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番茄优质又高产,看上海由由细节化管理!

 温室园艺 2022-05-13




在玻璃温室中进行基质栽培的番茄,通过品种筛选、嫁接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熊蜂授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提高了番茄的品质和产量,增加了种植者的收益,达到了消费者的满意。
嫁接

砧木的选择

砧木要求与接穗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共生力,例如圣尼斯'MAXIFORT’,常被用来作为玻璃温室基质栽培番茄嫁接用的砧木。

接穗的选择

近年来,番茄中的沙瓤番茄颇受市场欢迎,其中荷兰瑞克斯旺的'KAWAGUCHI’品种口感软糯多汁,回归番茄的原始风味,让人们感受到了记忆里的味道。

嫁接前期准备

播种后15天左右,可以安排嫁接,这时的接穗一般长出2叶1心,砧木长出3片真叶,接穗和砧木的茎秆粗度一般为1.5~1.7 mm,嫁接前,砧木需要提前浇水,使得嫁接后的番茄苗有充足的水分,利于嫁接伤口的愈合。

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很多,一般有芽接法、靠接法、劈接法、插接法、斜贴法等,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选择合适的嫁接方法。玻璃温室基质栽培番茄种植面积大,一般采用斜贴法进行嫁接。

嫁接的番茄苗

嫁接后管理

嫁接完成的嫁接苗,及时放入愈合室内,愈合室的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95%,愈合时间为7天。愈合7天后转出愈合室,进入温室逐渐接受光照,此时温室内的温度继续控制在25℃,湿度80%。注意给嫁接苗多次喷水,防止萎蔫。

移苗

育苗块泡发

番茄苗嫁接7天后,可以进行移苗,将带有岩棉塞的番茄苗移入泡发后的育苗块中。育苗块从材质上分,有岩棉块和椰糠块。岩棉块因其材料为矿物质,pH为7.0,EC为0,泡发后可直接移苗。椰糠块在泡发时需要进行缓冲处理,利用水肥技术进行离子置换,肥料中的钙、镁离子置换椰糠中的钠离子和钾离子,使得椰糠块的pH达到5.5~7.0,EC小于0.5 mS/cm,方可进行移苗。

移苗

用特制的岩棉塞顶出模具,将穴盘内的岩棉塞连同番茄苗一起,从岩棉塞底部顶出穴盘。将岩棉塞装入育苗块的孔中,移苗后充足浇水和施肥,利于番茄苗的根系扎入育苗块中。

移苗后的番茄苗

定植

番茄苗的苗龄为35~45天时,茎粗约0.8 cm,可安排进行定植。种植条的定植孔距离是提前预留,相邻植株的定植中心点距离一般为40 cm。将育苗块的包装底部撕开,放置在种植条的定植孔上。

等待定植的番茄苗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调控温室内的温湿度,缓苗期的温室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白天温度过高时需开启遮阳幕布,夜里温度控制在15~20℃,空气湿度控制在85%。番茄进入开花结果期,外界温度比较低,温室内需注意供暖,白天温室内温度为23~25℃,夜晚温度为12~15℃,空气湿度控制在65%。结果期的温室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2~24℃,夜里温度控制在10~13℃,空气湿度控制在55%。

光照管理

秋季定植的番茄苗,随着时间推移,接受自然光照时间越来越短,光照强度越来越弱。在上海地区,秋冬季雨水较多,经常出现连续阴雨天。这种情况下在温室内需要开启补光灯,弥补自然光照不足的缺陷。

水肥管理

根据水质、植株生长情况和天气来决定单次灌溉量和灌溉频率。一般灌溉液的温度为18~23℃即可。每天需要对灌溉液的EC和pH进行检测。在定植时,主栽品种的灌溉量可控制在0.6~1.2 L/天/株。定植时灌溉液的EC应控制在 3.5左右,pH在5.3左右,灌溉的时间段为9:00~16:00,单次灌溉量为100 mL/滴箭,时间间隔为90 min。

