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嘻唰唰在此 2022-05-13

● 作者  | 李东阳      来源  |  首席营销官

这两年,品牌界刮起了一阵盲盒风,吸引了很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营销概念,但玩着玩着却被玩坏了,有一种被污名化的倾向。

“盲盒=割韭菜”一定程度上成为大众共识。

谁曾想,用盲盒割韭菜会发生在一向高冷的奢侈品香奈儿身上,还被骂上了微博热搜。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天,但当时看到这件事就觉得奇怪。毕竟作为一个堂堂奢侈品牌,我始终偏执的认为真不至于会干这事儿。

憋了几天,今天还是想说一下我的看法。

事情是这样的。11月2日,一位美妆博主花6000元买了一款“香奈儿盲盒”,做了一期开箱视频。

然而开箱内容却让人大跌眼镜,该博主开完箱之后直言缺氧,要找香奈儿退钱。

△ 花6000元购买香奈儿盲盒,开箱之后直呼上当!

原因是这款号称全球限量1000套的“盲盒”,这位博主能抢到那也算是十分幸运了。

然而,虽然这款“盲盒”包含20多个产品,但真正实用的只有5-6个,而且基本还都是迷你款,其他的大部分都是钥匙圈、贴纸、画册、书签、挂饰这些周边产品。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甚至还开出了空包、三枚火漆印。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于是,该博主在开箱的过程中,也从一开始的满怀期待,然后在各种“无用周边”的轮番打击下逐渐失去了笑容。

正是因为这些东西,香奈儿被骂上了热搜。

网友们纷纷吐槽到:“这韭菜真好割”、“盲盒=智商鉴定器!”、“ 挺好,不坑穷人”、“当你知道一个回形针都卖1500的时候,6000块能买到这个盲盒,简直血赚!”......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还有不少网友在该视频下方留言称香奈儿此举实属欺诈,目前该视频的观看量已超过500万,相关话题目前仍在继续发酵。还有人跑到官博去谩骂,但香奈儿官方并未回应。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有人算了一下产品总价值2555元,于是幸运的及时止损了: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网友们吐槽的点都在于香奈儿用“盲盒”收割粉丝韭菜。

但实际上,香奈儿的这款“盲盒”与传统意义上的盲盒有所不同,而是为了庆祝 5 号香水问世 100 周年首次推出的圣诞倒数礼盒。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确切的说应该算是“明盒”,因为香奈儿在官网都标注了这款礼盒里具体都包含了那些东西: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而且在香奈儿此前官方传播中也并没有提到“盲盒”的字眼,一直说的都是礼盒。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其实这算是大品牌们的“常规操作”,不少品牌年年都会把送不完的样品攒起来,包装成礼盒售卖。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而香奈儿的这个五号日历礼盒里面虽然装着是一些“不值钱破烂儿”,但是所有的产品和毫升数都已经标明,不存在“盲盒”、“被骗”等说法。

所以,网友骂香奈儿用盲盒诈骗确实言过其实。

往严重了说,也只能是不厚道。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偏偏其他“兄弟品牌”的礼盒都这么丰富,显得香奈儿这款礼盒确实寒酸。

比如Dior的圣诞倒数礼盒,不但邀请伦敦著名插画艺术家 Alice Shirley 亲自操刀设计礼盒, 24 件商品几乎都是香水、护肤品、粉底液等实用产品。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海蓝之谜也是诚意满满,礼盒内全部都是他们家的明星产品,三款面霜都有!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再比如圣罗兰,这次圣诞礼盒内容也格外有诚意。一口气塞了 7 支口红正装!香水除了今年爆火的 “自由之水” 和大名鼎鼎的 “黑**”“反转巴黎” 之外,还有高定衣典系列“狩猎装”和“西装”。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还有祖玛珑这次圣诞日历包含了几乎几乎所有热门香水气味。除此之外,一年一度的限量香水也不负众望地出现在这个系列里!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像这种正常情况大家当然对这些大牌趋之若鹜,但也有“不正常的时候”大家觉得奢侈品不值也是常有的事儿。

比如此前LV推出售价2万6的空气马甲、蒂芙尼的曲别针1500元一根、毛线球87000一个......都曾引发热议。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就在11月4号,香奈儿还上架了一款售价为13500元的“假刘海”再次引发一波吐槽。

香奈儿的圣诞“盲盒” ,有诈?

人们总是乐此不疲的对这些突破自己想象的“昂贵产品”评头论足,当然也总是绕不开“智商税”、“割韭菜”的话语体系。

但无论如何,也总有人觉得“货真价实”,有人觉得“徒有其表”。

但在大众的评价体系里,可以肯定的是,奢侈品营销正在往噱头化、猎奇化的方向发展。

再次回到香奈儿圣诞礼盒的话题上:

理性上来说,礼盒标注了具体产品,明码标价,在市场上自由流通,消费者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本无可厚非,也没毛病。

虽然有人总拿奢侈品的格调说事儿。但感性上来看,圣诞礼盒作为奢侈品们在年末岁尾给消费者送“惊喜”的营销手段,本意是强化品牌与消费者的连接,强化品牌的认同感。

但当别家“诚意满满”的圣诞礼盒到了香奈儿这里却变成了一堆无用的“破烂货”,难免会让人觉得品牌不走心,糊弄消费者,仗着粉丝们的喜欢“收割”一波是一波。

要我说,随手凑一堆不值钱的小玩意包装成礼盒推向市场,拿鸡肋当宝贝卖,对香奈儿来说,确实有些掉价。

即使真爱粉不介意,即使介意的都不是他家目标群体的大众,这也是对品牌商誉的折损,对品牌形象的贬低。

毕竟大家本质上介意的并不是昂贵的价格,而是不走心的糊弄。

要不舆论必定走向了调侃,而非愤怒的吐槽。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