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到年底了,教育厂商们都在冲业绩,朋友圈的广告又多起来,内容大体分为以下三种:产品宣传、晒单、优惠宣传
大家以第三视角来看,是不是有一种熟悉的微商洗脑的感觉?可到自己真正去做成交的时候,依然会陷入到这个思维漩涡当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摆脱这种思维的禁锢呢? 成交的逻辑:能解决用户问题樊登创始人曾讲过一个卖3000元养生洗脚桶的案例,给我启发挺大的。销售人员并不是一上来就宣传这个洗脚桶有多好,你要不要之类,而是发出了一连串灵魂拷问:
所以你现在发现不同点在哪里了吗?前者是以我为中心,后者是以用户为中心。 企业管理之父德鲁克曾说:企业存在的使命是解决社会问题。 由此推断,我们成交的核心逻辑是解决用户的问题。那么该如何边解决问题边成交呢?参考了不少大佬的做法,再结合自己做营销的经验,我总结出了4个步骤。
4个步骤,让用户即刻成交1、主动展示:帮助别人解决了什么问题可以从老客户反馈着手,讲一讲你帮助她解决了什么问题。 记住,一定要把客户的背景和需求描述得清楚一些,给大家贡献一个公式,这个公式有点类似于英雄在灾难片里乘风破浪的经历: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是做RPA机器人培训的,他给我说了一个学员的亲身经历。某天,这位同学不小心看到了全部门的工资信息,他发现某个资历比他低很多的同事居然工资要高过他,这就不能忍了,于是他找老大理论,老大觉得这位同学确实委屈,干的活挺多,能力也不错,便向上反馈调薪,可最终大boss并没有同意。于是他愤愤不平,决定辞职。 后来,他发现了这个培训,也了解到RPA机器人能代替自己干许多枯燥、重复的事,节省时间、节省精力。更重要的一点,他发现那位同事所做的事中,大部分可以用RPA机器人代替,于是他报名了,学会之后,做了几个机器人,就把别人给干掉了,自己也加了薪。 虽然这事说起来并不是那么道义,但如果作为课程宣传,足以吸睛。
2、征集:让用不知不觉进入到你的业务当中很多人在朋友圈发过这样的问题:请问万能的朋友圈,我要实现XXX,有没有人能解答一下? 换个思路,这样的问题也能应用到成交当中,不过记得加上一句“优秀的答案会发红包”。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你不知道该怎么办,要向大家求教,而是听听读者们的见解,以便更好地权衡你自己方案的权威性和全面性。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你在朋友圈评论里也说说你自己的解决方案,向大家展示你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再在其中植入你的业务,勾起大家的欲望,成交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3、帮人答疑解惑利用你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专长,在朋友圈专门开辟答疑栏目。 当然,你可能会问,如果用户提的问题和我的业务不相干怎么办?一般而言,你提的主题要和自己的业务高度相关,而一个人如果对于自己业务所在的领域比较熟悉的话,他应该可以成为这个领域的解题高手。 比如说我自己,做互联网营销多年,擅长做营销,现在从事的也是营销咨询服务。 4、临门一脚的成交促进当用户意向比较强时,你可以做最后一个动作,比如发一段话术或海报,打消用户的所有疑虑。一般而言,教育培训业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成: 1)客观因素:时间安排、价格 比如很多用户担心自己没有时间学习怎么办,对于线上机构来说倒不是什么问题,可以回看。 时间没问题,那么用户如果觉得价格高怎么办呢?还记得我上一期讲的价值大于价格的公式吗?上一期我主要是讲价值包装,在这里我们可以把价格也包装得“低一点”。比如像文中说到的3980元机器人培训,可以像樊登提到的养生洗脚桶一样,把3980元拆分成365天每天一顿早饭钱,就能让自己告别繁琐工作,不用再加班…… 这样下来,这个价格是不是让用户更容易接受了? 2)习得率:用户能否学得会 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情况进行设置 3)应用率:能否学了之后马上用 4)安全保障:退款机制、售后机制 比如我那个做机器人培训的朋友,我真心佩服他的自信和勇气,他设计了3个大胆的规则,供你们参考:
5)价格促销 比如XX日前购买,立减300元等等。 历时2年,终于更新完这一个长系列了,这期间收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他们一直在支持我,更多的惊喜是,完成这一个专栏,我自己也因此读了不少书、拆解了不少案例,增长了许多方法论。钟情翰墨,笔耕不辍,接下来,我会继续努力输出!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