(1)定植后到第一颗果实转色的水肥管理:灌溉液的EC应控制在4.0左右,pH在5.3左右,原液罐3500 L,A罐肥料可用硝酸钙750 kg、螯合铁(6%)20 kg,B罐肥料可用硝酸钾251 kg、硫酸镁278 kg、磷酸二氢钾76 kg、硼砂1320 g、硫酸铜102 g、硫酸锌801 g、硫酸锰605 g、钼酸钠102 g,溶解搅拌后使用。灌溉的时间段及灌溉量为9:00之前150 mL/滴箭,9:00~16:00为100 mL/滴箭,时间间隔为90 min。

(2)第一颗果蔬转色至生产季结束的水肥管理:灌溉液的EC应控制在3.8左右,pH在5.2左右,原液罐3500 L,A罐肥料可用硝酸钙710 kg、螯合铁(6%)19 kg,B罐肥料可用硝酸钾251 kg、硫酸镁260 kg、磷酸二氢钾76 kg、硼砂1320 g、硫酸铜102 g、硫酸锌510 g、硫酸锰445 g、钼酸钠102 g,溶解搅拌后使用。灌溉的时段及灌溉量为上午150 mL/滴箭,下午100 mL/滴箭,时间间隔为70 min。

植株调整和授粉

植株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叶片数量越来越多,为了增加通风和光照面积,需要及时摘除下部的老叶和病叶。为了提高坐果率,需要及时疏花疏果。第一穗花序开放时及时吊绳,两畦分别向上直立吊起。采用单杆整枝的方法,第一次整枝打杈应在第一花序下侧枝长到7~8 cm时进行,避免植株徒长,促进根系生长,以后应及时摘除所有侧枝。当番茄每一穗果发白后,摘除果下所有叶片和上部部分叶片,保持上一穗果下有两片叶,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

玻璃温室基质栽培番茄一般采用熊蜂授粉,熊蜂授粉可取代人工激素点花,倡导绿色安全果蔬,提高坐果率和番茄品质,以及减少灰霉病发病率。比利时的“碧奥特”熊蜂是玻璃温室基质栽培番茄中应用较多的授粉蜂。经熊蜂授粉的番茄,产量较高,果形端正,畸形果发生率低。

熊蜂授粉

熊蜂授粉的番茄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主要有农业防治、生态防治、药物防治、生物天敌防治。以农业防治、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生物天敌防治为辅。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的方法主要包括选择抗病性品种、种子处理、控制生长密度、温室内CO2和水肥管理、拉秧清理和温室消毒。

(2)生态防治

控制温室内的温湿度环境,使温室内的环境利于番茄植株生长,而不利于病害的发生。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高温抑制病菌危害。

(3)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主要为化学药剂、生物天敌和熏剂熏棚。一般温室内都有防虫网,番茄植株发生的虫害较少,发生的虫害一般是蚜虫、粉虱和红蜘蛛。预防病虫害需要在拉秧后做好温室内的消毒工作,杀死残留虫卵。当发现少量蚜虫时,可用瓢虫等生物天敌来防治,而丽蚜小蜂防治粉虱的效果明显,利用智利小植绥螨来防治红蜘蛛。

瓢虫

丽蚜小蜂

智利小植绥螨

秋季阴雨天较多,番茄植株容易感染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现染病植株后,需要喷施药物进行防治。霜霉病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发病较重时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隔7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可有效阻止霜霉病的蔓延。白粉病可用20%四氟.吡唑酯、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1500倍液喷施。用熏剂熏棚,对于玻璃温室基质栽培番茄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很好。可用霉菌清、硫磺等熏剂熏棚,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

END

引用信息

王芳丽,李鹏.玻璃温室基质栽培番茄优质高产管理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10):67-70.



读者作者交流群


为更好的服务《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杂志的读者作者,方便大家交流,编辑部建立了杂志微信交流群,有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讨论、投稿相关问题均可在群里咨询,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小园子微信拉您进群。


      温室园艺

 微信| 13717864137
 备注| 姓名+单位+研究方向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GREENHOUSE & HORTICULTURE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技术类期刊,全国公开发行。本刊被《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重要检索刊物摘引和全文收录。



凡本站注明“来源:XXX(非温室园艺农业工程技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