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石器时代考古(十五)北方与南方

 梦想童年594 2022-05-13
文章图片1

中国地质地图

五、新石器时代的北方与南方

文章图片2

中国现在的北方与南方的分界线

我国长城以北和五岭以南的地区,自然条件与黄河、长江流域有较大的差别。在新石器时代,当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还有限的时候,他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不能不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这些地方的新石器文化有较大的地区性特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由于自然条件的这种差异,两个半球上的居民,从此以后,便各循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而表示各个阶段的界标在两个半球也就各不相同了。”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于两半球之间,在同一半球的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我国的北方与南方也是这样。尽管如此,北方和南方同黄河、长江流域的文化还是互有影响的,在某些文化特征上可以看出其影响的痕迹。这种既有各自的特色又有密切的相互关系的情况,正是后来发展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历史背景。

文章图片3

中国四大高原

北方地区:主要是从东北到西北的边疆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宁夏、甘肃北部和新疆等地区,由于纬度较高,一般都是内陆地带 沙漠和草原相间分布,与这种自然条件相适应的除少数地方农业较发达外,一般都是以畜牧和狩猎为主要经济。在这个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约有五百多处,共同的特征是都有许 多细石器。所谓细石器是一种个体细小,在石材选择和制作方法上都有一定特色的石器,原 料以石英系统的造岩矿物为主,包括玉髓、水晶、 玛瑙、碧石、蛋白石和燧石等,这种原料韧性强,硬度高,色泽美丽,一般用间接打法,即先将石核打出台面,垫上木棒或骨棒再打 便可得到完美的细长石片。有的直接使用,有的 还须进行第二步加工。种类一般有刮削器、尖状器、刀、锥和镞,许多石片可以镶嵌在骨木柄上成为刀或矛等。在考古学上,往往把 以细石器为主要工具的文化称为“细石器文化”。我国细石器文化分布辽阔,各地文化面貌不尽相同,在辽宁西部地区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较为清楚,其他地区主要是地面调查的资料。

文章图片4

红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因处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到蒙古高原的过渡地代,所以这里除畜牧、狩猎外,还有一定的原始农业。

文章图片5

红山文化玉石-鸡骨白

红山文化的石器,可分四大类:即细石器、大型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琢制石器。其中,农业工具有尖头窄柄石铲或称耜,过去有人称犁,是不适当的。还有石刀和磨谷器等,狩猎工具主要是镞。发现的动物骨骼除鹿、獐外,还有猪、羊,可见当时狩猎和畜牧业都是比较重要的。

文章图片6

红山文化陶器

红山文化的陶器可分两类,一类是泥质红陶,火候较高,器形有小口罐、直筒形罐、钵、碗和豆等;一类是夹砂褐陶,质地粗松,火候较低,器形有直筒形罐和钵等,都是炊器,泥质陶多为彩陶,着黑色涡纹、棋盘格纹和平行斜线等,这类陶器与仰韶文化的彩陶相近,夹砂陶多饰篦纹或划纹,组成连续弧线,这类陶器和花纹是西辽河流域所特有的。

文章图片7

富河文化分布图

富河文化主要分布于乌尔吉木伦河流域、林西和克什克腾旗等地,较红山文化稍北。

文章图片8

富河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刀

在巴林左旗的富河沟门,曾发掘到37所房子遗迹。大多数为方形,也有圆形的,面积20平方米左右,室中有灶,有的是一土坑,有的用石板砌成。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骨器数量也不少。细石器很多,有镞、锥、刮削器、尖状器和长条形石片等,还发现了镶嵌细石片的骨刀柄,大型打制石器也很多,有砍砸器、斧、锄等,磨制石器少见,琢制石器有磨谷器等,骨器有镞、锥、针、鱼镖、鱼钩、匕等。从工具的种类和发现的鹿、羊等骨骼来看,渔猎和畜牧经济的比重要比红山文化为大。

文章图片9

富河文化褐陶

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只有个别的泥质红陶钵。夹砂褐陶主要是直筒形罐,纹饰主要为连续弧形篦纹与划纹,也有附加堆纹,这类陶器与红山文化似有继承关系。在富河沟门还发现过一些卜骨,用的是鹿和羊肩胛骨,不加修整,仅有灼痕和龙山文化的相同。

文章图片10

富河文化遗址考古中....

