仗忌雷同

 东方亮LE 2022-05-13


对仗忌雷同

牛蕴 河南郑州

写诗要富于变化,对仗要做到避免语言意义雷同,避免句法雷同,避免对仗方式雷同。

(一)避免语言意义雷同

何谓意义雷同?比如写登山容易“形象密集”,写了这峰写那峰,写完江水写岸边,写了石头写树,写了此景写彼景……都从某个角度某个侧面写某事、某人、某山、某水,意思近似或重复,就显不出层次,生不出波澜,缺乏韵味,总是跳不出狭隘的视野。有一个诗友写灵山,中二联一写山二写水三写花四写鸟,完全是并列式的排比句,当然,结构也雷同。

这就是意义上的雷同。而意义上的雷同,是中二联对仗容易出现的一个通病。它使人产生视觉疲劳,读来恹恹无力,昏昏欲睡,纵然你对仗再工整,敲字再细也不行。

唐著名诗人岑参写过一首《奉和杜相公发益昌》的诗,遭后人诟病。诗中二联云: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

明朝王世懋在《艺圃撷余》中说:“诗有古人所不忌,而今人以为病者。……岑嘉州(牛蕴注:即岑参。岑参曾任嘉州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州”。)'云随马’'雨洗兵’,'花迎盖’'柳拂旌’,四言一法。”

笔者认为,岑参这两联诗“四言一法”的缺陷不光在于句法上的毛病,如尾字“随马”“洗兵”,“征盖”“去旌”都是动宾结构,句法明显雷同,另一个不可忽略的毛病,还在于表达内容过于接近,四句就写了出征的情况:一路上遇到云、雨、花、柳。如果说颔联写征途上云雨相伴是一种吉祥之兆,那么颈联又不厌其烦地说花说柳,大同小异地罗列风景,就有重复堆砌之嫌,也是一种“形象密集”。

还有人提出,两联对仗要避忌“四平头”。何谓四平头?即律诗中间对仗的两联四句皆用同一类字起头,造成意义近似,语法结构相同。如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中间二联: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纪昀对此评论说:“平列四地名,究为碍格,前人已议之。” (《瀛奎律髓汇编》)沈德潜指出:“连用四地名,究非律诗所宜。”(《唐诗别裁》)这四句诗不光同类词连叠(平列四地名),更有甚者,将“巫峡”“衡阳”、“青枫江”“白帝城”等地名,均用在诗句开头同一位置,尤显句法单调,语意拘束,诗味索然,更是诗家大忌。再如陆游《雪中二首之一》中二联:

迹深惊虎过,烟绝悯僧饥。

地冻萱芽短,林深鸟哢迟。

纪昀评曰:“中四句平头。”(《瀛奎律髓汇评》)“迹深”“烟绝”“地冻”“林深”句法类同,首字均为名词,第二字皆是动词或形容词,与首字组成主谓性词组,形成四平头。

四平头为什么“碍格”,为什么算作诗病,为什么“不可学”?大概有以下几点不妥:

一是形式整齐划一,句法缺少变化,让人沉闷。二是词性一样、意义相近甚或相同,效率不高,浪费文字资源。三是人的美学心理往往习惯于同中求异,对立统一,喜欢于整齐里求参差,在变化中寻规范,四平头妨碍了人们的这一追求。

避免这种毛病的关键,是运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要尽量避免在同一位置连用。如果非要连用四个地名或者其他名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错开排列顺序和位置。

怎样避免意义上的雷同呢?律诗中二联对仗诸如时空转换、动静结合、视听互补、宏微相谐、情景相依、婉曲达意、赋比相连、信疑对举、联想入诗、以己度人、虚字相对等艺术手法(有的是艺术形式),都是可以借鉴的。中二联最好有分工,各有侧重,如一情一景,一事一人,一昔一今,一山一水,一近一远,一叙一议等,甚至在一联之内,都可以有变化。

(二)避免句法雷同

除了避免意义上的雷同之外,力求避免句法雷同,显得非常重要。这里,必须厘清“避免句法雷同”的内涵和适用范围,不然就会贻误读者。

大家知道,近体诗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对,还要求上下句由词组成的句子结构相一致,即主谓词组对主谓词组,联合词组对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动(介)宾词组对动(介)宾词组,动(形)补词组对动(形)补词组。以杜甫《登高》首联的对仗句为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都是主谓结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分别是联合结构;“啸哀”“飞回”均是动补结构;“猿啸哀”“鸟飞回”又分别是主谓结构;“风急天高”与“猿啸哀”,“渚清沙白”与“鸟飞回”,又分别组成联合结构。

