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缠论的破绽小转大?

 rwm1110 2022-05-13

不可否认缠论的伟大,它独特的区间套理论让趋势的完整性得到了最大体现。就像缠师所说,我们可以通过小级别的的背驰来判断更大级别的走势。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但有例外,比如缠师说的小级别的背驰却引发了大级别的趋势的改变,比如五分钟是不背驰的,但是在这个五分钟里面的一分钟的背驰却引发了整个五分钟走势的改变。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比如所谓的V型反转。

问题就马上出现了,如果没有背驰,那么走势类型将延续直到出现背驰才可能发生改变。这里我们先简单的把走势类型分为上和下两种,盘整暂时不考虑。这是缠论最基础的判断依据,也就是缠论的核心。如果这个小转大现象成立,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买卖点呢?当一个五分钟的上没有背驰,我们理应持仓到出现背驰才考虑出货,但是小转大一来,五分钟的上可能变五分钟的下了,那岂不是白忙一场,坐了电梯?

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如果缠论成立的话,或者说一个定律成立的话应该可以解释所有特殊情况,但是缠论无法准确解释这个情况。

当然仅凭这一点去否认缠论显然过于轻率了,但是至少在缠师留下的108课里面没有更好的解释。

也许缠论是不完美的,又或许试图去分辨大小级别本身就是不完美的。

我眼中的缠论,它一定不是精确的数学或者几何学,它必然是属于哲学范畴的理论。这也是正是缠论难理解的原因吧。把缠论当成数学去穷究其问题本身一定会遇到越来越多无法解释的东西,最终离缠论越来越远。

缠师已经不在人世,无法再听到他对小转大的再次解释了,我只能依据自己对缠论的理解来试着解释下。

小转大本身就不存在这回事,所谓的操作级别只是一种粗略的划分,而把级别硬生生当成一种东西去解释其他现象本身就不符合缠论的。级别只是走势生住坏灭的过程中的时间概念而已,本身就没什么特别的意义。比如,一个人活到20岁,一个人活到80岁,你可以说活到80岁的人活的更久,但是不管他活20岁还是80岁,他终究走完了他的一生。20年和80年只是我们在现实中划分的时间跨度而已,其实本质上20岁和80岁都是人的一生,走势都是完美的。小转大和这种情况很类似。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小又何来什么大呢?自寻烦恼而已。

可能说的有点费解了。比方说吧,如果五分钟有了小转大,那就换个三十分钟级别去看,如果三十分钟是向上的趋势,那么当下的五分钟小转大可能是个非常好的买点。反之亦然,其他情况可以类推。

小转大的实盘图例

图片

如上图,a c不背驰,但是c段里面很明显有小级别的背驰,所以引发了d的下跌。这就是所谓的小转大。

若能看透生住坏灭,又怎么会在所谓的大小级别里面纠缠不清呢。

常言道,会买是徒弟,会卖才是师傅。

买点确实相对容易判断,甚至可以说,任何时间的入场点都是对的,关键是什么时候卖?

卖点处理不好,永远无法稳定获利

按理说什么级别的买点进入,什么时候的卖点退出。但是实际操作中要做到这一点相当的困难。

这里列举一个简单判断的方法作参考

假如你入场的时机是5分钟标准,也就是说,在K线上看你至少会在一个30分钟的底分型进场,一般来说你会在30分钟第一个顶分型出现时考虑离场。这里我推荐在你进场的时候看下大级别分型,比如,这个30分钟底分型恰好又是一个日线的底分型的话,那么,你这个5分钟的买点极可能就是个30分钟的买点,那么你等个日线顶分型出现再离场也是可以的。同理,如果是个周线的底分型的话,你至少可以等待一个周线的笔完成再离场。当然了,如果你这个五分钟进场点并不是大级别的,那么毫无疑问就该及时走掉。

所以进场的时候仔细看看进场的级别,不要一根筋。

风险提示:本文仅作为一般财经信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缠中说禅(czshuochan)立场。本文或其任何部分不应被视为任何买卖的邀请或诱导。缠中说禅不能保证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异议,请私信小编,核实确认小编会自行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