富河文化与红山文化分布区域接近,只是稍稍偏北,有些地方有交错,在杨家营子曾发现它叠压在红山文化地层之上,可见比红山文化为晚,它的许多因素,很可能就是红山文化发展而来的。

文章图片11

昂昂溪遗址考古现场

昂昂溪遗址是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附近西邻嫩江,在第一沙岗上曾发现两座墓葬。两墓骨架都已扰乱,可能是二次葬,随葬品有细石器、镞、尖状器、长石片、石锥及打制石刀、磨制石斧和大量骨器:枪头、鱼镖、锥、带槽刀柄等,从这些工具来看,当时的经济主要是捕鱼和狩猎。两墓各随葬一个陶罐和一个陶钵,手制,灰褐色,火候甚低,饰浅绳纹或刻划纹。

文章图片12

出土文物展示

除昂昂溪外,在嫩江流域还发现了一百多处细石器遗址,但因都是地面采集,基本文化面貌还有待今后工作。

文章图片13

新疆考古发掘现场

内蒙古至新疆:从内蒙经宁夏、甘肃北部到新疆,是一个广阔的沙漠、草原地区。在这个地区发现的细石器遗址约三百多处,多数只作了些地面采集。其特点是细石器多,大型打制石器也较多,而磨制石器和陶器都很稀少,遗址面积很小,一般不见文化层,反映出这个地区的部落是以游猎和游牧为主。

文章图片14

南方地区考古发掘现场

南方地区:我国五岭以南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纬度低,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从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总体情况来看,原始农业远不及长江流域发达,这是与当地自然条件有关。因此,农业仍限制在较小的规模。在东南沿海的福建、台湾和广东等地多贝丘遗址。由于人们常在海岸、河边居住,主要依靠采拾水生软体动物为生,食剩下来的介壳堆积如山丘,故称贝丘遗址。在广东西部和广西、云南等地多有石灰岩洞,那里有不少洞穴遗址。人们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在西藏地区,个别地点发现过一些细石器,也是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经济的。

文章图片15

贝丘遗址考古出土文物

贝丘遗址主要是发现于福建、台湾和广东等省,大部分濒临海滨,有的在河流或湖泊的岸边,云南滇池周围也有分布,遗址中大量堆积着螺蛳和蚌壳等软体动物的贝壳,面积大的可达几千平方米,厚的有几十厘米到几米不等,几乎形成一个小丘。所出的石器主要是打制的,多数为第二步加工,种类有蚝蛎啄、砍砸器、斧、石球和网坠等。磨制石器多系手工工具,有斧、锛、凿等。一般陶器很少,有褐色砂陶和泥质陶等,有饰兰纹、绳纹或划纹,有些陶器有红色陶衣。在广东还发现了少量的彩陶。

文章图片16

南方考古发掘现场

福建的主要有闽侯县石山和庄边山等地,台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几乎和福建的完全一样,有些则同浙江或广东相近,在台湾的澎湖列岛、台中和高雄等地发现的磨光黑陶、轮制,同福建县石山墓中所出泥质黑陶和灰陶,以及浙江良渚文化的黑陶极为相象。台北园山是一处贝丘遗址,出几何形印纹陶,时间较晚,那里还出有大量有段石锛和有肩石斧,前者型制与福建、浙江所出几乎完全一致,后者主要出于广东的海南岛。可见当时台湾同广东也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解放自己的神圣领土台湾。

文章图片17

洞穴遗址

洞穴遗址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和广东的部分地区。当地喀斯特地形非常发达,有许多石灰岩溶洞,其中一些是适于居住的。

文章图片18

洞穴遗址

广西来宾麒麟山、柳州白莲洞、柳江思多岩和穿山岩、崇左绿青山矮洞和广东翁源青塘等处都发现了洞穴遗址。洞中堆积往往有猪、鹿、羊和鸟类骨骼,还有螺蛳、蚌壳和鱼类残骸。可见是以渔捞和狩猎为主要经济,石器主要是打制的,磨制的较少。器形有斧、锛、砍砸器、石钻和砺石等。陶片甚少,有夹砂粗陶和泥质软陶两种,手制,火候甚低,表面抹平或施红褐色陶衣,有的与广东贝丘遗址陶片有某些共同之处。

文章图片19

西藏考古发掘现场

西藏地区虽然纬度低,但是由于地形高亢,所以气候干燥而寒冷。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珠穆朗玛峰地区综合考察队在西藏 聂拉木亚里村和羊圈两地,发现了一批石器,其中大部分是细石器,包括园头刮削器、石十、石片和石核等。在此以前,在西藏黑河地区曾发现过一件细石器石核。西藏发现的细石器,从质地、制法和形状来看都同内蒙、新疆一带的细石器没有多大差别,很可能也属于新石器时代。

文章图片20

考古发掘现场

文章图片21

考古发掘现场

文章图片22

考古发掘现场

文章图片23

考古发掘现场

文章图片24

洞穴遗址考古研究展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