可以看出,上述每联出句与对句的语言结构形式完全相同。这就是说,一个对仗句的上下句,要求结构形式相同,这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但是,还需要特别注意:两联对仗句连用时,双双的语言结构形式又不能雷同,而要有所变化,体现参差美。这一点,有许多大家也常常忽略。如柳宗元《登柳州城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诗的中间两联: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这两联,分开来看,每联的上下句词性相合,对仗很工;但将两联合起来,就可以看出:两联全是主谓宾句式,都用二二三的词组排列,上联的首句和下联的首句“惊风”与“岭树”,“乱颭”与“重遮”,“芙蓉水”与“千里目”均为偏正结构,语言结构形式全部雷同(既是对仗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下句语言结构形式当然也同)。两联合起来看,显得音律节奏单一呆板,缺乏参差美。

而晚唐诗人李商隐《无题》诗中的颔、颈两联的句式,则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扇裁月魄羞难掩, 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寞 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颔联上下句分别用“扇裁月魄”、“车走雷声”两个句子形式作主语,用“羞难掩”、“语未通”两个主谓结构作谓语;颈联上下句则分别以两个虚词开头。两联的组词方式迥然不同,并列起来看,显得十分灵活。

避免句法雷同,还要注意调整句式节奏,使其富有变化。两联之间,要尽量避免同一位置的节奏相同。如前联尾字是“二一”式,后联最好换用“一二”或为“一一一”式;如果句式不能改变,也要注意调整诗句的句子结构。句子结构,可以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或是名词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两联之间要避免句法雷同,比如前联动词在第一字,后联就应换在其它位置;前联第三字是实词,后联第三字就不妨用虚词;间或使用名词句,有时会有奇妙的效果。   

笔者再次强调,不论五言七言,中二联对仗均要注意两联的首两字和尾三字富有变化,忌同头同尾,避免两联的前二字和后三字结构相同,避免两联的动词都落在倒数第三字上。

(三)避免对仗方式雷同

对仗按上下两句的关系来分,有正对、反对、流水对三种。对仗按不同的技巧和特点,分为借对(借音对、借义对)、当句对、扇面对、错综对、叠字对、双声对、叠韵对、掉字对等。我们在设计对仗时,两联使用的对仗方式最好不相同,要适当运用反对和流水对,不宜经常用正对。特别是在组诗里,如果老用一种对仗形式,也会减少韵味。

看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颔联与颈联: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颔联用流水对,颈联用工对,各联有各联的节奏,两种句式相映成趣,读来活泼清新。

相邻两联的结构应尽可能不同。这种不同,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句式节奏,一是词语结构。

作者简介

牛蕴,1954年生,退休前任《金融时报》河南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2017年之前,曾连续数年任河南诗词学会会刊《中州诗词》执行主编,编辑《中州诗词》八年。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在河南诗词学会组织编写的大型诗书《河南当代诗词选》(含续编共两册)中均任副主编,在一些全国性的诗词赛事中任评委。出版诗词集《牛蕴格律诗词》、楹联集《牛蕴网上楹联选集》、散文集《百泉雨夜》,还出版40余万字的《漫谈金融新闻写作》专著。与人合著出版多本金融类著作。

2020年中华楹联报各个版面投稿须知:

一版:为新闻动态版。传递中国楹联学会的声音、活动,宣传各级楹联、诗词组织的经验、动态。各级楹联、诗词组织开展的重要活动(600字左右或更少)。一版投稿信箱:zhylb1b1@163.com

二版:为楹联赏析版。主要刊登古今楹联故事、楹联游记散记、楹联赏析、百家争鸣、创作体会、获奖感言、摄影配楹联等。二版投稿信箱:zhylb2b2@163.com

三版:为佳作欣赏版。主要刊登楹联理论、楹联新作、擂台揭晓及点评、各种贺联、获奖作品、绘画配楹联等。三版投稿信箱:zhylb3b3@163.com

四版:为综合副刊版。主要刊登各种专题、诗词、辞赋、古文、书画、摄影、诗歌、散文,征稿启事等。征稿启事和各种广告还可以根据需要和主办单位要求在任何版面刊登。四版投稿信箱:zhylb4b4@163.com

中华楹联(zhylwxgzh)编发,欢迎其他公众号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