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联袂傍湖行, 青柳拂心睡鸟惊。 华夏礼仪冠冕驻, 汉服挥霍志国兴。 








摄影、诗词来源|苗山 汉服 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也被称为汉衣冠、汉装、华服等。是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汉服中的“汉”字经历了由汉朝扩大为整个民族指称的过程。如《马王堆三号墓遣册》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中的“汉服”是指汉朝的服饰礼仪制度,也就是《周礼》《仪礼》《礼记》里的冠服体系;而成书在唐朝的《蛮书》的记载:“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中的“汉服”指的则是汉人的服饰礼仪制度 。都说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意思就是汉服发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最终通过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当时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投稿/互动/合作/版权, 请联系 tiuxiushenghuo@fox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